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1)
2023(5974)
2022(4892)
2021(4655)
2020(3638)
2019(8288)
2018(7733)
2017(15243)
2016(8348)
2015(9201)
2014(9121)
2013(8883)
2012(8318)
2011(7248)
2010(7533)
2009(6873)
2008(7181)
2007(6323)
2006(5644)
2005(4986)
作者
(22111)
(18481)
(18221)
(17771)
(11845)
(8617)
(8194)
(6995)
(6870)
(6866)
(6160)
(6028)
(5926)
(5922)
(5787)
(5534)
(5518)
(5422)
(5308)
(5253)
(4543)
(4498)
(4348)
(4318)
(4249)
(4072)
(3991)
(3987)
(3731)
(3641)
学科
管理(31554)
(30700)
经济(30667)
(27771)
(24600)
(22905)
企业(22905)
财政(12746)
方法(12478)
数学(11342)
数学方法(11129)
(10935)
财务(10924)
财务管理(10885)
中国(10556)
(10462)
企业财务(10391)
(10375)
(9255)
(8070)
地方(7528)
业经(6826)
(6719)
贸易(6717)
(6577)
(6414)
银行(6408)
农业(6386)
(6235)
制度(6233)
机构
学院(113702)
大学(110728)
(51253)
经济(50230)
管理(44526)
理学(38067)
理学院(37741)
研究(37412)
管理学(37209)
管理学院(36989)
(34383)
中国(30207)
财经(22814)
(21916)
(20644)
科学(20575)
(18400)
(18389)
中心(17447)
财经大学(16480)
经济学(16123)
研究所(16004)
(15806)
经济学院(14640)
北京(13845)
(13777)
(13717)
业大(13550)
(13438)
师范(13355)
基金
项目(71535)
科学(57273)
研究(55101)
基金(52661)
(44546)
国家(44154)
科学基金(38763)
社会(35870)
社会科(34214)
社会科学(34209)
(27645)
基金项目(26661)
教育(25389)
自然(23875)
自然科(23357)
自然科学(23353)
自然科学基金(22936)
(22828)
编号(22459)
资助(22209)
成果(19020)
(16486)
重点(15873)
课题(15731)
(15278)
(15153)
国家社会(14997)
(14905)
教育部(14552)
(14399)
期刊
(57945)
经济(57945)
研究(39569)
(30908)
中国(23559)
管理(16479)
(14251)
(14231)
金融(14231)
学报(13588)
科学(12797)
财经(11674)
教育(11262)
大学(11054)
经济研究(10608)
学学(10539)
(9981)
农业(9569)
业经(9181)
技术(8931)
(7649)
财政(7649)
会计(7222)
(7213)
问题(7198)
财会(6927)
(5935)
国际(5631)
技术经济(5439)
统计(5415)
共检索到181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材  
到2003年,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6年。对于6年间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人们的总体评价一般是:它不仅短期拉动了需求,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而且提高了经济内生增长的能力,协调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然而,如果从治理经济衰退的角度来说,评价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指标应该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几年来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马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生祥  丛树海  
本文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的理论财政政策乘数和实际财政政策乘数。测算结果表明,这两种财政政策的乘数值都不大,尤其是实际作用乘数的值明显偏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不明显。就乘数的影响因素来看,其可能原因在于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同时消费存在很大的刚性。根据上述乘数的测算值,我们还分别估算了在两种模型下财政政策的综合乘数效应。显然,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其中政府购买支出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此外,尽管理论和实际作用乘数相差很大,但两者最终形成的乘数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差不大,甚至财政政策的实际乘数效应在多数年份超过理论乘数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永艳  杨晓华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晓华  
经典的IS-LM模型所表示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货币需求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认识中国的消费、投资等行为,并进而探讨中国的IS-LM模型,为测算中国的财政政策乘数提供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铁梅  李晓芳  赵昕东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含有税收影响的消费的季度可变参数模型和 IS- LM季度可变参数模型 ,分别估计并计算得到动态的边际消费倾向、简单的政府支出乘数和包含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乘数。通过比较分析 ,本文得出结论 :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政府支出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 ,挤出部分占收入应增加部分的 3 .1 %~ 1 7.6% ,总的来说并不显著 ,近三年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没有使挤出效应增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拴友  
由一个简单的IS -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 -LM曲线的估计 ,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 2 ,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 ,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 1/ 5到1/ 3强 ,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 ,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盛夏   陈杰   潘静珍   王诗逸  
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需求收缩压力期间,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控是否产生了理想的效果呢?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在疫情之后的需求收缩时期,我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产生了更大的乘数效应,调控效果明显提升。为了阐释经验证据背后的理论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偶有约束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分析在需求收缩之后,财政政策乘数变化的深层机理。理论模拟发现,由于需求收缩导致了家庭信贷约束收紧,其边际消费倾向增大,此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直接增加了家庭的流动性,放松了其预算约束,进而产生了更大的财政乘数效应。因此,在当前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中,建议以积极的投资性财政政策为主导,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来支持缓解家庭的财务负担,助力需求收缩时期我国的宏观调控更加精准有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馨  
论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张馨财政政策乘数或倍数,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开展宏观经济政策运作的基本参数之一。各财政政策手段都是通过乘数效应来发生作用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有多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其乘数而定的。这一问题将随着我国社会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容根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的不利影响,大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水平。客观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有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其中,持续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及其持续性进行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继续扩大总需求、推进市场制度安排、提高就业水平,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入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三年前根据国内外形势,提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无疑是当时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从今天来看,应转入“内需”、“外需”并重的政策。目前,只有进一步扩大总需求,并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提高效率,使中国经济转入稳定增长的轨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巧英  
积极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财政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发生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赤字。1995年开始,我国财政预算实行硬约束,财政赤字只能依赖发行国债来弥补。换言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主要依靠增发国债来实现。从1998年到2003年,全国人大共批准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000亿、1100亿、1500亿、1500亿、1500亿、1400亿共8000亿元。这些国债资金主要用于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境治理等基础项目投资以及对一些技术改造的支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拴友  
利用 IS— L M模型测算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发现 ,1998- 2 0 0 0年 ,财政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1.5 1%、1.96 %和 1.6 0 % ,如果加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扩大出口退税 ,分别共拉动经济增长 2 .36 %、3.0 5 %和 2 .90 %。同时 ,经验分析表明 ,财政投资没有挤出私人投资 ;购买支出和居民消费总体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增加财政支出不会挤出私人消费。在就业方面 ,3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分别促进非农就业增长 0 .5 7%、0 .73%和 0 .70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