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0)
2023(5083)
2022(4298)
2021(4262)
2020(3399)
2019(7692)
2018(7363)
2017(14383)
2016(8008)
2015(8921)
2014(8878)
2013(8691)
2012(8196)
2011(7080)
2010(7452)
2009(6799)
2008(7163)
2007(6335)
2006(5698)
2005(5165)
作者
(20834)
(17180)
(16995)
(16576)
(11237)
(8040)
(7822)
(6521)
(6520)
(6490)
(5876)
(5742)
(5611)
(5567)
(5475)
(5212)
(5122)
(5040)
(4954)
(4889)
(4326)
(4218)
(4133)
(4029)
(3998)
(3884)
(3847)
(3720)
(3476)
(3416)
学科
管理(30343)
(26464)
(26130)
经济(26102)
(25313)
(22757)
企业(22757)
财政(12732)
(11885)
财务(11874)
财务管理(11830)
企业财务(11350)
(10344)
方法(10136)
中国(9489)
(9270)
(9205)
数学(8995)
数学方法(8824)
(7935)
地方(6746)
(6323)
制度(6322)
(6319)
银行(6314)
(5972)
(5829)
及其(5816)
业经(5809)
政策(5630)
机构
学院(105610)
大学(102807)
(45292)
经济(44273)
管理(40052)
研究(35808)
(33559)
理学(33512)
理学院(33214)
管理学(32687)
管理学院(32474)
中国(30393)
财经(21382)
(20934)
科学(19433)
(19273)
(18069)
(17710)
中心(16761)
研究所(15483)
财经大学(15366)
(14173)
经济学(13716)
北京(13646)
(13408)
(13039)
(12813)
师范(12731)
(12620)
经济学院(12302)
基金
项目(62172)
研究(49222)
科学(49130)
基金(44672)
(37357)
国家(37002)
科学基金(32119)
社会(30566)
社会科(29051)
社会科学(29044)
(24105)
教育(23068)
基金项目(22232)
编号(20826)
(20046)
自然(19774)
资助(19564)
自然科(19274)
自然科学(19271)
自然科学基金(18926)
成果(18704)
课题(14967)
(14440)
(14328)
重点(13999)
(13104)
项目编号(13068)
教育部(12714)
(12704)
(12668)
期刊
(54204)
经济(54204)
研究(38450)
(31272)
中国(24363)
(15966)
金融(15966)
管理(15300)
(12867)
教育(12385)
学报(11943)
科学(11143)
财经(11097)
大学(9800)
经济研究(9399)
(9374)
学学(9236)
农业(8398)
技术(8334)
(8116)
财政(8116)
业经(8108)
会计(7610)
财会(7375)
(6705)
问题(6486)
(6071)
国际(5547)
理论(4999)
通讯(4949)
共检索到177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治文  柳俊涛  
一、积极财政政策归位是政府宏观 调控政策转变的必然 从20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及有关资料显示证明,积极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生效应递减,单纯的赤字扩张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的。同时由于国债的发行所引起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关注,财政政策由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丽淑   杨义群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贾康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是相对1998年以前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而言的,主要内容或代表性事项是以扩大内需、经济扩张为导向,通过长期国债筹资增加财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宾建成  
1998年以来,我国利用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在管理、政策时机的把握上存在一些缺陷,国债投资在资金的使用及其对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带动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国调整国债投资策略,以便使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更好的功效。在宾建成的文章中,对这个问题有较好的论述,值得一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邱华炳  苏宁华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由于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使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政府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想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投资以后如何进行国债资金的回收用于归还债务,解决中央政府将来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浙江省2000年度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组  
本文运用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哈维S·罗森(Harvay·S·Rosen)的债务理财理论,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倩规模限度进行了风险评价。认为,对比美国有七、八十年长期发债的经久不衰历史,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尚有相当的时间和空间潜力。文章指出问题的要害在于我国国债的运用效率低下,则是其风险所在。对策是改进我国国债的品种和时限等结构,完善国债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高飞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对积极财政政策应适时淡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积极财政政策重要支撑,增发国债的政策也面临向何处去的抉择。那么,现有的国债政策是否应该坚持,如果不坚持又该如何调整,调整到底要涉及到哪些方面,调整之后又会产生哪些效果,哪些将是积极的,哪些又是消极的,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进而影响到宏观调控的大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规模控制与提高市场流动性两方面予以论述,最后得出了财政政策淡出下国债政策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振鹏  焦建国  
在今后一段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去。未来的政策操作要进一步强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目标要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关注经济发展,核心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政策作用方向短期是需求管理,长期是供给管理;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消除广大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目前,财政风险不是来自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来自于财政政策的制度方面,因此,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是我们的紧迫任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龙成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出台《预算法》和1998年实施积极性财政政策后,我国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国际比较角度看,我国的各项国债指标还较低,财政扩张空间还较大。对我国国债负担率稳定均衡点的实证估计及其演进路径的动态模拟表明,只要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性财政政策不会导致我国国债负担率失控从而威胁到我国的财政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衍  
地方政府专项债不仅是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稳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规范引导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显性化、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专项债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明显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大幅扩容。2018年下半年以来,伴随财政部《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解除地方债发行的季度均衡限制,专项债于第三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