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2)
2023(4538)
2022(3807)
2021(3815)
2020(3028)
2019(6880)
2018(6568)
2017(12907)
2016(7310)
2015(8115)
2014(8139)
2013(7950)
2012(7556)
2011(6505)
2010(6924)
2009(6410)
2008(6667)
2007(5905)
2006(5408)
2005(4916)
作者
(19040)
(15773)
(15514)
(15278)
(10246)
(7298)
(7193)
(6028)
(5973)
(5932)
(5295)
(5271)
(5119)
(5103)
(5044)
(4760)
(4745)
(4682)
(4527)
(4449)
(3935)
(3890)
(3775)
(3697)
(3655)
(3547)
(3545)
(3457)
(3198)
(3122)
学科
管理(27926)
(24275)
经济(24248)
(24179)
(23576)
(20278)
企业(20278)
财政(12541)
(10353)
财务(10342)
财务管理(10302)
(10168)
企业财务(9839)
(9463)
(9281)
中国(9247)
方法(8344)
(7819)
数学(7388)
数学方法(7234)
地方(6849)
(6208)
制度(6207)
(6075)
及其(5821)
(5681)
银行(5677)
政策(5646)
(5584)
农业(5427)
机构
学院(96330)
大学(93402)
(41801)
经济(40839)
管理(36712)
研究(33113)
(30651)
理学(30611)
理学院(30338)
管理学(29933)
管理学院(29740)
中国(27526)
(19341)
财经(19249)
科学(17884)
(17282)
(16810)
(16765)
中心(15415)
研究所(14339)
财经大学(13667)
(13599)
北京(12567)
(12516)
(12458)
经济学(12367)
(12138)
(11783)
师范(11721)
经济学院(11060)
基金
项目(55994)
研究(44891)
科学(44169)
基金(39838)
(33232)
国家(32909)
科学基金(28502)
社会(27653)
社会科(26244)
社会科学(26239)
(21917)
教育(20884)
基金项目(19823)
编号(19274)
(18108)
成果(17367)
资助(17304)
自然(17296)
自然科(16872)
自然科学(16869)
自然科学基金(16570)
课题(13927)
(13024)
(12916)
重点(12497)
(12074)
(12042)
项目编号(11925)
(11547)
(11438)
期刊
(51938)
经济(51938)
研究(35544)
(28584)
中国(23012)
管理(14149)
(13637)
金融(13637)
(12631)
教育(11599)
学报(10677)
科学(10171)
财经(9955)
大学(8803)
经济研究(8733)
(8450)
学学(8262)
农业(8248)
业经(7957)
技术(7847)
(7607)
财政(7607)
会计(7077)
财会(6595)
(6333)
问题(6281)
(6070)
国际(5080)
现代(4638)
理论(4594)
共检索到164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拴友  
本文论述了积极财政政策适时退出和调整的理由。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实行3年多以来,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决不能长期化,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才是根本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榕  王咏明  
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表明实施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但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还应进行以下三方面改革: 第一,国债使用方向的转变,即从以增支为主向支持减税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沈玉平  
一、地方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以及地方财政过度扩张的表现 (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鉴别与界定。 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地方已经被如此广泛地实施,并且已被演变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以致不得不需要将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作一辨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不能从字面意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我国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化解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注重结构优化和带动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朋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为我国能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历史经验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长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不付出代价的。我国不能对增发国债、扩大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产生长期依赖,而应在合适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逐步“淡出”,使我国经济逐步恢复自主性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达昌  罗骁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已然成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最重要的调控手段。目前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发挥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鉴于我国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未来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切实落实中央制定的积极财政政策,而且宜将其向结构优化和发挥带动效应方面偏移。短期看,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是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长远看,重点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核心是实行"均等化"的社会领域改革,从而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新昶  
在过去几年中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加快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但继续推行 ,不但缺乏政策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而且会带来一系列成本与风险 :替代市场、经济陷入“滞胀”、无法清偿国债本息。既然内需不足根源于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 ,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应尽量弥补市场缺陷 ,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而不应诉诸于最后的手段———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华炳  
积极财政政策来源于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 ,这一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调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伦俊  
本文对连续5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调整积极财政政策,提出了控制国债规模、转变投资方式、培育消费需求 ,以及改革税收制度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志伟  
199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五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其长期运用蕴育着极大的财政风险,而且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并根据客观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并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其淡出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