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7)
2023(8926)
2022(7343)
2021(6908)
2020(5623)
2019(12801)
2018(12043)
2017(23342)
2016(12937)
2015(14193)
2014(13894)
2013(13693)
2012(12989)
2011(11502)
2010(11915)
2009(10883)
2008(11052)
2007(9804)
2006(8897)
2005(8038)
作者
(37775)
(31366)
(31207)
(30090)
(19973)
(14935)
(14027)
(12116)
(11930)
(11443)
(10664)
(10445)
(10350)
(10199)
(10112)
(9699)
(9536)
(9240)
(9190)
(9109)
(7925)
(7843)
(7682)
(7303)
(7258)
(6999)
(6936)
(6794)
(6528)
(6307)
学科
(48609)
经济(48555)
管理(42744)
(38585)
(32108)
企业(32108)
(28740)
方法(20008)
数学(17844)
数学方法(17518)
中国(15789)
(14885)
(13965)
财务(13937)
财务管理(13892)
(13831)
财政(13378)
企业财务(13248)
地方(11204)
(11038)
(10942)
业经(10519)
(9856)
(9774)
贸易(9768)
(9604)
(9534)
(9374)
银行(9341)
农业(9159)
机构
学院(178924)
大学(177995)
(76179)
经济(74607)
管理(65574)
研究(64987)
理学(56060)
理学院(55453)
管理学(54435)
管理学院(54120)
中国(50496)
(45525)
科学(39856)
(37385)
(34154)
(32971)
财经(31625)
研究所(30341)
(29321)
中心(29113)
(28737)
业大(26483)
农业(25999)
经济学(23995)
(23980)
北京(23666)
财经大学(23166)
(22709)
(21863)
(21858)
基金
项目(116625)
科学(91537)
基金(85312)
研究(82725)
(75813)
国家(75190)
科学基金(63705)
社会(52625)
社会科(50040)
社会科学(50025)
(45439)
基金项目(43368)
自然(42085)
自然科(41124)
自然科学(41111)
自然科学基金(40409)
(38656)
教育(38130)
资助(36644)
编号(32126)
成果(27193)
重点(26843)
(26114)
(25316)
(23932)
课题(23498)
科研(22780)
创新(22470)
教育部(22122)
国家社会(22058)
期刊
(86236)
经济(86236)
研究(58857)
中国(39955)
(39347)
学报(30881)
(29462)
科学(26763)
管理(25593)
大学(23462)
学学(22407)
(20114)
金融(20114)
农业(19732)
教育(17887)
财经(16334)
经济研究(15562)
技术(14296)
(14110)
业经(13215)
问题(10915)
会计(10655)
(10109)
(10081)
(8963)
财会(8646)
技术经济(8421)
(8391)
财政(8391)
国际(8323)
共检索到28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我国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化解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注重结构优化和带动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已然成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最重要的调控手段。目前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发挥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鉴于我国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未来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切实落实中央制定的积极财政政策,而且宜将其向结构优化和发挥带动效应方面偏移。短期看,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是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长远看,重点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核心是实行"均等化"的社会领域改革,从而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拴友  
本文论述了积极财政政策适时退出和调整的理由。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实行3年多以来,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决不能长期化,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才是根本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沈玉平  
一、地方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以及地方财政过度扩张的表现 (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鉴别与界定。 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地方已经被如此广泛地实施,并且已被演变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以致不得不需要将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作一辨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不能从字面意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榕  王咏明  
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表明实施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但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还应进行以下三方面改革: 第一,国债使用方向的转变,即从以增支为主向支持减税转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朋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为我国能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历史经验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长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不付出代价的。我国不能对增发国债、扩大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产生长期依赖,而应在合适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逐步“淡出”,使我国经济逐步恢复自主性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达昌  罗骁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拴友  
(一)积极财政政策已积累较大规模的赤字和国债。自1998年执行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每年扩张的力度都相当大(见表1)。1998-2001年中央财政的总赤字,包括国债利息赤字,分别为1 681.89亿元、2 425.21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汉光  
本文从新的调控政策出台的国际国内背景入手,诊断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新政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未来经济将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值得关注的潜在问题,针对在贯彻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中,实现中央提出的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要求,对有限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以保证政策执行效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容根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的不利影响,大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水平。客观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有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其中,持续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及其持续性进行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继续扩大总需求、推进市场制度安排、提高就业水平,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入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三年前根据国内外形势,提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无疑是当时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从今天来看,应转入“内需”、“外需”并重的政策。目前,只有进一步扩大总需求,并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提高效率,使中国经济转入稳定增长的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