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
- 2023(1097)
- 2022(922)
- 2021(884)
- 2020(600)
- 2019(1538)
- 2018(1513)
- 2017(2984)
- 2016(1613)
- 2015(1815)
- 2014(1784)
- 2013(1708)
- 2012(1703)
- 2011(1396)
- 2010(1472)
- 2009(1233)
- 2008(1321)
- 2007(1040)
- 2006(1041)
- 2005(989)
- 学科
- 济(5514)
- 经济(5509)
- 管理(4492)
- 财(4173)
- 业(3905)
- 财政(3114)
- 地方(2947)
- 企(2718)
- 企业(2718)
- 农(2597)
- 中国(2359)
- 政(2303)
- 制(2291)
- 体(1691)
- 制度(1675)
- 度(1675)
- 农业(1558)
- 策(1557)
- 业经(1532)
- 及其(1400)
- 政策(1391)
- 体制(1388)
- 税(1357)
- 税收(1335)
- 收(1325)
- 银(1303)
- 银行(1303)
- 方针(1292)
- 地方经济(1267)
- 述(1263)
- 机构
- 学院(19496)
- 大学(18021)
- 济(8383)
- 经济(8206)
- 研究(7762)
- 管理(6905)
- 财(6535)
- 中国(6089)
- 理学(5653)
- 理学院(5595)
- 管理学(5549)
- 管理学院(5507)
- 科学(4277)
- 所(3940)
- 京(3891)
- 财经(3610)
- 江(3537)
- 中心(3528)
- 研究所(3397)
- 农(3220)
- 经(3207)
- 省(3138)
- 院(2988)
- 财政(2739)
- 州(2692)
- 范(2657)
- 师范(2645)
- 北京(2601)
- 财经大学(2521)
- 政(2469)
共检索到34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汇聚了社会各界对引领新常态、助推经济爬坡过坎的期待,也寄托了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希望,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适时:第8年积极财政政策为经济保驾护航"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十分必要,并且正当其时。"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平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次就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刘昆部长站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强调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提出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1月19日再次召开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就减税降费作了专门安排部署,为我们更好地做好财政工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理清了思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前国内外发展大势、总揽改革稳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预算绩效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光坤
2015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发展活力有所增强,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预计全年经济将保持缓中趋稳态势。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定向调控和预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调整 财政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燕绥 路锦非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近几年来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路径,即减收增支—存量改革—防范风险—优化结构,体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积极到有效的过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展路径在我国进入经济和社会转型之际,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体现政府的治理能力,发挥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从而建立有管理的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顾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关键词,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是我国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应该如何利用专项债等政策工具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保证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财政政策的潜在风险?对此,我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讨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张晶晶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多重不确定性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已降至4%。为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经济社会远景发展目标,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财政服务全局的必要保障性举措。领会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追求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力求掌握好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与推进经济社会转轨三大维度形成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框架,明确提升效能、加强统筹中的相关思路与重点,紧抓具体工作中的五方面要点,并注重利用好PPP创新机制的乘数放大作用,更好提升政府调控效能,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全局。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中求进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力平
"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有四个方面:稳政策、稳经济、稳物价、稳社会;"进"则要在战略机遇期中实现三个"新":方式转变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工作要求,是因为今年可能是近20年来经济形势变数较多、情况相当复杂、前景较难预测的一年,"稳中求进"就是要立足"稳",谋求"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红霞 刘天琦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由经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经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国内生产总值7%左右的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中加力增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准确把握积极财政政策增效发力的着力点(一)适当扩大财政赤字的规模2015年赤字规模扩增至1.62万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比去年增加了2700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财政一方面受经济减速状况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速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薛涧坡 张网
自提出之日起,"积极财政政策"就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从财政政策工具选择、政策搭配组合、预期管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等方面回顾我国两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通过总结梳理有关积极财政政策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归纳论证积极财政政策在实现"抗冲击、促增长、可持续、有协调、守规则、能转换"等政策目标方面的基本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国债 赤字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202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需要。本文对从200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展演变作了简要概括,即从应对金融危机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没有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在不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从结构性减税到减税降费,从大规模减税降费到减税退税;为适应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需要,政府财力统筹也得到强调。适应疫情防控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在力度和方向上都作出相应的调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积极财政政策效能的提升要靠财政投资的落实和市场活力的释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德旭 于树一
积极财政政策有力支持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落地,特别是支持降成本和补短板两个方面成效显著,大规模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补上了多项民生短板。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升级,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寻求与之相适应的财政能力便成为重中之重。除了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新增的财政能力外,统筹和盘活存量财政资金、落实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优化支出结构等方法均有助于提升和扩展财政能力。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和扩展财政能力的空间有限,对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财政政策来说,还需在战略战术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一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2013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推动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四川省委提出了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即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要贯彻落实上述思路和目标,财政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功能,通过优化结构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