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1)
- 2023(7309)
- 2022(6114)
- 2021(5717)
- 2020(4531)
- 2019(10397)
- 2018(9703)
- 2017(18948)
- 2016(10544)
- 2015(11714)
- 2014(11834)
- 2013(11501)
- 2012(10699)
- 2011(9340)
- 2010(9741)
- 2009(8930)
- 2008(9034)
- 2007(8141)
- 2006(7168)
- 2005(6423)
- 学科
- 济(40622)
- 经济(40580)
- 管理(37107)
- 业(33754)
- 企(27439)
- 企业(27439)
- 财(25795)
- 方法(16810)
- 数学(15232)
- 数学方法(14978)
- 中国(14637)
- 农(13570)
- 财政(13023)
- 务(11733)
- 财务(11717)
- 财务管理(11674)
- 企业财务(11136)
- 政(10630)
- 地方(10579)
- 制(10514)
- 策(9152)
- 业经(9110)
- 农业(8843)
- 贸(7741)
- 贸易(7738)
- 易(7544)
- 银(7251)
- 银行(7245)
- 体(6962)
- 环境(6905)
- 机构
- 学院(144504)
- 大学(141377)
- 济(63133)
- 经济(61794)
- 管理(57195)
- 理学(48793)
- 理学院(48350)
- 研究(48286)
- 管理学(47669)
- 管理学院(47411)
- 财(39071)
- 中国(37729)
- 京(28806)
- 科学(27940)
- 财经(26565)
- 所(24144)
- 经(24064)
- 江(23231)
- 中心(22501)
- 农(21842)
- 研究所(21266)
- 经济学(19178)
- 财经大学(19178)
- 业大(19024)
- 北京(18249)
- 范(18039)
- 院(18010)
- 师范(17925)
- 州(17395)
- 经济学院(17371)
- 基金
- 项目(93633)
- 科学(74384)
- 研究(71243)
- 基金(67392)
- 家(57392)
- 国家(56887)
- 科学基金(49493)
- 社会(45754)
- 社会科(43507)
- 社会科学(43496)
- 省(37651)
- 基金项目(34531)
- 教育(32997)
- 划(30878)
- 自然(30635)
- 自然科(29945)
- 自然科学(29938)
- 自然科学基金(29381)
- 编号(29034)
- 资助(28176)
- 成果(24145)
- 部(21145)
- 重点(21014)
- 课题(20923)
- 发(20311)
- 创(19322)
- 国家社会(18776)
- 性(18700)
- 教育部(18316)
- 人文(18031)
共检索到228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冬冬 付岱山 李裕丰
本文基于辽宁省的实际数据,通过建立财政支出与就业量的线性方程,用最小二乘法估算财政政策与就业量的回归系数,对积极财政政策影响辽宁就业总量和三次产业就业量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完善财政政策以促进辽宁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 就业量 三次产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财政政策在扩大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财政资金支出总额与结构对于扩大就业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扩大就业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在促进再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创业与构建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积极就业政策本身存在一定局限的前提下,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财政政策在促进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彦平 陶慧芳 李政 温志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国企和民企发展的作用机制、传导路径及政策效果有所不同。本文构建DSGE理论模型,考虑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并纳入企业异质性特征,研究了税收、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等外生冲击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投资和产出的非对称影响。并且,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税、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的减税政策能较好地惠及民企,推动民企发展;积极的财政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更利于国企提升效率,同时引致国企挤占民企的融资和发展空间;另外,以劳动力替代弹性反映的“体制性优势”影响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因此,为了避免单一宏观经济政策造成国企与民企“此消彼长”,应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实现“国民共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聪 宋丽萍
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辽宁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结构。解决辽宁消费需求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是优化改革经济结构的基础,是促进辽宁经济再发展的引擎。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可能的致因,提出促进辽宁省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辽宁地区消费需求结构现状(一)政府性消费需求与居民性消费需求结构。从2001年以来,辽宁地区政府性消费支出与居民性消费支出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根贤
新古典增长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表明:GDP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存在着一致性。奥肯法则也揭示了这种联系。但通过计算发现: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挤就业的,它偏离了索络的经验研究数据,也同奥肯法则的数据相偏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2008年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如何使GDP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保持一致性,这是本文分析的主题。关键是积极财政政策要促使市场本身具有一种内生增长机制,使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于市场机制内部运行中。为此,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投资要紧紧围绕提升民间投资信心;财政支出紧紧围绕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和构建具有就业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拴友
利用 IS— L M模型测算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发现 ,1998- 2 0 0 0年 ,财政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1.5 1%、1.96 %和 1.6 0 % ,如果加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扩大出口退税 ,分别共拉动经济增长 2 .36 %、3.0 5 %和 2 .90 %。同时 ,经验分析表明 ,财政投资没有挤出私人投资 ;购买支出和居民消费总体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增加财政支出不会挤出私人消费。在就业方面 ,3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分别促进非农就业增长 0 .5 7%、0 .73%和 0 .70 %。
关键词:
财政政策乘数 挤出效应 奥肯定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夏鸾 任丽萍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适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近一年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应如何评价,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对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理论与效应问题,如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现实涵义、挤出效应、经济发展的非线性问题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海建 刘燕红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实施振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但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消除。本文结合辽宁财政支持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实际和制约因素,借鉴国外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研究提出当前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政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晔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014年11月辽宁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辽宁省采取了增加财政补贴,减免费用,实行税收减免,降低土地出让金,优先安排土地出让金用途等一系列财政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还存在诸如财政政策缺乏区别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占比低,国企红利支出结构不合理,政策性亏损与非政策亏损界定不清等一系列问题。未来要在财政政策的选择、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国企红利支出结构、支出的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推动辽宁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一、去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大局,开拓进取,努力工作,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一)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增幅呈现明显的前高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勋
在2009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对中注协深入实施行业发展战略,完善行业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等效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要严格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少维
如何看待财政政策的作用, 怎样正确处理发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本文在专家调整的基础上进行了综述性分析, 提出在目前应积极运用财政政策, 加强财政政策, 加强财政、贷币政策的协调, 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 国债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庆江
近年来,黑龙江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战略,增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实力逐步增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黑龙江财政部门将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找准切入点,把握关键点,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根贤
消费是生产、交换和分配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社会公众消费的最优选择是按照t期的边际效用等同于t+1期边际效用的期望值。在我国,社会公众在t期对于未来t+i(i=1,2,3…)期边际效用的期望值E[MU(Ct+i)]在下降。于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呈下降态势且在世界的位次居于低位。要提高消费率,首先要减轻公众对未来预期的风险。为此,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建立财政支出的安全框架和制度保证,实现政策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消费 积极财政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郭洪仙
一、积极的微观财政政策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转换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微观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1)指根据特定的政策目标,对特定经济部门或产业的相关企业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具体包括:减税、免税、退税等等。(2)对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