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3)
- 2023(6783)
- 2022(5900)
- 2021(5819)
- 2020(4766)
- 2019(10989)
- 2018(10762)
- 2017(20748)
- 2016(11932)
- 2015(13702)
- 2014(14036)
- 2013(13736)
- 2012(13198)
- 2011(11636)
- 2010(12158)
- 2009(11429)
- 2008(11987)
- 2007(10803)
- 2006(9692)
- 2005(8762)
- 学科
- 济(44616)
- 经济(44563)
- 管理(39528)
- 业(34459)
- 企(29551)
- 企业(29551)
- 财(26358)
- 方法(19945)
- 数学(17421)
- 数学方法(17051)
- 财政(13206)
- 农(13159)
- 中国(13125)
- 务(12235)
- 财务(12213)
- 财务管理(12169)
- 制(11961)
- 企业财务(11536)
- 政(10753)
- 地方(10133)
- 贸(10035)
- 贸易(10030)
- 策(9993)
- 易(9807)
- 学(9584)
- 业经(9033)
- 银(8418)
- 银行(8403)
- 理论(8275)
- 行(7867)
- 机构
- 学院(167957)
- 大学(167722)
- 济(68235)
- 经济(66558)
- 管理(62700)
- 研究(58515)
- 理学(52384)
- 理学院(51838)
- 管理学(50844)
- 管理学院(50545)
- 中国(47572)
- 财(42414)
- 京(35912)
- 科学(35072)
- 所(30919)
- 财经(28819)
- 江(27581)
- 中心(27404)
- 研究所(27168)
- 农(26557)
- 经(25832)
- 北京(23379)
- 业大(22598)
- 范(22084)
- 师范(21879)
- 州(21539)
- 院(20981)
- 农业(20730)
- 财经大学(20698)
- 经济学(20286)
- 基金
- 项目(101219)
- 科学(78225)
- 研究(75717)
- 基金(71048)
- 家(60988)
- 国家(60435)
- 科学基金(51049)
- 社会(45762)
- 社会科(43307)
- 社会科学(43295)
- 省(39725)
- 基金项目(35786)
- 教育(35395)
- 划(33549)
- 自然(32442)
- 资助(31888)
- 编号(31683)
- 自然科(31679)
- 自然科学(31672)
- 自然科学基金(31058)
- 成果(28217)
- 课题(22962)
- 重点(22854)
- 部(22786)
- 发(21133)
- 性(20372)
- 创(19957)
- 项目编号(19535)
- 教育部(19337)
- 科研(19268)
共检索到275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其调控作用范围与侧重点是不同的。本文主要针对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对两时期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同之处作了对比。我们认为,两时期的货币政策在目标优先次序、独立性水平、力度与节奏,以及转型之后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关键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准备金率,利率,汇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近几年,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定货币政策相配合,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日,财政部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将择时逐渐淡化。这种淡化是国家财政收支保持长期相对平衡的客观反映,它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机制和力度,特别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会提出强化的要求。首先,淡化财政政策与强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有内在关联性。财政政策通过收支预算及执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静 柯艺高
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曲线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在既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为了实现更加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的趋势性变化,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政策目标,应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予以配合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货币政策 政策效应 配套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彦平 陶慧芳 李政 温志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国企和民企发展的作用机制、传导路径及政策效果有所不同。本文构建DSGE理论模型,考虑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并纳入企业异质性特征,研究了税收、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等外生冲击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投资和产出的非对称影响。并且,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税、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的减税政策能较好地惠及民企,推动民企发展;积极的财政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更利于国企提升效率,同时引致国企挤占民企的融资和发展空间;另外,以劳动力替代弹性反映的“体制性优势”影响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因此,为了避免单一宏观经济政策造成国企与民企“此消彼长”,应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实现“国民共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昆
积极财政政策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为及时总结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探索在目前的后危机时代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维护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本文对200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就共同点和不同点与1998-2003年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对比和评价,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代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雄飞
积极财政政策执行效果如何?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萨缪尔森加速数,通过对河南省经济运行数据的计量模拟,可构建一个政策效果评价模型。该模型给出了财政政策乘数、投资需求拉动乘数、消费需求拉动乘数以及财政支出回馈乘数等评价政策效果的重要参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跃勤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与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中国,使中国出口增长减缓,出口增幅下降,实际利用外资下滑,引发国内投资下降和消费需求减少并进而形成对整个经济的冲击。在国内外双重紧缩性因素使经济增长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为避免经济增长陷入收缩期,中央决定实施以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政策,即积极财政政策,以带动民间投资、促进社会消费和扩大出口潜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夏鸾 任丽萍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适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近一年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应如何评价,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对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理论与效应问题,如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现实涵义、挤出效应、经济发展的非线性问题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拴友
利用 IS— L M模型测算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发现 ,1998- 2 0 0 0年 ,财政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1.5 1%、1.96 %和 1.6 0 % ,如果加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扩大出口退税 ,分别共拉动经济增长 2 .36 %、3.0 5 %和 2 .90 %。同时 ,经验分析表明 ,财政投资没有挤出私人投资 ;购买支出和居民消费总体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增加财政支出不会挤出私人消费。在就业方面 ,3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分别促进非农就业增长 0 .5 7%、0 .73%和 0 .70 %。
关键词:
财政政策乘数 挤出效应 奥肯定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拴友
In order to help it to tide ov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es and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carry out a positive fiscal policy in 1998, of which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increase in deficits, in issue of national debts, and the expansion of public investment. B...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甫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晔
在具有总量效应的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产业效应方面各自表现如何?本文运用1990-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与中部地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具有产业效应,而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均不理想,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都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并且,结合相关理论,文章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产业间在增量资本产出率和政府扶持力度以及区域间在银行集中度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存在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义超 周英章
本文应用Hsiao提出的最终预测误差准则(FPE)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并得出了有关结论,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结合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从效果角度对我国的财政干预与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发现在转轨背景下,我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实质上使得财政政策衍生出了许多西方政策所不具有的效应,使财政干预除影响到经济增长以外,还作用于经济结构、发展基础等许多方面。基于此前提,本文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不仅取决于政策实施的力度,更是取决于多种政策效应共同形成的合力。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 政策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