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2)
- 2023(9463)
- 2022(8240)
- 2021(7923)
- 2020(6911)
- 2019(15915)
- 2018(15542)
- 2017(31005)
- 2016(17337)
- 2015(19682)
- 2014(20161)
- 2013(20035)
- 2012(19033)
- 2011(16983)
- 2010(17574)
- 2009(16681)
- 2008(17321)
- 2007(15846)
- 2006(13933)
- 2005(12778)
- 学科
- 济(68218)
- 经济(68140)
- 管理(53569)
- 业(53238)
- 企(41460)
- 企业(41460)
- 财(32682)
- 方法(31955)
- 数学(28560)
- 数学方法(28157)
- 中国(21743)
- 农(21699)
- 制(18755)
- 务(16905)
- 财务(16873)
- 财务管理(16812)
- 企业财务(15932)
- 银(15415)
- 银行(15391)
- 地方(14719)
- 行(14466)
- 贸(14414)
- 贸易(14410)
- 易(14029)
- 财政(14006)
- 农业(13530)
- 业经(13496)
- 学(13391)
- 融(12935)
- 金融(12933)
- 机构
- 学院(248152)
- 大学(247466)
- 济(104959)
- 经济(102580)
- 管理(94768)
- 研究(83398)
- 理学(79364)
- 理学院(78543)
- 管理学(77209)
- 管理学院(76734)
- 中国(70253)
- 财(61167)
- 京(52076)
- 科学(49193)
- 所(43718)
- 财经(43605)
- 农(41895)
- 江(40246)
- 中心(39855)
- 经(39188)
- 研究所(38584)
- 业大(34341)
- 北京(33662)
- 农业(32789)
- 经济学(32167)
- 财经大学(31689)
- 州(31432)
- 范(30755)
- 师范(30509)
- 院(29233)
- 基金
- 项目(150592)
- 科学(117221)
- 研究(112319)
- 基金(108017)
- 家(92432)
- 国家(91617)
- 科学基金(77922)
- 社会(69427)
- 社会科(65675)
- 社会科学(65657)
- 省(58859)
- 基金项目(56063)
- 教育(52021)
- 自然(49791)
- 划(49464)
- 自然科(48578)
- 自然科学(48561)
- 自然科学基金(47697)
- 编号(47216)
- 资助(46553)
- 成果(40682)
- 部(34284)
- 重点(33859)
- 课题(32830)
- 发(31852)
- 性(30460)
- 创(30303)
- 教育部(29396)
- 科研(29226)
- 大学(28603)
- 期刊
- 济(120434)
- 经济(120434)
- 研究(81834)
- 财(52400)
- 中国(51084)
- 农(38138)
- 学报(35240)
- 融(33396)
- 金融(33396)
- 管理(33105)
- 科学(31920)
- 大学(26646)
- 学学(25064)
- 农业(24746)
- 教育(24126)
- 财经(22104)
- 技术(20473)
- 经济研究(19267)
- 业经(18905)
- 经(18738)
- 问题(16183)
- 贸(14346)
- 理论(13548)
- 财会(13157)
- 业(12820)
- 会计(12746)
- 技术经济(12717)
- 统计(12568)
- 实践(12153)
- 践(12153)
共检索到39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心源
200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宏观政策"定了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在新一年的经济形势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是毫无疑问的政策选择。从2009年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会引起像迪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青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2004年底中央决定将实施6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型财政政策,本文从财政风险变化角度解释财政政策转型的依据。本文通过对两大类、共16个指标反映的财政风险程度的单独和综合分析,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总体上减低了财政风险程度。尽管某些直接关联指标体现的财政风险程度有所上升,但总体上我们具有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能力;而社会经济运行本身的发展态势却使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实施失去了必要性条件。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型财政政策是恰逢其时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龙
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运行两个方面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 :(1)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预期目标 ,实施该政策要比不实施该政策要好。如果企图通过一直实施该政策来实现预期目标 ,则财政风险是存在的 ;(2 )我国国债在总量上不存在风险问题 ,财政风险主要存在于结构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陆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是政府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产生的风险类型主要有债务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体制风险。我国目前所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尽早采取措施以防其危害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阎坤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持续四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然后搭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当前我国经济现状。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就是减税与增加公共支出,但这两种工具都会导致财政赤字的不断累加,不断累加的赤字到了一定程度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从而危及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作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宜持久,否则,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肯定会影响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继瑞 祝志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枫 吴萍
运用IS-LM模型,积极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从而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这需要区别不同的情况。因此,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区分了古典的观点与凯恩斯学派的观点,简单阐明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并加以实证分析。
关键词:
总需求 财政乘数 刚性 潜在产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松明
本文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和公共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还为时尚早 ;我国单纯的国债风险并不高 ,但是我国政府的综合债务风险却相当大 ,控制我国综合债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存量 ;我国公共部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 ,当前民间投资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另一种“挤出效应” ,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限制 ,要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是改革
关键词:
债务率 赤字率 挤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贺蕊莉
在促进经济回升扩大内需方面,我们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滑入了“流动的陷阱”,遂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一个“陷阱”问题,其政策效力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政策工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否则,就会使经济关系处于新的扭曲状态
关键词:
投资需求 货币需求 利率 支出乘数 储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