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9)
2023(11861)
2022(10078)
2021(9235)
2020(7743)
2019(17916)
2018(17273)
2017(33984)
2016(18592)
2015(20984)
2014(21259)
2013(21216)
2012(20194)
2011(18229)
2010(18745)
2009(17641)
2008(17725)
2007(16133)
2006(14287)
2005(12997)
作者
(54263)
(45664)
(45631)
(43775)
(29200)
(21649)
(20733)
(17686)
(17007)
(16469)
(15647)
(14911)
(14606)
(14605)
(14594)
(14176)
(13643)
(13498)
(13111)
(13107)
(11419)
(11397)
(11053)
(10567)
(10504)
(10214)
(9943)
(9926)
(9248)
(9090)
学科
(97048)
经济(96971)
管理(56959)
(52329)
(41330)
企业(41330)
方法(37043)
数学(33260)
数学方法(32948)
(32726)
(23935)
地方(23519)
中国(23496)
(18025)
(17757)
业经(17644)
(16320)
财务(16294)
财务管理(16242)
(15944)
贸易(15938)
农业(15776)
(15420)
企业财务(15404)
地方经济(14249)
财政(14148)
(13529)
银行(13500)
环境(12874)
(12818)
机构
学院(274129)
大学(272190)
(128250)
经济(125788)
管理(102712)
研究(97017)
理学(87459)
理学院(86527)
管理学(85183)
管理学院(84664)
中国(74593)
(65121)
科学(56454)
(56101)
(50209)
财经(47888)
(45324)
研究所(44887)
中心(43939)
(43310)
(43219)
经济学(41168)
业大(37557)
经济学院(36986)
北京(35543)
农业(35442)
财经大学(34812)
(34016)
(34013)
师范(33735)
基金
项目(171052)
科学(134472)
研究(126243)
基金(124307)
(107226)
国家(106344)
科学基金(90772)
社会(81830)
社会科(77687)
社会科学(77666)
(66568)
基金项目(64625)
教育(57435)
自然(56478)
(55317)
自然科(55147)
自然科学(55129)
自然科学基金(54164)
资助(52061)
编号(50822)
成果(42533)
(38831)
重点(38651)
(38298)
课题(35448)
(34783)
国家社会(34081)
教育部(33422)
(33013)
科研(32724)
期刊
(149351)
经济(149351)
研究(88877)
(54952)
中国(53662)
(40836)
学报(39309)
管理(37343)
科学(36121)
大学(29785)
学学(28409)
(28291)
金融(28291)
农业(27006)
经济研究(25915)
财经(25034)
技术(23304)
教育(23222)
业经(21820)
(21623)
问题(19303)
(16447)
技术经济(15818)
统计(14838)
(14056)
国际(13566)
世界(13474)
(13114)
商业(13013)
理论(12805)
共检索到427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坤  王进杰  
自 1 998年以来 ,中国政府连续五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并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现了经济稳定与增长的目标。许多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没有挤出效应 ,还有挤入效应 ,也就是引致民间投资的效应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者从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的稳定性出发 ,说明了过度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会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内涵、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美国、日本与香港特区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坤  张鹏  
2009年世界正处于一个暗流涌动的转型期。主要经济体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却得以调整和化解。在良好复苏前景的支持下,沉淀在经济中的扩张性政策效力开始被激活,通货膨胀的压力骤然增大,但失业问题却更加严峻。总体上我国主要税种的收入呈增长趋势,财政收入体系的自动调节功能得到完善,财政支出重点逐步向社会事务转移,形成了由经济外延性扩张向社会外延性扩张的转变。为防范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快速复苏,我们应采用带有内部收敛性的政策协同,在推动经济复苏增长的同时,有效防止和控制通货膨胀就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首要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闫坤  张鹏  
2008年,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卷入其中,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趋于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的表现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物价水平骤升骤降;进出口形势复杂,贸易顺差出现波动,贸易增长进入不稳定期;工业生产增速缓慢,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工业增加值大幅度降低;但投资增长保持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收支状态稳定,货币供应量增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机制得到强化;财政收入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为推动经济增长,我们提出了宏观经济实现"√形"复苏的方案,认为现阶段应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超林  
许多文献论证了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未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本文赞成这种观点的同时还认为 ,没有挤出效应仅是积极财政政策增长效应的必要前提 ,并不必然表明具有挤入效应。本文在对积极财政政策增长效应严格细分和界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产生挤出效应的制度原因 ,以及形成挤入效应的制度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溶沧  马拴友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赤字、国债与利率、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我国的赤字、国债规模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不但财政赤字没有使利率上升 ,而且财政投资也未挤出私人投资。如果不结合财政支出考虑赤字、国债的效应 ,或者赤字、国债用于转移或其他经常性支出时 ,它们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 ;但如果赤字和国债用于公共投资 ,那么它们的净效应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这对目前在总需求不足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本文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运用TVTP-MS-FA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质量快速增长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值税、降低消费税为主,提高教科研支出、降低投资性支出为辅的财政政策利于维持经济质量快速增长;在经济质量适速增长阶段,增加财政支出和税收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值税和教科研支出为主,降低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为辅的财政政策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经济新常态下,政策当局应构建"总量调控+结构优化"双轮驱动的财政政策,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继  刘柯杰  
利率弹性、边际消费倾向和税率对财政政策的效力有决定作用。在我国 ,由于利率缺乏弹性、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税率未减 ,影响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力。因此 ,必须完善税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逐步缩小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 ,提高财政政策的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