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3)
2023(15679)
2022(12951)
2021(12046)
2020(9906)
2019(22759)
2018(22880)
2017(43701)
2016(23939)
2015(27222)
2014(27187)
2013(26454)
2012(23940)
2011(21511)
2010(22028)
2009(20666)
2008(20409)
2007(18769)
2006(16360)
2005(14730)
作者
(68684)
(57488)
(57404)
(54741)
(36084)
(27657)
(26112)
(22454)
(21575)
(20620)
(19542)
(19364)
(18233)
(17964)
(17787)
(17787)
(17688)
(16865)
(16630)
(16497)
(14332)
(14206)
(14140)
(13223)
(13054)
(13029)
(12980)
(12655)
(11698)
(11542)
学科
(99312)
经济(99208)
(68958)
管理(62266)
(51323)
(47318)
企业(47318)
方法(42054)
数学(37033)
数学方法(36364)
农业(33988)
中国(27134)
业经(27073)
(23148)
地方(20337)
(19654)
(19141)
(17869)
贸易(17861)
(17368)
理论(16274)
(15357)
(15326)
银行(15322)
(14581)
(14182)
(13927)
金融(13925)
技术(13742)
(13642)
机构
学院(341605)
大学(333880)
(135640)
经济(132622)
管理(128421)
研究(110874)
理学(110564)
理学院(109377)
管理学(107017)
管理学院(106406)
中国(86316)
(73391)
(69908)
科学(69602)
(61569)
(56723)
农业(56600)
业大(55777)
(53687)
中心(53512)
研究所(51208)
财经(48374)
(45235)
师范(44786)
(43781)
北京(43393)
(42761)
经济学(40693)
(39031)
技术(37765)
基金
项目(223333)
科学(174518)
研究(166012)
基金(158707)
(137884)
国家(136642)
科学基金(116742)
社会(103516)
社会科(97583)
社会科学(97554)
(90625)
基金项目(83430)
教育(77053)
(74515)
自然(74232)
自然科(72497)
自然科学(72482)
自然科学基金(71125)
编号(71039)
资助(64695)
成果(57321)
重点(50413)
(49398)
课题(48732)
(48534)
(46325)
创新(43199)
科研(42669)
国家社会(42188)
(41661)
期刊
(156431)
经济(156431)
研究(95304)
(74742)
中国(70237)
学报(54102)
农业(50403)
科学(49458)
(48339)
管理(43483)
大学(41524)
教育(39965)
学学(39188)
(33041)
金融(33041)
业经(32379)
技术(31935)
(25179)
经济研究(23379)
财经(23048)
问题(21693)
(19807)
(19421)
技术经济(17219)
统计(17194)
图书(16579)
商业(15961)
农村(15917)
(15917)
世界(15705)
共检索到506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铄  
传统观念下农村老年人被视为被动的"待养"群体,导致长期以来养老体系中的主体易位和权责让渡,而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农村互助养老围绕着"健康、参与、保障"等养老新理念,推动老年人之间的"自助—互助"以降低养老成本,因而成为解决当前我国未富先老的农村社会养老难题的理性选择。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萎缩的背景下,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是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基于一个乡镇11年互助养老的田野调查发现,互助养老本质上是立足于村社共同体的农村社区养老模式。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多层次动员、以公共意志为准则的民主化管理、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嵌入,以及以互助组织为中介的资源链接构成互助养老持续运作的核心经验。相较于机构养老和行政主导的社区养老模式,互助养老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不仅可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养老需求,也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治理成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当前政府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与资源条件,逐步推广互助养老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作为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乡村互助养老已日益成为提高乡村养老水平、解决乡村养老特别是乡村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养老问题的有效方法。对此,各地区还需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更新乡村养老理念,深入宣传提升老年人参与积极性;丰富养老服务类型,发挥政府经济保障作用;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老龄化问题并非是年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当前中国应对农村老龄化有两个优势: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二是村庄熟人社会。依托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让农村老年人可以与土地结合起来,形成老人农业,同时借助村庄熟人社会的条件建立老年人互助养老,国家给予必要的补助,就可能有效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文章尝试提出建立一个基于老人农业和村庄熟人社会基础上的互助养老设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志强  王凤芝  
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河北省首创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已在全省推广。在市场经济主义泛滥的现代社会,以熟人社会邻里相助为依托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由于农村文化和社会结构冲突下农村社区互助文化基因发挥作用的结果。这是符合我国乡土社会实际的理性选择,具有很强的文化适应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兆河  苑艺  
本文因循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主要困境——解决途径的逻辑,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传统居家养老方式、自给自足养老模式、政府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创新途径,对于当下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有一定现实启发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兆河  苑艺  
本文因循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主要困境——解决途径的逻辑,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传统居家养老方式、自给自足养老模式、政府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创新途径,对于当下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有一定现实启发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志强  杨青  
运用经济社会学嵌入性的视角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出现的机理和过程,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制度环境是影响、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运作与发展的主导性变量。具体而言,国家在农村社会福利上的价值取向和中国农村基本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管理制度,以及追求自身利益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所嵌入的最重要的制度环境,这一制度环境也是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关键变量。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在财政、立法等方面的进一步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茜  李超  
本文在全面分析农村传统养老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从养老服务接受者、养老服务提供者以及成本—效益的视角入手,比较分析"互助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以及"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异同。最后着眼于文化和养老产业化的现实进行对策建议,指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必须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劲松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将加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的我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本文结合对老年人存在的价值与老年人的需求的分析,认为自我养老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促进农村自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和工业部门转移就业,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少子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福利供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制度化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缺失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作为农村未来养老的新模式,农村互助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资金保障、政府执行等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玲  
我国已初步建构了以居家基础、社区依托、机构补充、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但农村养老服务存在供给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必须推进规划引领,整合服务资源;政策支持,吸引社会参与;质量建设,创新服务模式;能力提升,深化医养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李红霞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继续教育能够开发老年人积极发展的潜能,提高老年人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家要从战略层面上重视老年继续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积极老龄化的认识,了解继续教育对积极老龄化的作用,赋予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等各种权利,创新老年继续教育形式,保障老年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