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3)
2023(11587)
2022(10336)
2021(9959)
2020(8335)
2019(18973)
2018(18935)
2017(36186)
2016(19658)
2015(22060)
2014(21511)
2013(21134)
2012(18967)
2011(17126)
2010(16946)
2009(15673)
2008(14748)
2007(12641)
2006(10839)
2005(9282)
作者
(55043)
(45334)
(45209)
(42985)
(28919)
(21769)
(20526)
(17987)
(17394)
(15947)
(15503)
(15125)
(14205)
(14171)
(13960)
(13762)
(13749)
(13514)
(12920)
(12841)
(11305)
(11040)
(10808)
(10424)
(10163)
(10146)
(10105)
(9966)
(9152)
(9002)
学科
(73067)
经济(72976)
管理(56583)
(52311)
(44692)
企业(44692)
方法(34513)
数学(29026)
数学方法(28673)
(19924)
(19815)
(18152)
中国(18148)
业经(17012)
理论(14506)
地方(14045)
农业(13200)
(12925)
贸易(12915)
(12885)
(12697)
(12511)
(11999)
财务(11934)
财务管理(11916)
技术(11685)
教育(11609)
环境(11491)
企业财务(11256)
(10659)
机构
大学(271239)
学院(269587)
管理(110305)
(100559)
经济(98255)
理学(96486)
理学院(95433)
管理学(93709)
管理学院(93234)
研究(85924)
中国(62164)
(57145)
科学(55621)
(45216)
(42481)
(42344)
业大(41275)
研究所(39045)
中心(38941)
(37643)
(36978)
财经(36932)
师范(36618)
北京(35726)
(33597)
农业(33293)
(31337)
(31151)
师范大学(29607)
经济学(29024)
基金
项目(190424)
科学(149515)
研究(140259)
基金(137473)
(119324)
国家(118300)
科学基金(101997)
社会(86290)
社会科(81472)
社会科学(81454)
(74918)
基金项目(73708)
自然(67521)
自然科(65931)
自然科学(65917)
教育(64980)
自然科学基金(64719)
(62998)
编号(58870)
资助(56109)
成果(47434)
重点(42175)
(41343)
(39857)
(39680)
课题(39461)
创新(37001)
项目编号(36683)
科研(36505)
大学(35899)
期刊
(108782)
经济(108782)
研究(76358)
中国(47990)
学报(43546)
科学(39813)
管理(39285)
(38419)
教育(33531)
(33259)
大学(32368)
学学(30214)
农业(27141)
技术(22715)
业经(19291)
(18741)
金融(18741)
经济研究(17170)
财经(17108)
图书(16817)
(14476)
问题(13625)
理论(13585)
科技(13564)
(13419)
实践(12714)
(12714)
(12430)
技术经济(12235)
情报(12140)
共检索到378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组织健康研究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课题,截至目前经历了三个阶段。受传统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多从消极取向开展,存在诸多弊端。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组织健康研究置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野下,提出了组织健康研究的综合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组织健康研究截至目前经历了3个阶段。受传统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多从消极取向开展,存在诸多弊端。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组织健康研究置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野下,提出了组织健康研究的综合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奕斌  凌文辁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的研究取向和视角。本文在分析传统组织行为学的消极取向的基础上,概述了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理念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积极心理能力的概念、作用及开发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俊文  高广鑫  
积极组织行为学侧重于以员工的积极活动为导向,研究有效方法发挥出员工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以获得工作绩效的提升,其研究范畴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恢复力等。本文概述其研究的五个范畴对管理实践的作用来探索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实践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晖  赵黎明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失调、冲突、工作压力等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怎样发挥员工优势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上。其研究范畴包括信心/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等,具备积极性、独立性、可测量性、可开发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等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万年  
地方高职院校应将社会服务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然而,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存在提供服务种类较少、人力资源不足、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及服务企业意愿不足等问题。文章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展开论述,认为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夯实社会服务基础;培育师资队伍,营造向上的社会服务环境;健全管理机制,激发社会服务动力,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喜洲  谢晋宇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而积极心理学运动(PPM)则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积极运动,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文章着重探讨PPM对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论是:PPM促进了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积极组织学术(POS)的兴起,同时也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关于招聘与选拔、培训与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瑶  梁巧转  张晶  袁博  
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战略领导力、下属心理资本与下属工作绩效关系的跨层级模型。通过采用HLM对128个创业团队的实证研究发现:下属心理资本对下属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战略领导力对下属心理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下属心理资本是战略领导力与下属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屹  唐洁  
组织行为学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对提高管理人员的预测、有效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组织,高校教育体系的有效管理对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执行以及保障教育系统的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高校教育教学的评价和管理系统也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的有效应用对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颖  
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作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中对八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改为积极心理教育,教育对象应偏重于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给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地花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在此视野下对"网瘾学生"进行分析,提出以健康人格养成为切入口,从个人层面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从学校层面推行积极的干预策略,从社会层面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此养成"网瘾学生"健康人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胜涛  
积极心理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的心理学界的浩大运动,它对传统心理学进行颠覆,以全新的姿态对心理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积极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指引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观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日后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金霞  
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的期待与现实有落差,对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产生动摇。在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之后,文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以期提高其对职业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正面力量的提升,让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