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4)
2023(9980)
2022(8091)
2021(7505)
2020(6408)
2019(14420)
2018(14511)
2017(28711)
2016(15396)
2015(17280)
2014(17097)
2013(16887)
2012(15209)
2011(13447)
2010(14074)
2009(13430)
2008(13469)
2007(12303)
2006(10985)
2005(9991)
作者
(43303)
(36504)
(36078)
(34261)
(23067)
(17422)
(16304)
(14265)
(13699)
(13032)
(12301)
(12295)
(11827)
(11498)
(11117)
(10963)
(10668)
(10607)
(10423)
(10346)
(9169)
(8988)
(8852)
(8583)
(8194)
(8147)
(8116)
(8069)
(7317)
(7172)
学科
(85082)
(72247)
经济(72161)
(68419)
企业(68419)
管理(56668)
(45436)
方法(33010)
农业(30306)
业经(28435)
数学(25564)
数学方法(25078)
(22575)
(17368)
财务(17336)
财务管理(17323)
企业财务(16328)
技术(16076)
中国(15900)
(15839)
(15556)
理论(13359)
(12963)
(12622)
(12117)
(11792)
贸易(11784)
经营(11519)
(11477)
企业经济(10937)
机构
学院(226328)
大学(214365)
(98595)
管理(97101)
经济(96883)
理学(83796)
理学院(83152)
管理学(81782)
管理学院(81409)
研究(66373)
中国(57045)
(51890)
(44109)
(43897)
科学(39265)
农业(39262)
业大(37809)
(35946)
财经(34358)
(32855)
中心(32360)
(31058)
研究所(29395)
经济管理(28968)
经济学(27941)
(27721)
北京(26890)
商学(26069)
商学院(25833)
经济学院(25340)
基金
项目(146297)
科学(117768)
研究(109044)
基金(107865)
(92286)
国家(91349)
科学基金(81318)
社会(71615)
社会科(67680)
社会科学(67661)
(60172)
基金项目(57257)
自然(52475)
自然科(51323)
自然科学(51314)
自然科学基金(50465)
教育(48425)
(47339)
编号(45292)
资助(43817)
(35501)
成果(33630)
(33519)
(32335)
(32124)
重点(31908)
创新(30436)
(29687)
课题(29368)
(29337)
期刊
(118816)
经济(118816)
研究(60722)
(55625)
中国(45425)
管理(38287)
农业(37295)
(36502)
科学(31410)
学报(29017)
业经(27833)
大学(23910)
(23679)
金融(23679)
学学(23394)
技术(22854)
(19735)
财经(16823)
经济研究(16592)
教育(16022)
问题(15761)
技术经济(14738)
(14493)
农村(14244)
(14244)
农业经济(13863)
世界(12451)
统计(12100)
商业(12020)
现代(11691)
共检索到338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兴成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的深入改革,促进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商品生产的特点就是在分工分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基地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生产。这就要求逐步改变“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状况。家庭承包制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它的局限性在于规模过小,经营分散,在资金、技术、土地、信息等方面,都不适应商品经济的扩大再生产的要求。农村要进一步发展,就要从“小而全”到“小而专”,又从“小而专”到“大而专”的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郁昭  
用“两个飞跃”的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国政协常委王郁昭中国农民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邓小平同志说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紧接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平同志说,这是中国农民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保险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在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等方面发挥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水利部农水司联合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云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的不断增长,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应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断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经营规模,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成思危  
自从民建中央关于加速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建议被列为九届政协的“一号提案”以来,由于科技、经济、金融等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在我国形成了一股倡导风险投资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发表了近600篇有关的文章,召开了十余次相关的研讨会,一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大椿  伊志宏  任兵  宋东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温桂芳  
一、以“决定”为指导,明确现阶段价格改革的任务“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的引导来实现的.价格的波动,可以灵敏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的配置状况,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将导致企业的优胜劣汰,而价格竟争又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价格波动会引起经济利益的调整,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从而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可见,要使市场能够起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文欣  
本文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化阶段。它包含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组合,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其切入点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应特别重视城镇规划布局、土地规模经营、农民权益保障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诚尧  
一、增值税转型势在必行 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现阶段,我们必须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在宏观经济的更高层次、水平上,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更是形势逼人。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制存在许多矛盾问题,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必须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积极妥善地推进增值税制转型的改革,把生产型增值税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以利于解决资本性投资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是:稳步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健全房地产税制,调节个人收入及财产分配差距,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积极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环境保护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卫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先后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去杠杆。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杠杆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事关经济运行的风险底线。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去杠杆。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杠杆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事关经济运行的风险底线。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