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5)
- 2023(12846)
- 2022(10517)
- 2021(9592)
- 2020(7659)
- 2019(17602)
- 2018(17334)
- 2017(32960)
- 2016(17295)
- 2015(19644)
- 2014(19528)
- 2013(19337)
- 2012(18086)
- 2011(16612)
- 2010(17498)
- 2009(16498)
- 2008(15133)
- 2007(13833)
- 2006(12528)
- 2005(11434)
- 学科
- 济(77525)
- 经济(77452)
- 业(51022)
- 管理(43910)
- 企(34680)
- 企业(34680)
- 农(32285)
- 中国(30741)
- 方法(27516)
- 融(26955)
- 金融(26953)
- 银(25320)
- 银行(25306)
- 地方(24691)
- 行(24644)
- 数学(24495)
- 数学方法(23968)
- 农业(21619)
- 业经(20722)
- 制(18285)
- 财(17644)
- 发(13817)
- 贸(13309)
- 贸易(13290)
- 易(12844)
- 学(12840)
- 理论(12339)
- 地方经济(11539)
- 中国金融(11247)
- 技术(11069)
- 机构
- 学院(246046)
- 大学(239495)
- 济(101359)
- 经济(98839)
- 管理(91961)
- 研究(84885)
- 理学(77395)
- 理学院(76541)
- 管理学(74975)
- 管理学院(74520)
- 中国(71819)
- 京(51433)
- 科学(49996)
- 财(47350)
- 农(43352)
- 所(42308)
- 中心(41628)
- 江(39086)
- 研究所(37858)
- 财经(35903)
- 业大(34496)
- 范(33777)
- 师范(33470)
- 北京(33089)
- 州(32826)
- 经(32330)
- 农业(32326)
- 经济学(30818)
- 院(30358)
- 省(27891)
- 基金
- 项目(158171)
- 科学(124179)
- 研究(120819)
- 基金(111173)
- 家(95410)
- 国家(94514)
- 科学基金(81250)
- 社会(76747)
- 社会科(72640)
- 社会科学(72621)
- 省(65133)
- 基金项目(57638)
- 教育(54789)
- 划(52988)
- 编号(51641)
- 自然(48951)
- 自然科(47821)
- 自然科学(47816)
- 自然科学基金(46891)
- 资助(45719)
- 成果(42695)
- 发(40008)
- 课题(36371)
- 重点(35595)
- 创(33342)
- 部(33263)
- 发展(32587)
- 展(32041)
- 国家社会(31345)
- 创新(31010)
共检索到396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合英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人民期盼,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也是转型方向和发展机遇。中信银行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雪 孟凡平
新发展格局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从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模式,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打造和美乡村。但是不同乡村要素禀赋不同,存在比较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区域优势条件差距显著,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差异决定针对不同区域的乡村应该实施不同乡村振兴模式。本文以新发展格局下实施乡村战略为背景,构建了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模式推进总体思路,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县域城镇化带动、农村土地功能型、民俗文化带动式、自然生态型农业现代化引领式、治理有效带动式、农民共同富裕发展式乡村振兴模式,并解析不同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紧抓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带动乡村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建设;发展新型工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推进乡村振兴模式实施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模式实施提供科学基础与决策支持。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为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精准扶贫的重庆实践"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坚决贯彻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对象精准、区域精准、用途精准、方式精准、政策精准"五项基本原则,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139亿元,支持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市级贫困县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树新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进入乡村振兴时代。乡村振兴金融所具有的政策义务和政治责任,赋予其很强的公共品特性。公共品特性造成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不足、供给失衡、供给失效,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治理方式的变革,建立符合我国乡村金融实际的供给模式。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金融的内涵、公共品属性及其影响,然后从近年兴起的公共事务治理"多中心"理论出发对其进行探析,提出了构建我国乡村振兴金融供给"多中心"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波
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成为金融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实践中,由于农村金融表现出的高风险性、低收益性、准公共性等基本特征,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价值理念、业务模式、竞争态势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解决城市普惠金融的一些难题,但无法适应农村金融特点。因此,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晓翀 杜尔玏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支农主力军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活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加、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数字金融逐步推进、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等重要现实基础。理论逻辑表明: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的坚实基础,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强力支撑,是营造乡风文明的有效保障,是推进治理有效的重要力量,是保证生活富裕的擎天巨柱。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应构建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创新农村产权运作机制,提升农业主体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金融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晓翀 杜尔玏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支农主力军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活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加、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数字金融逐步推进、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等重要现实基础。理论逻辑表明: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的坚实基础,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强力支撑,是营造乡风文明的有效保障,是推进治理有效的重要力量,是保证生活富裕的擎天巨柱。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应构建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创新农村产权运作机制,提升农业主体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金融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光辉 汪兴宇 苏杭
基于2012—2020年边疆省份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应模型,从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和数字创新程度的视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边疆省份乡村振兴有促进作用,且当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低于门槛值,数字创新程度高于门槛值时影响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东北边疆地区助推乡村振兴作用更强,西北边疆地区次之。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数字普惠金融降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减少“因病致困”人口占比,带动乡村振兴;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政府应推动边疆乡村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数字创新成果转化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助力我国边疆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耀彧
供销合作社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任担当。随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供销社不断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体化社会服务。沧沟乡供销社的实践表明供销合作社是“三位一体”合作发展的良好抓手和综合平台,更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必然选择。文章陈述了沧沟乡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一些成绩,着重剖析了沧沟乡供销社面临缺乏人才和核心竞争力、缺乏运行规范、缺乏自我发展机制的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了组建“农合联”,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和深化基层社改革,创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两个发展模式。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 乡村振兴 综合平台 组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婷婷 孟颖
一直以来,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的“三农”问题都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根本问题,也因此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绕不开这个根本。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法,其中普惠金融以其着重对弱势群体帮扶的特殊性,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重新增长理论、制度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出发,结合普惠金融体系,深入思考农村振兴的实践和思考方式,分析了在现有形势下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情况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志琴
在全国上下推进乡村发展、加速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情况下,面对国内国际局势乡村振兴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将双循环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乡村发展虽然逐步加快,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本身不高、管理制度多年未变较为落后、人均收入较少等问题,很难有大的提升。而双循环作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很好的制度优势和资源转化优势,这些正是乡村发展缺少的。因此,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有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面对全新的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格局应该为乡村振兴提供转型升级的体系、管理制度的革新以及富裕的经济环境。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双方融合进行阐述,表明融合的必要性和融合方式,为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双循环 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卜银伟 李成林 王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采用归纳演绎、调查观察等方法,探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以及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总结了可供参考的四点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对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的研判,深入剖析金融、科技与乡村三者之间的“生态循环”逻辑,创新提出基于金融服务与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发展路径和G2B2C的“三端联动”推进模式。据此,设计搭建了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架构,并从政策支持、科技监管、合作机制、转型升级、金融服务、金融需求和人才基础等七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建忠
都市型乡村作为当前广泛存在的一种乡村类型,与一般乡村相比,与都市融合更为紧密,经济资源更为集中,交通更为便利,资源共享更为便捷,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已成为乡村振兴关注的重点区域。笔者从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角度出发,将"都市型乡村振兴"定义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乡村的全面振兴。大都市范围囊括直辖市、经济发达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和城市集群地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