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9)
2023(12715)
2022(10536)
2021(9862)
2020(7843)
2019(17183)
2018(16788)
2017(31219)
2016(16361)
2015(17691)
2014(16500)
2013(15751)
2012(14239)
2011(12620)
2010(12858)
2009(12099)
2008(11297)
2007(10385)
2006(9144)
2005(7805)
作者
(43747)
(36145)
(36028)
(34336)
(23006)
(17349)
(16210)
(13960)
(13922)
(12770)
(12273)
(12261)
(11576)
(11348)
(11261)
(11158)
(10776)
(10675)
(10517)
(10377)
(8847)
(8739)
(8676)
(8460)
(8281)
(8098)
(7937)
(7853)
(7318)
(7298)
学科
(55454)
经济(55291)
管理(53920)
(49468)
(44686)
企业(44686)
方法(21142)
(18869)
中国(18777)
(17965)
业经(17321)
技术(16899)
数学(15526)
数学方法(15280)
(14426)
理论(12929)
技术管理(12361)
(12267)
农业(11532)
地方(11044)
(10873)
(10522)
银行(10493)
(10313)
财务(10295)
财务管理(10268)
(10070)
(10058)
(9915)
企业财务(9779)
机构
学院(216287)
大学(214142)
(84541)
管理(83183)
经济(82716)
研究(73063)
理学(71663)
理学院(70898)
管理学(69756)
管理学院(69321)
中国(55394)
(43979)
科学(43765)
(43252)
(35179)
中心(34396)
(33957)
(33832)
财经(33045)
研究所(31720)
业大(30182)
(30057)
(28378)
师范(28030)
(27303)
北京(27155)
(26566)
农业(26407)
经济学(25888)
财经大学(24629)
基金
项目(148980)
科学(119382)
研究(112678)
基金(107701)
(94347)
国家(93499)
科学基金(80742)
社会(74325)
社会科(69366)
社会科学(69338)
(59955)
基金项目(56169)
教育(52232)
(50404)
自然(50184)
自然科(49082)
自然科学(49067)
自然科学基金(48257)
编号(45355)
资助(40907)
成果(37520)
(37291)
重点(34214)
创新(33790)
(32587)
课题(32478)
(32447)
国家社会(30524)
(29885)
项目编号(28800)
期刊
(98661)
经济(98661)
研究(65867)
中国(50023)
(35196)
管理(34643)
学报(33996)
(32699)
科学(32186)
教育(30996)
大学(26570)
学学(24907)
农业(22093)
(20539)
金融(20539)
技术(18380)
业经(17411)
财经(16633)
经济研究(16506)
(14501)
科技(12744)
问题(11525)
(11258)
(10998)
技术经济(10065)
(9961)
论坛(9961)
现代(9788)
图书(9729)
商业(9330)
共检索到329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武雪雁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积极政府的理论视角,从行动边界、行动特征、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行动目标四个方面对公共部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展开探讨;从力量吸纳度和行动主动性两个维度出发,将政府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划分为"积极政府""灭火式政府""消极政府"和"无力型政府"。通过分析集中整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的案例发现,相关政府行为具有典型的积极政府特征。积极政府是对政府边界问题的良好回应。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预判治理风险、吸纳治理资源、精细治理策略是其有效实践路径,三者均是积极的政府行为,互为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治理的良性循环;实践中,要坚持源头治理、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迈向高效能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夏美鑫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推动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离不开政府组织对社会的积极回应和有效治理;与单向度治理、科层化治理相比较,回应性治理以执政党和政府的使命驱动为根本前提,重视人民合理诉求的便捷式传达,治理过程注重治理主体的积极回应,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作为回应结果;通过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理念积极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目标人本化的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党政部门与社会群众的双向积极互动中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事务预期治理效果,以此助推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运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之间的公共承载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差异性,城市、城镇社区治理从传统意义的人口管理向综合性服务型管理发生了转变。目前,由于旧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彻底转变,社区化公共管理与服务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临时化以及边缘化、模糊化等现象制约了城市社区化综合服务的发展。因此,应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这已经成为打造新时代下社区管理服务模块的新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水  
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创建并实践的旨在妥善处理信访问题、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基层公论"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有机结合,是探索有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其对加强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事务治理水平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雯嘉  
<正>“传统”与“现代”是人类社会转型发展中密切关联又极富张力的一对概念。在任何关涉发展命题的领域,清晰梳理与合理调适“传统—现代”关系均是重要的理论议题和实践任务。若以大历史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加以提炼,便可发现其中饱含着对“现代化”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俞可平,2014)。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心怡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服务的有力抓手,是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稳定和谐的重要载体。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现期,通过加快推进"三社联动",激发多元参与、合作共治,构建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和现实任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方圆  
作为智治时代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治理工具,智慧治理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平台,实现数据生产方式与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场域存在着科层逻辑与技术逻辑的治理张力,信息极化与信息贫困形成“数据烟囱”以及基层社会治理需求异质性与制度供给稀缺性匹配不足的实践困境,应建构基层社会治理合作共治的集体行动逻辑,强化基层社会智慧治理制度保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促进“智治”与“善治”互嵌互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得桂  武雪雁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赋能型治理”,即通过深入挖掘、灵活应用治理资源,激活治理要素,激发和强化多元治理主体内在活力和能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赋能型治理将重要治理要素赋能相应治理主体,以党建引领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合力;以载体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协同建构;以技术运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整体效能;以治理革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高效运转,从而有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赋能型治理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力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技术治理,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新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当前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能力与自下而上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发展不均衡,从而造成政府压力过大、责任过重,不仅行政效果得不到群众认可和理解,还滋生了群众在公共事务中的等靠要思想。通过对南京市社区治理创新的调查发现,官僚系统内通过行政动员的方式,依靠行政命令、体制机制调整、资源投入等手段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的改革能够显效一时,但是没有激起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社会活力,基层民主和自治的发育空间仍然不足,行政与社会两者不均衡的动员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社区治理中,政府应当做到进退有度,当社会、市场失灵时,择机进入,同时,应该避免部门利益对基层自治过多干预,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政府采购的深化与扩大化是全球趋势。我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十年以来,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政策、规范日益完善,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华为公司作为ICT设备厂家,身处政府采购的大潮中,积极匹配和适应政府采购的各项要求,多年来参与其中,受益匪浅。2011年,华为公司政府采购销售达到近10亿元。华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ICT技术、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高科技企业。多年来公司稳健发展,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039亿元,近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詹国辉  
"第一书记"是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代理人之一,是地方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的承担人,是回应基层群众诉求的执行人。基于"情境-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对桂南P县白镇驻村考察发现:第一书记的嵌入对推动基层组织再造,吸纳体制内外资源与缓和基层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压力型体制、目标责任制与晋升激励机制的情境下,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倾向于重过程干预,轻弥补指导;重争资跑项,轻运营管理;重走读下沉,轻服务下移;重晋升条件,轻村庄发展。由此形成了以加强组织建设之名,干预基层自治之实;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之名,下基层"镀金"之实;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之名,获取晋升条件之实的异化现象,严重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地方政府应在选派前建立甄别机制,防止其"混基层工作经历"的投机行为;在下派中进行不定期巡查,防止其"悬浮化"而导致基层问题"上不来";在任期结束后实行村民参与评价和离任审计,防止其"不作为"与权力寻租的"乱作为",进而确保其驻村工作的名实统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红星  毛新述  张茵  
本文聚焦于探讨政府创新补助对公司高管自娱性在职消费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政府部门通过制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督促高管专注公司经营,抑制自娱性在职消费行为,称作"外部治理效应";另一方面,政府创新补助的利好消息催生积极情绪,促使高管产生自娱性在职消费的冲动,称作"积极情绪效应"。本文利用A股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4年数据,探讨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创新补助究竟表现为何种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助强度越高,管理层自娱性在职消费水平越高,即创新补助表现为积极情绪效应。2013年实施"后补助"政策后,在非国有产权公司中积极情绪效应更为显著,而在国有公司样本中,此效应得以显著缓解,这是因为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政治生态改善,国有企业反腐工作有效抑制了高管积极情绪且提高了公司外部治理水平。在构建新型政企关系背景下,本文结论对于提升创新补助外部治理水平,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查旺斯基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社会政治现象,阿坝州因民族、宗教、经济发展水平、灾后重建等原因,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情况更特殊。文章认为文化作为一种"软元素"在少数民族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起着微妙而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阿坝州丰富的民族文化特性的视角,提出了构建阿坝州农村基层社会创新治理的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