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6)
2023(5928)
2022(4702)
2021(4453)
2020(3790)
2019(8923)
2018(8949)
2017(17049)
2016(9299)
2015(10150)
2014(10505)
2013(10093)
2012(9003)
2011(7738)
2010(8159)
2009(8293)
2008(8906)
2007(7940)
2006(7487)
2005(7237)
作者
(25097)
(20768)
(20670)
(19902)
(13395)
(9750)
(9627)
(8121)
(7765)
(7698)
(7206)
(7157)
(7150)
(6738)
(6653)
(6368)
(6186)
(6150)
(6060)
(5665)
(5211)
(5178)
(4956)
(4944)
(4786)
(4784)
(4682)
(4580)
(4109)
(4063)
学科
(64473)
企业(64473)
(57045)
管理(46696)
(36641)
经济(36565)
(21336)
(21164)
(18387)
银行(18242)
业经(17627)
方法(17190)
(17018)
财务(17014)
财务管理(17002)
(16951)
企业财务(16171)
(12093)
技术(12024)
企业经济(11743)
体制(11363)
(11189)
金融(11189)
(10477)
(10343)
制度(10339)
数学(10226)
理论(10177)
数学方法(10163)
业务(9869)
机构
学院(126852)
大学(124085)
(56181)
经济(55084)
管理(54967)
理学(45180)
理学院(44824)
管理学(44492)
管理学院(44214)
中国(42735)
研究(37348)
(33796)
(26259)
(25902)
银行(24912)
财经(24823)
(23334)
(22897)
(22385)
中心(19705)
财经大学(18369)
科学(18346)
(18159)
(18120)
商学(17356)
商学院(17217)
经济学(17184)
北京(16954)
(16173)
人民(16085)
基金
项目(71401)
科学(58077)
研究(54853)
基金(53678)
(44924)
国家(44403)
科学基金(40467)
社会(36218)
社会科(34380)
社会科学(34366)
基金项目(27827)
(27763)
自然(25748)
教育(25410)
自然科(25213)
自然科学(25207)
自然科学基金(24854)
(22271)
资助(22111)
编号(21722)
(18308)
成果(17820)
(17340)
(16326)
(16154)
创新(15989)
(15653)
重点(15563)
(15419)
教育部(14953)
期刊
(68247)
经济(68247)
研究(45772)
(35995)
金融(35995)
(32723)
中国(28921)
管理(27640)
科学(14535)
财经(14120)
(13108)
学报(12855)
技术(12559)
教育(12338)
(11998)
大学(10899)
业经(10481)
学学(10318)
财会(10219)
经济研究(10051)
会计(8440)
技术经济(8125)
问题(7723)
理论(7566)
现代(7331)
经济管理(7306)
国际(7114)
(7070)
通讯(6928)
会通(6922)
共检索到222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波  
国企改制,明确了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银企债务重组,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贷款。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进程中行为不规范,使银行债权落空,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改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债权债务,保全银行资产,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桂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是由于国有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应着眼于体制上的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当前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志元  孙莹  
受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9个季度增加,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不良贷款的成因宏观方面看是"三期叠加"的结果,微观层面看是银行信贷管理失范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粉饰"资产质量的现象,由此导致新增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不良贷款历史存量转化而来。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存量贷款中的隐性不良贷款入手解决增量不良贷款。解决方法有两种,即,剥离存量隐性不良贷款与自我消化存量隐性不良贷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  
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应该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天新  
近年来,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高于规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又会增加财政风险,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发生严重金融风险,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大力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的多种方式,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志元  孙莹  
受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9个季度增加,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不良贷款的成因宏观方面看是"三期叠加"的结果,微观层面看是银行信贷管理失范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粉饰"资产质量的现象,由此导致新增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不良贷款历史存量转化而来。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存量贷款中的隐性不良贷款入手解决增量不良贷款。解决方法有两种,即,剥离存量隐性不良贷款与自我消化存量隐性不良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商立平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时段:一是80—90年代初,二是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期,三是9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施企业破产兼并改制。这三个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各占今天不良贷款总数的1/3。 一、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贷款 (一) 不良贷款是中国银行体系交易成本的集中体现。 广义地说,交易成本就是制度运行的成本。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转轨时期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使得中国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海亮  叶群  王海军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对金融部门的债务风险传导过程,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累积将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扩大;(2)商业银行信贷分布过度集中会导致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3)收益的激励效应对非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部门承担了实体部门转移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通志  
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20世纪90年代初期,该县扇贝养殖渐成规模,扇贝产量最高占到全国的96%,成为全国扇贝养殖之乡,海水养殖业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金融机构支持该产业发展的信贷投放也随之大量增加。但由于种苗退化、养殖密度过高、赤潮和疫病传播等原因,从1996年开始至2005年,该县扇贝养殖几乎绝产,经济损失巨大。为分散风险,有关村委会将村级财产和债务下放给个人,再加上岛内渔业资源日渐枯竭,2005年之前发放的渔业贷款几乎全部不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