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
2023(108)
2022(50)
2021(79)
2020(58)
2019(109)
2018(123)
2017(250)
2016(134)
2015(156)
2014(153)
2013(139)
2012(126)
2011(124)
2010(135)
2009(111)
2008(84)
2007(69)
2006(55)
2005(44)
作者
(334)
(277)
(250)
(243)
(159)
(131)
(125)
(109)
(104)
(103)
(102)
(98)
(98)
(96)
(89)
(83)
(81)
(77)
(74)
(74)
(69)
(69)
(64)
(63)
(59)
(58)
(58)
(56)
(55)
(55)
学科
(517)
财政(462)
及其(359)
(344)
政策(342)
方针(338)
方针政策(335)
(335)
(335)
阐述(335)
(330)
管理(310)
(297)
经济(297)
(207)
地方(207)
中国(204)
(202)
制度(176)
(176)
(162)
体制(150)
(149)
地方财政(132)
管理体制(129)
政制(128)
农业(127)
预算(105)
(88)
决算(86)
机构
大学(1088)
学院(1083)
(895)
财政(654)
研究(650)
中国(584)
(559)
(474)
(452)
科学(446)
经济(441)
(397)
(355)
研究所(353)
(349)
(312)
管理(296)
中心(278)
农业(275)
(272)
(261)
业大(230)
财经(226)
北京(225)
理学(224)
科学院(223)
(220)
理学院(217)
(215)
管理学(212)
基金
项目(694)
(541)
国家(539)
科学(539)
基金(520)
研究(472)
科学基金(412)
自然(282)
自然科(274)
自然科学(274)
自然科学基金(270)
基金项目(262)
社会(252)
(240)
社会科(240)
社会科学(240)
(234)
重点(200)
资助(196)
计划(181)
科技(165)
教育(160)
(159)
(157)
成果(151)
编号(150)
科研(145)
中国(140)
(138)
国家社会(135)
期刊
中国(903)
(882)
(600)
财政(600)
(587)
经济(587)
研究(547)
(308)
学报(306)
科学(254)
大学(228)
农业(227)
学学(219)
教育(173)
经济研究(152)
林业(140)
(134)
财经(127)
资源(123)
会计(121)
(121)
金融(121)
管理(118)
(114)
(107)
参考(101)
(101)
业大(100)
中国农业(95)
(78)
共检索到2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强调预算制度要"全面规范透明"。2017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决算,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2018年中央部门预算已于4月13日集中向社会公开。随着我国预决算公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确立预决算公开的制度框架。按照谁制作、谁公开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各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决算由各部门公开。此外,财政部门公开各类财税政策和财税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翟婷  王金秀  
减税降费和压减支出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预决算偏离度是政府预算管理能力的数量体现,对上述两者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1-2016年的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从预测偏离与执行偏离两个维度,分析了国家审计监督和财政透明度与地方财政支出预决算偏离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监督力度越强,支出的预测偏离度越低,执行偏离度越高;地方的财政透明度越高,支出的预测偏离度与执行偏离度均越低;国家审计监督通过硬约束和强问责机制威慑违规支出行为,提升地方的财政透明度从而影响预测偏离和执行偏离,财政透明度对预测偏离具有中介作用。研究验证了约束有力与公开透明对预算的治理效应,揭示了两者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的不同作用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军平  
基于对我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制度主要是通过道德的感召而不是法律的强制来对财政透明度施加影响,在整体水平上,制度对于财政信息的公开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比较有限。由于制度条文规定的差异所引致的激励效应不一样等方面的原因,在层次差异上,制度对态度责任心的提升效应相比对实质信息公开的促进效应要显著得多。而在主体差异方面,相比对于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作用,制度对非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要小得多;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与各单位所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态度责任心的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倩  
财政透明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的必由之路。财政信息公开是财政透明度的本质规定和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就财政信息公开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在明确界定财政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指出财政信息公开要有一定的"度",应遵循一定的及时性与频率;然后梳理国际组织有关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基本标准,考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缪小林  赵一心  
政府进行良好财政治理要求提升财政透明度,而预算公开是提升财政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9~2016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数据,从整体水平、公开主体与公开客体三个方面对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公开主体、公开客体及公开环境三个层面探析了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4月15日,财政部对外公开其2016年部门预算,同时拉开了2016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大幕。今年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共计100个,4月15日开始这些"部门账本"将陆续亮相,接受社会监督。相比于往年,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提前,公开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细化。各中央部门继续向社会公开8张预算表,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预决算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将推进预决算公开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有力抓手,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增强预决算透明度,努力实现以公开促规范、推改革、提效能。由部分到完整,公开范围不断扩大按照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和新预算法要求,将"全口径"公开作为首要目标,加快构建全面完整的预决算公开体系。在政府预决算方面,2014年,在公开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基础上,首次公开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了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一是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内容进一步细化。3月22日,财政部通过门户网站公开了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全部11张表格及说明,内容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其中公共财政预算的中央本级支出基本细化到款级科目,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细化到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生旺  陈鑫  
政府信息公开,特别是财政信息公开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和强化政府预算约束,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不断推进,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程度逐渐提高。然而,基于2008—2016年我国财政四本账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完整性与透明性的考察发现,财政预决算公开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等方面不符合最低层次的完整性要求;财政预决算公开的透明性主要集中在一级科目(类)和二级科目(款),只有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支出的大部分透明到了三级科目(项),至于四级科目(目),则完全不涉及。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公众对政府财政信息的知情权,应进一步降低财政收支项目中未指明用途项目的比重以提高财政收支信息的完整性;细化财政收支信息公开科目以提高财政收支信息的透明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清华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作推进缓慢,且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必须提高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应坚持的原则,搞清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并为切实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采取各种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措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可可  周慧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部门预决算是政府预决算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预算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依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核心原则为基础,结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我国的国情,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04个中央部门2014年和2015年的预决算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年来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开程度不够、检索不方便、公开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细化公开内容、设立名副其实的公开专栏、规范公布形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可可  周慧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部门预决算是政府预决算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预算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依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核心原则为基础,结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我国的国情,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04个中央部门2014年和2015年的预决算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年来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常保阳  
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把加强政务公开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打造"阳光财政"的有力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宁夏财政透明度位居全国之首。强化一个"实"字安排部署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一位副厅长分管政务公开工作,重大事项召开厅务会研究决定。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与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常保阳  
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把加强政务公开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打造"阳光财政"的有力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宁夏财政透明度位居全国之首。强化一个"实"字安排部署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一位副厅长分管政务公开工作,重大事项召开厅务会研究决定。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与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