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63)
2023(3331)
2022(2632)
2021(2562)
2020(1982)
2019(4406)
2018(4380)
2017(8158)
2016(4409)
2015(5049)
2014(4995)
2013(4647)
2012(4371)
2011(3970)
2010(4154)
2009(3664)
2008(3618)
2007(3667)
2006(3257)
2005(2580)
作者
(11157)
(9249)
(9185)
(8834)
(5810)
(4449)
(4252)
(3688)
(3511)
(3396)
(3260)
(3109)
(3024)
(2936)
(2902)
(2853)
(2780)
(2604)
(2578)
(2576)
(2273)
(2271)
(2235)
(2205)
(2158)
(2157)
(2153)
(2083)
(1926)
(1884)
学科
(16433)
经济(16297)
管理(10461)
(7432)
中国(7235)
(7187)
企业(7187)
(6422)
业经(6116)
理论(5725)
(5669)
教育(5575)
地方(5094)
方法(5062)
社会(3977)
政治(3934)
(3907)
(3837)
农业(3773)
(3449)
企业经济(3281)
经济理论(3205)
思想(3182)
工作(3020)
思想政治(2855)
政治教育(2855)
治教(2855)
德育(2802)
(2790)
(2721)
机构
大学(54836)
学院(54622)
研究(20366)
(19340)
经济(18763)
管理(18357)
中国(15084)
理学(14917)
理学院(14700)
管理学(14354)
管理学院(14236)
(12368)
科学(11834)
(11165)
(9885)
中心(9688)
(9559)
(9426)
师范(9363)
(8482)
研究所(8391)
北京(8018)
(7623)
(7598)
财经(7583)
(7581)
师范大学(7452)
业大(7004)
社会(6990)
教育(6925)
基金
项目(34150)
研究(28871)
科学(26643)
基金(22810)
社会(19571)
(19176)
国家(18928)
社会科(16989)
社会科学(16979)
科学基金(15959)
教育(14342)
(13920)
编号(12872)
成果(12054)
基金项目(11895)
(11533)
课题(9873)
(8661)
自然(8427)
资助(8359)
自然科(8190)
自然科学(8190)
自然科学基金(8058)
重点(7957)
(7837)
项目编号(7685)
(7628)
(7348)
规划(7280)
国家社会(6988)
期刊
(29066)
经济(29066)
中国(19418)
研究(19065)
教育(14732)
(9357)
(9122)
学报(8692)
管理(7757)
科学(7574)
大学(7253)
学学(6278)
农业(6141)
技术(5509)
图书(5321)
职业(4564)
业经(4441)
(4375)
金融(4375)
财经(4362)
书馆(4198)
图书馆(4198)
经济研究(4054)
(3852)
(3626)
论坛(3626)
社会(3502)
(3275)
问题(3254)
高等(3158)
共检索到97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英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关键是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飞 ,于景元  
钱学森、孙凯飞、于景元曾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列宁虽使用过,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思想理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想在此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以求教于同行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桂芹  卢文军  
权力制约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必然 ,制约公共权力 ,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道路。建构建设政治文明的有效权力制约机制 ,要把多种权力制约机制有机结合 ,形成相互配合 ,互相支援的权力制约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载章  
(一) 目前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在由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大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要把法制建设提高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上来,并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加快经济立法工作,要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郇庆治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政治思维的范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可从环境政治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更深入地探究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政治哲学视域下阐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探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策略,必须以政治的立场与高度,以哲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特征及其政治政策意涵,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冬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书正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研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策略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下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郇庆治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政治思维的范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可从环境政治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更深入地探究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政治哲学视域下阐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探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策略,必须以政治的立场与高度,以哲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特征及其政治政策意涵,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冬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书正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研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策略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下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清峰  郭晓枫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永林  
研究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弄清楚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因为价值取向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建设高度。文章站在人民当家作主、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有限政府、政治稳定的角度,研究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自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以来,湖南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筹措资金、完善政策措施,着力繁荣文化事业,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着力支持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子强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既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领域内的征信体系建设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而产生和发展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维良  
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贾康  孙洁  
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来建设,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发掘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的潜力,而且也为了扭转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和提高建设、管理效率,有必要注重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包括吸引民间资金、借贷资金介入的多种形式,也包括国务院提出的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等等。通过PPP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设施,有可能成为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种重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作出积极的探索。本文结尾对此提出了几点初步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孙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而提出了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