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9)
2023(11028)
2022(9020)
2021(8430)
2020(6916)
2019(15363)
2018(15328)
2017(29186)
2016(15875)
2015(17578)
2014(17481)
2013(17016)
2012(15491)
2011(14076)
2010(14454)
2009(13691)
2008(13559)
2007(12594)
2006(11337)
2005(10392)
作者
(43126)
(36651)
(36178)
(34388)
(22875)
(17502)
(16389)
(14009)
(13977)
(12855)
(12586)
(12129)
(11569)
(11430)
(11347)
(11059)
(10605)
(10506)
(10478)
(10283)
(9059)
(8885)
(8860)
(8513)
(8374)
(8238)
(8180)
(7997)
(7327)
(7188)
学科
(63724)
经济(63551)
(53860)
(49419)
管理(43451)
农业(32923)
(31866)
企业(31866)
业经(23115)
中国(21473)
方法(21243)
(20064)
(17734)
数学(16862)
数学方法(16691)
地方(14157)
(13466)
(13349)
银行(13337)
(12740)
农业经济(12456)
(12297)
(11589)
保险(11498)
(11492)
金融(11489)
(11140)
理论(10411)
发展(10307)
(10293)
机构
学院(218473)
大学(213910)
(92347)
经济(90327)
管理(84033)
研究(73322)
理学(70996)
理学院(70288)
管理学(69191)
管理学院(68787)
中国(62549)
(53239)
(47160)
(44624)
科学(41699)
农业(40092)
业大(36268)
中心(36100)
(35717)
(35628)
财经(34958)
(31674)
研究所(31508)
北京(27720)
(27544)
(27372)
经济学(27294)
师范(27148)
(26475)
(25914)
基金
项目(141279)
科学(112054)
研究(109667)
基金(102288)
(87569)
国家(86634)
科学基金(74856)
社会(72639)
社会科(67444)
社会科学(67426)
(56593)
基金项目(54180)
教育(48943)
编号(46087)
(45916)
自然(44934)
自然科(43840)
自然科学(43832)
自然科学基金(43082)
资助(39807)
成果(37924)
(33548)
(32185)
课题(31805)
重点(31420)
(31182)
(31101)
国家社会(29763)
(29368)
(29022)
期刊
(114972)
经济(114972)
研究(69299)
(59509)
中国(55876)
农业(39978)
(36515)
学报(31865)
科学(30697)
(30169)
金融(30169)
管理(28483)
大学(26530)
学学(25072)
教育(24664)
业经(24189)
技术(18678)
(18207)
财经(17461)
问题(15694)
农村(15181)
(15181)
农业经济(14955)
经济研究(14819)
(14783)
(13220)
世界(11983)
经济问题(11281)
社会(11090)
现代(10350)
共检索到351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殿国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改善民生,增进和谐。从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制度条件来看,逐步建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为应对保险覆盖面窄、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等挑战,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键要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建立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方式,体现普惠制原则,具有弹性和包容性,并加强法规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昌民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把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并对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务农农民的社会保险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从认识、制度、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如何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本刊采访了劳动保障部有关领导和专家,也邀请了正在进行推进这项工作的地方领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春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推动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相当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推进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迎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工作进展顺利,制度深受农民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制度定型,需要对试点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和系统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2009GXS5B070)专题研究计划。按项目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成立了课题组,对部分试点地区——江西赣州、陕西宝鸡、江苏无锡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新农保制度建设、投资运营、经办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本刊将报告中"关于完善制度设计"部分予以刊发,以期对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钦春  
我国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到2011年7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60%的农村地区,共有493个国家级贫困县纳入试点,覆盖率达8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殿国  
我国农村老年人因老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部分人也是一个被人们普遍忽视的庞大弱势群体。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都高于城镇。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昌平  
为满足农村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抓住"人口红利"带来的各种良机,尽快改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处于"制度真空"的现实,有必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和战略高度,从制度框架与基金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屈伟思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一是模式差异大。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指导意见。一些地方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但在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毅  穆怀中  
第一,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水平。从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给付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重点要在全覆盖过程中逐步提高制度参保率;二是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其中个人账户给付提升依赖于缴费增加和投资收益,可能暂时会产生消费抑制,基础养老金给付提升增加老年人收入,直接产生消费刺激,因此,提高基础养老金给付比提高个人账户给付更具有拉动消费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各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实践经验以及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的特点业已证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采取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模式作为主导模式。本文运用精算方法,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出几种不同利率和投资收益率组合下各参保年龄的趸缴和年缴纯保费;通过分析个人账户养老金收入替代率的敏感性,找出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个人账户待遇给付方案,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明岷  
我国2009年底推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参保方式上具有半强制半诱导性,在资金来源上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更明确,在缴费方式上按年缴费多档位可选择,在筹资模式上采用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存在集体补助资金缺位、地方财政资金到位状况缺乏监督、年轻农民参保比例低、筹资水平较难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等问题,应当设立动态可调的新农保养老金替代率基准,采用缴费基数属地化的比例制缴费方式,提高新农保基金统筹层次,防范个人账户空账风险,理顺新农保与城乡多种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戚晓明  周应恒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学术界对于这项制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政府财政责任、基金筹集与管理、保障水平、农民参保问题等方面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上,而对不同农民群体的需求与利益、制度的福利效应、风险管理等问题研究较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俊江  韩烨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随着吉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进入议事日程。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构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艳芬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程度,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亟待通过社会化方式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也要求实现包括养老保障在内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客观总结了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要性,解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并提出完善新农保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冬敏  
当前绝大多数新农保试点地区都实施了县级统筹。在县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地域和人数的局限性,基金只能在小范围内管理运行、自我周转,且不同统筹单位间政策不统一,难以互通互联。这种较低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导致政策碎片化,抗风险能力差,不利于人员流动。基于现阶段新农保试点工作经验,加之城镇养老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工作的示范,应建立起"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统一预算、分级调剂;统一考核、属地管理"的新农保全国统筹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