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8)
2023(2681)
2022(2059)
2021(2224)
2020(1578)
2019(4018)
2018(4291)
2017(5447)
2016(4253)
2015(4888)
2014(5075)
2013(4111)
2012(3823)
2011(3661)
2010(3931)
2009(3188)
2008(3097)
2007(2776)
2006(2561)
2005(2404)
作者
(8712)
(7163)
(7159)
(6970)
(4597)
(3484)
(3448)
(3046)
(2743)
(2630)
(2484)
(2446)
(2439)
(2397)
(2368)
(2273)
(2271)
(2231)
(2133)
(2114)
(2048)
(1872)
(1807)
(1720)
(1704)
(1663)
(1594)
(1560)
(1552)
(1496)
学科
教育(18392)
中国(9642)
(6301)
经济(6298)
教学(5522)
理论(5455)
管理(4136)
(3845)
(3655)
发展(3449)
(3327)
(3291)
改革(3155)
思想(3102)
高等(3028)
政治(2989)
研究(2962)
思想政治(2841)
政治教育(2841)
治教(2841)
德育(2815)
教育改革(2786)
学校(2656)
技术(2510)
学法(2456)
教学法(2456)
(2410)
计算(2293)
(2279)
算机(2276)
机构
大学(48894)
学院(43609)
教育(25468)
研究(21242)
(17670)
师范(17616)
师范大学(14860)
(12559)
科学(11611)
职业(10502)
(10316)
(9998)
教育学(9796)
技术(9558)
经济(9500)
研究所(9445)
北京(9070)
管理(8854)
中国(8806)
(8677)
中心(8091)
(7907)
教育学院(7160)
职业技术(7154)
理学(7138)
理学院(6926)
管理学(6603)
管理学院(6485)
研究院(6413)
(6389)
基金
研究(26859)
项目(25383)
教育(21562)
科学(21376)
成果(14703)
基金(14308)
编号(13924)
社会(13682)
课题(13577)
社会科(12600)
社会科学(12599)
(12049)
(11944)
(11786)
国家(11515)
(11229)
规划(9374)
科学基金(8720)
(8643)
项目编号(8207)
研究成果(8138)
(7820)
年度(7802)
重点(7692)
(7591)
(7284)
教育部(7230)
(7118)
(7093)
(7078)
期刊
教育(44216)
研究(25583)
中国(22006)
(11220)
经济(11220)
职业(10592)
技术(8055)
技术教育(6951)
职业技术(6951)
职业技术教育(6951)
高等(5196)
大学(5123)
学报(5123)
成人(4661)
成人教育(4661)
高等教育(4660)
(4522)
论坛(4522)
(4248)
科学(4171)
(4020)
(3835)
职教(3592)
发展(3527)
(3527)
比较(3306)
管理(3026)
学学(2937)
农业(2887)
教研(2853)
共检索到83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彦通  
2009年10月31日,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人们在追思这位伟大科学家不朽功勋的时候,回顾并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感佩于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1989年7月,钱学森先生曾为本刊"教育问题笔谈"栏目撰写题为《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主张。这里,发表专家学者重读此文的体会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钱学森先生的缅怀之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作者从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就很难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大学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筱婷  
据国际教育组织6月5日报道,6月5日,国际教育组织超过30多个国家的附属机构代表成员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s),为即将到来的"促进优质教育运动"(Mobilising for Quality Education Campaign)做准备。此次大规模会议将持续两天,各国教师工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德林  
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树立共同治理、分权制衡、协商合作的理念。把自我评估作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部评估的重要基础。加强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建设,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走向公共治理模式,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从公共治理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审视和分析,探索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未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丽静  
芬兰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高福利国家,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让人持久享受幸福的教育。幸福教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每一位儿童都有平等、充分的教育参与权。在芬兰,政府建构完善的儿童教育参与法律体系,成立正式的团体组织,自上而下实施了一系列儿童教育参与计划,提高民众儿童教育参与的意识与观念,形成了层次分明、独立透明的内外部评估体系,充分保障了芬兰儿童教育参与的权利和实现程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成鑫  胡显章  张绪潭  
积极推进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教育王成鑫胡显章张绪潭一、加强理工科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加强全面素质培养,既是学生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家国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主要措施应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制定配套政策,严格质量管理,加强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理论研究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颉  
1998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发展,改革方针为"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改革的切入点是扩招。在中央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大发展;布局结构大调整;院校体系大整合;投入力度大增长。同时高等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也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下放权力,实施二级管理体系;转变观念,推进教学制度改革;重视科研,提高办学水平;注重能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面向市场,建立后勤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晓鹏  
中国工商银行逐步构建日趋完备的芯片卡产品线、全面覆盖的受理环境,实现了遍布多个领域的行业应用中国工商银行金融IC卡的发展现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银发[2011]64号)要求,中国工商银行积极推进金融IC卡工作,将金融IC卡业务与工商银行客户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把绿色环保、民生工程、促进消费、引领时尚和便民性作为优先发展芯片卡的重点,较好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自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以来,湖南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筹措资金、完善政策措施,着力繁荣文化事业,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着力支持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程广中,赵海军  
目前,东北亚地区形成了四角七方的地缘战略格局,由于东北亚是亚太问题的核心和亚太和平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努力推进东北亚安全合作非常重要。同时随着美苏两极冷战格局的消失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进展,加强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也成为可能。根据东北亚的实际情况,该地区的安全合作应是非结盟性的、活动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待条件成熟时,再建立能覆盖全区域的综合性安全合作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菅坤  
据《华盛顿时报》2007年11月26日报道:本月,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推进"领跑计划"的提议,这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子强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既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领域内的征信体系建设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而产生和发展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过程中,包括金融在内的各种产品服务的生产分发越来越需要数字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支撑。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二十国集团(G20)支持下由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建立的国际通用标准法人识别体系,旨在增强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能力,提高金融市场主体信息透明度,支持构建国际统一的金融监管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