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5)
- 2023(15465)
- 2022(12934)
- 2021(11766)
- 2020(9588)
- 2019(21624)
- 2018(21595)
- 2017(40325)
- 2016(22265)
- 2015(25141)
- 2014(25479)
- 2013(24971)
- 2012(23586)
- 2011(21434)
- 2010(21951)
- 2009(20354)
- 2008(20175)
- 2007(18647)
- 2006(16834)
- 2005(15766)
- 学科
- 济(94973)
- 经济(94841)
- 管理(65716)
- 业(58783)
- 企(46034)
- 企业(46034)
- 中国(32793)
- 方法(30699)
- 地方(29028)
- 农(29005)
- 数学(26062)
- 数学方法(25802)
- 制(23951)
- 财(22976)
- 业经(22911)
- 农业(19388)
- 银(19301)
- 银行(19265)
- 学(18769)
- 行(18642)
- 融(18374)
- 金融(18366)
- 贸(16496)
- 贸易(16478)
- 体(16257)
- 环境(16048)
- 易(15838)
- 地方经济(15344)
- 发(14758)
- 理论(14557)
- 机构
- 学院(313429)
- 大学(311832)
- 济(127016)
- 经济(123948)
- 研究(114000)
- 管理(113206)
- 理学(94293)
- 理学院(93102)
- 管理学(91406)
- 管理学院(90828)
- 中国(89731)
- 京(69210)
- 科学(67879)
- 财(63934)
- 所(58127)
- 江(53176)
- 农(52986)
- 中心(52813)
- 研究所(51752)
- 财经(47746)
- 范(44760)
- 北京(44534)
- 师范(44293)
- 业大(43813)
- 经(42993)
- 州(42208)
- 院(41953)
- 农业(40936)
- 省(39602)
- 经济学(38721)
- 基金
- 项目(199886)
- 科学(157148)
- 研究(150716)
- 基金(141101)
- 家(122329)
- 国家(121195)
- 科学基金(103391)
- 社会(95206)
- 社会科(90057)
- 社会科学(90043)
- 省(80331)
- 基金项目(73554)
- 教育(70057)
- 划(67361)
- 自然(63969)
- 自然科(62436)
- 自然科学(62421)
- 编号(62347)
- 自然科学基金(61287)
- 资助(57488)
- 成果(52794)
- 发(47889)
- 课题(46168)
- 重点(45941)
- 部(43718)
- 创(41363)
- 制(40263)
- 创新(38813)
- 发展(38789)
- 国家社会(38648)
共检索到519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本文由浙江温岭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案例入手,首先分析我国推进区域及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的外部动因及内在难点,进而剖析建制路径、主体动因和机制运行三个要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
伴随建制率逐年上升,覆盖面逐步扩大以及协商层级结构的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性日渐显现,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建设与发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妥善处理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诸多核心要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遵循"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的"两基础、两保证"的基本原则来解决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简晓培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代表与经营者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劳动关系双方及有关各方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工会 工资分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磊
构建集体协商制度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而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构建面临着劳动力分化、工会不给力、法律规制不到位等方面的约束和障碍。在构建中国式集体协商制度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我们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提高工会覆盖率和战斗力,积极推进自上而下的集体协商机制和自下而上的集体协商机制的融合,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和经济性罢工的立法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正
和谐劳资关系无疑是当前劳资关系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囿于传统劳资双方从属关系的定性,鲜有对劳资集体协商机制进行的系统建构和梳理。为此,有必要通过对当前劳资双方集体协商的现状分析,探讨畅通劳资集体协商模式、优化劳资集体协商结构,尤其是要建构并完善劳资集体协商机制。即通过强化政府的协调和监督职责、完善工会主体地位和代表作用、培育和发展资方代表企业组织,实现劳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化、法治化。
关键词:
劳资关系 集体协商 利益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锐敏 董念念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成市场调节为主,作为一种劳资力量平衡及平等对话的机制,工资集体协商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武汉市部分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实质性工资集体协商可显著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积极劳资关系气氛中度正相关;而形式化工资集体协商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消极劳资关系气氛高度正相关;双组织承诺在工资集体协商与劳资关系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双组织承诺 劳资关系气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信卫平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保障劳动者报酬水平正常增长的重要机制,在我国由于社会基础薄弱而始终处于艰难的推行中。在新收入分配原则确定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审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革中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最低工资标准的功能以及工会集体行动的权利等问题,力争取得社会共识,从而使得全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社会基础更加牢靠。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公平 效率 补偿 集体行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工资集体协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主要决定形式。从本期开始,我们用三到四期的篇幅来谈谈企业如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问题。本期的主题是企业如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第一个环节工作,即如何确定工资集体协商代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弟伦 沈彩虹
协商,是法治基础上和法治框架下的协商,法律是我们衡量是非的准绳,不能以变通法律、损害法律权威,来实现协商目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组织指导职工、用人单位协商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时,不仅要做到依法协商,更要注重中立、平等协商。协商调解中,鼓励双方通过平等的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议,不仅保护了弱势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也保护了用人单位的合理诉求,使协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指导 依法平等协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重庆经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关键词:
工资 集体协商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艳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制率、覆盖面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和企业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格局,在提高劳动者工资、缓和劳资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看到,集体协商模式的选择不清、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工会独立性和代表性的缺失,制约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为此,应分别确立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制定规则、协调劳资纠纷与监督等职能,改革基层工会的资金来源与组织结构,以此推动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质性发展。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发展模式 政府角色定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玉华 陈佳 陈培培 肖巧玲
推进行业和区域工资集体协商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武汉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典型的自上而下推行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案例,它被中国媒体和全国总工会高度赞扬。文章的实证研究表明,该集体合同有促进工资增长的微弱作用,并且促使餐饮企业规范管理,其最显著的效果是对职工进行了工资集体协商的普法教育。但文章认为,中国自上而下的集体协商需要吸纳职工参与、促成劳资自治,才能完成集体协商新制度的变迁。
关键词:
行业工资 集体协商 劳动关系 员工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