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5)
- 2023(9478)
- 2022(7771)
- 2021(7446)
- 2020(6065)
- 2019(13847)
- 2018(13460)
- 2017(23521)
- 2016(14129)
- 2015(16037)
- 2014(15935)
- 2013(14586)
- 2012(13355)
- 2011(12247)
- 2010(12890)
- 2009(11465)
- 2008(10175)
- 2007(9217)
- 2006(8390)
- 2005(7845)
- 学科
- 济(42610)
- 经济(42575)
- 管理(28493)
- 中国(27812)
- 业(27369)
- 融(25119)
- 金融(25119)
- 教育(22869)
- 银(22746)
- 银行(22717)
- 行(22120)
- 企(21327)
- 企业(21327)
- 方法(17432)
- 数学(15887)
- 数学方法(15588)
- 农(13291)
- 地方(13092)
- 财(12958)
- 理论(12495)
- 制(12251)
- 中国金融(11011)
- 业经(10522)
- 学(10435)
- 教学(9959)
- 农业(9464)
- 发(8302)
- 务(7830)
- 财务(7812)
- 财务管理(7791)
- 机构
- 大学(179684)
- 学院(170965)
- 研究(65732)
- 济(62608)
- 经济(60875)
- 管理(54612)
- 中国(48830)
- 理学(46380)
- 理学院(45649)
- 管理学(44370)
- 管理学院(44019)
- 京(40002)
- 科学(38444)
- 教育(36049)
- 范(35016)
- 师范(34750)
- 所(32398)
- 财(31198)
- 中心(31020)
- 农(29932)
- 研究所(29583)
- 江(29141)
- 师范大学(28815)
- 北京(26148)
- 业大(24961)
- 院(23720)
- 财经(23552)
- 农业(23228)
- 州(22852)
- 技术(22815)
- 基金
- 项目(112671)
- 研究(90396)
- 科学(89751)
- 基金(76994)
- 家(66627)
- 国家(65856)
- 科学基金(55181)
- 社会(54713)
- 社会科(51741)
- 社会科学(51726)
- 教育(51348)
- 省(46981)
- 划(41790)
- 基金项目(39699)
- 编号(38591)
- 成果(35130)
- 自然(32803)
- 自然科(32078)
- 自然科学(32071)
- 课题(31834)
- 自然科学基金(31514)
- 资助(30984)
- 重点(27920)
- 部(26784)
- 发(26587)
- 年(26536)
- 创(24658)
- 规划(24495)
- 大学(23936)
- 教育部(23832)
共检索到289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莼芳 陈宏 刘吉山
总结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办学中针对残疾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以回归主流的一体化教育为方向 ,积极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以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积极推进专业技能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的成功经验 ,以及取得的丰硕教育成果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 素质教育 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莲俊 卢天庆
本研究采用自编态度问卷对上海市9所高校的573名在校大学生就残疾学生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认知维度上,在校大学生对残疾学生及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高等融合教育形式相对陌生。在情感维度上,在校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接纳态度。在行为倾向上,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倾向态度较个体行为倾向态度更为积极。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与残疾人的接触频率及对高等融合教育的了解程度对其态度有影响作用。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实施高等融合教育在同伴接纳这方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关键词:
残疾学生 高等融合教育 在校大学生 态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大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鹏
<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较大受众群体,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习惯养成等或多或少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如部分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重要媒介,部分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接受前沿信息的主渠道。但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即海量且传播便捷的信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等,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利于大学正确三观的树立、高尚人品的塑造等。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文章认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精神还是素质教育的方法来看,文化素质都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渗透、协调、一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必将迎来全面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
关键词:
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 渗透 协调 一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孝群 徐莹 苟亚春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所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转变问题取向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积极力量、注重正向教学情境创设、以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弹性等探索,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培育模式的创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心理素质 以人为本 积极心理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齐英
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教育方法的相似性和教育者角色要求的同一性而具有融合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合理设置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者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和实现校内外互融互通等途径,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裴印山 武士勋
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转变观念,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教育途径,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方法与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明秀 刘秋林
本文根据信息素质的研究和发展过程,探讨了信息素质的内涵,论述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目前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息素质 素质教育 大学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邹志仁
信息素质是适应 2 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结构包括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 ,并论述了它们的内容。大学图书馆应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发挥特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信息素质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本文根据作者1999 年9 月27 日在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共分三个部分:第一,进一步提高对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第三,进一步做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建军 郑建明 成颖
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落实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 ,把文检课作为一门正式课程 ;选择恰当的开课学期及教学内容 ;建立一支由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信息素质课教学队伍 ;有充足的文献作保证 ,加强与系科和教师之间的联系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电子信息源的利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等。参考文献 4。
关键词:
信息素质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争先
我国残疾学生教育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与其公民身份问题密切相关。基于公民身份理论的视野,通过对权利与责任、平等与差异、包容与排斥三对核心范畴的讨论,有助于澄清对于如何认识残疾人事业、残疾学生教育安置模式、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为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力支持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工委、南开大学于2010年6月12-13日在南开大学共同举办了"2010年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论坛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学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交流了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中取得的最新成果,研究探讨了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本刊将陆续选发论坛的主旨报告,供读者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共青团西安理工大学委员会以"一个中心、六大工程"为平台,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即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抓好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素质培养工程",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