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2)
- 2023(7943)
- 2022(6597)
- 2021(6507)
- 2020(5159)
- 2019(11694)
- 2018(11594)
- 2017(21172)
- 2016(11617)
- 2015(12561)
- 2014(12204)
- 2013(11682)
- 2012(10713)
- 2011(9358)
- 2010(9978)
- 2009(9477)
- 2008(9817)
- 2007(8655)
- 2006(8010)
- 2005(7165)
- 学科
- 管理(43577)
- 业(40446)
- 济(38522)
- 经济(38470)
- 企(35675)
- 企业(35675)
- 财(26256)
- 中国(15409)
- 制(15135)
- 技术(14460)
- 财政(13653)
- 农(13263)
- 方法(11727)
- 务(11696)
- 财务(11682)
- 财务管理(11638)
- 政(11141)
- 企业财务(11096)
- 业经(10533)
- 银(10481)
- 银行(10472)
- 体(10372)
- 行(9994)
- 技术管理(9965)
- 策(9945)
- 数学(9792)
- 地方(9715)
- 数学方法(9590)
- 体制(9012)
- 融(8774)
- 机构
- 学院(149413)
- 大学(146597)
- 济(65100)
- 经济(63699)
- 管理(58281)
- 研究(53354)
- 理学(48504)
- 理学院(48059)
- 管理学(47455)
- 管理学院(47135)
- 中国(43549)
- 财(41699)
- 京(30797)
- 科学(28926)
- 财经(27402)
- 所(26323)
- 江(25555)
- 经(24688)
- 中心(24224)
- 研究所(22793)
- 北京(20172)
- 农(20065)
- 院(19734)
- 财经大学(19682)
- 州(19485)
- 经济学(19346)
- 范(19126)
- 师范(19018)
- 省(18342)
- 经济学院(17137)
- 基金
- 项目(89630)
- 研究(72536)
- 科学(71628)
- 基金(63210)
- 家(53315)
- 国家(52787)
- 科学基金(46062)
- 社会(45480)
- 社会科(43141)
- 社会科学(43132)
- 省(36076)
- 教育(33050)
- 基金项目(32014)
- 编号(29979)
- 划(29457)
- 自然(27004)
- 成果(26525)
- 自然科(26391)
- 自然科学(26384)
- 自然科学基金(25910)
- 资助(25193)
- 创(22295)
- 课题(21996)
- 创新(20968)
- 重点(20106)
- 发(19994)
- 部(19887)
- 性(19821)
- 制(19337)
- 项目编号(18838)
共检索到257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建房 杨琳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制度保障。因而,财政科技政策应该充分遵循市场规律,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助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创新战略需求、财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本文对财政科技政策的目标定位、现状问题、革新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调整 财政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德勇
我国为应对经济下滑的趋势及时启动了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提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目标。扩大内需,需要细分内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避免走上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的老路;在我国经济实力提高的前提下,以减税配合增支来刺激经济增长是可行的;新积极财政政策体现了相机抉择,不过,从长期看,在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应急的同时,应注意发挥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永勇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应由短期内的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中长期的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需错配。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改变传统的依靠大规模投资刺激有效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思路,转向如何增加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针对当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应在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负担,培育社会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一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2013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推动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四川省委提出了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即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要贯彻落实上述思路和目标,财政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功能,通过优化结构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平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次就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刘昆部长站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强调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提出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1月19日再次召开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就减税降费作了专门安排部署,为我们更好地做好财政工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理清了思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趋势长期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所占比重逐年下滑;二是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两种反差形成以下后果:(1)在财政与银行关系上,银行的作用相对强化,财政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宏观调控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青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德旭 于树一
积极财政政策有力支持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落地,特别是支持降成本和补短板两个方面成效显著,大规模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补上了多项民生短板。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升级,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寻求与之相适应的财政能力便成为重中之重。除了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新增的财政能力外,统筹和盘活存量财政资金、落实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优化支出结构等方法均有助于提升和扩展财政能力。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和扩展财政能力的空间有限,对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财政政策来说,还需在战略战术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面对"新常态"的挑战,未来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应以实现结构性调整和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同时注重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部门的蔓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陶增骥
积极的探索可贵的创新──评介《财政政策学》陶增骥山东大学樊丽明教授等撰写的《财政政策学》(1993年12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系统研究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和运动规律的专著,是作者在近年来悉心研究财政政策理论和讲授财政政策学的基础上写成的。该书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1998年,为抑制经济增长下滑,我们开始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背景之下提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操作看,有必要对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认识和探讨。因为对政策涵义的不同理解和界定决定着政策实施状况。本文表明我们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未来财政政策选择的思路和观点。 一、积极财政政策涵义的经济学剖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华炳
积极财政政策来源于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 ,这一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调整。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理论 财政政策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