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4)
2023(2298)
2022(1540)
2021(1303)
2020(942)
2019(2012)
2018(1846)
2017(4065)
2016(1997)
2015(2074)
2014(2071)
2013(2137)
2012(2053)
2011(1905)
2010(1845)
2009(1598)
2008(1487)
2007(1397)
2006(1173)
2005(1096)
作者
(5544)
(4730)
(4674)
(4413)
(2805)
(2208)
(2145)
(1791)
(1716)
(1690)
(1610)
(1605)
(1530)
(1465)
(1458)
(1423)
(1413)
(1323)
(1268)
(1252)
(1181)
(1180)
(1119)
(1112)
(1056)
(1041)
(1003)
(958)
(928)
(903)
学科
(13222)
经济(13215)
(9457)
(7021)
企业(7021)
管理(6486)
(6041)
业经(5286)
产业(4155)
地方(4090)
农业(3992)
中国(3071)
技术(2882)
方法(2817)
(2751)
结构(2606)
(2555)
地方经济(2309)
(2223)
数学(2207)
数学方法(2202)
体制(2199)
信息(2175)
总论(2143)
信息产业(2135)
(2072)
农业经济(1998)
环境(1952)
(1738)
贸易(1736)
机构
学院(30531)
大学(27936)
(15593)
经济(15394)
管理(12274)
理学(10697)
理学院(10599)
管理学(10520)
管理学院(10467)
研究(10389)
中国(7607)
(6070)
(5791)
科学(5546)
(5452)
经济学(4793)
(4764)
(4745)
财经(4728)
中心(4659)
经济学院(4403)
(4265)
研究所(4244)
业大(4139)
农业(4044)
(3922)
经济管理(3873)
(3777)
(3669)
商学(3635)
基金
项目(20595)
科学(16957)
研究(16639)
基金(14599)
(12266)
国家(12152)
社会(11512)
社会科(11052)
社会科学(11049)
科学基金(10930)
(8992)
基金项目(7718)
(6798)
教育(6606)
编号(6575)
(6381)
自然(5839)
自然科(5688)
自然科学(5688)
发展(5684)
(5602)
自然科学基金(5596)
资助(5169)
(5022)
(4999)
国家社会(4932)
成果(4742)
(4665)
重点(4637)
创新(4605)
期刊
(19477)
经济(19477)
研究(9402)
中国(5990)
(5939)
管理(4953)
业经(4788)
(4275)
农业(4126)
科学(3614)
经济研究(3428)
学报(3111)
技术(2756)
大学(2696)
(2663)
金融(2663)
学学(2641)
问题(2503)
财经(2363)
商业(2303)
(2183)
技术经济(1969)
教育(1956)
农业经济(1871)
(1836)
经济问题(1822)
现代(1775)
科技(1749)
经济管理(1682)
改革(1560)
共检索到45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晓阳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模式,谋求低碳发展是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发展低碳农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建平  
对外经贸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试图就作为对外经贸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如何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突飞猛进,为产业结构升级做出极大贡献。1997年我国进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满凤  程思佳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与环境治理加速的双重考验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净效应。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对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抑制作用;碳排放权交易通过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推进地区产业演进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无法优化地区产出结构,也不能有效促进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的耦合,因而不能有效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由于市场化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碳排放权交易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却有限;碳排放权交易迫使试点地区部分污染企业向邻近省份转移,还吸引了邻近省份相关产业更多的资本和人才等优质资源,短期内不利于邻近省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中国应更加积极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倒逼企业低碳转型,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近乐,蔡晨雨  
产业结构转型事关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质量,在当前我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以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分析了军民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并以陕西省为例,针对产业结构现状和5个“并存”的问题,选取航空航天产业为代表,运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实证研究了军民融合发展促进陕西省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提出了军民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明华  
生产性服务业对宁波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制造业结构优化又拉动了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二者表现出了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但是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仍存在规模总量不足、产业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应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为着眼点,大力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优化服务业的结构,进而加速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京平  孙丽娜  
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及需求侧结构创新等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的依赖效应、数字经济的垄断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及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因素降低了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应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反垄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枝茂  
本文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递进关系,探讨战略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提出充分发挥战略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效应的可行之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娟  
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目前通讯、航空航天、军工等精要技术领先全球,靠的就是对科技创新的全盘把握。当然科技创新离不开经济支撑,我国历经十三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党和国家从能源、工业、民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入手,着重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产业结构优化论》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质入手,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主题,系统介绍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性地剖析了经济发展总趋势中各种产业结构变动模型,深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以期形成良性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文章在对创新要素及空间配置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文献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创新要素分为人力创新要素与资本创新要素,并分别厘清两种创新要素投入及空间配置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与高级化进程。在分析当前我国人力和资本两种创新要素空间配置现状及现存问题后,提出应从提升要素效率、健全人才机制及加强产业互动等方面着手优化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建风  吴慧  
利用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指标法测算,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中国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排名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上海、北京和天津。(2)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存在滞后推动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有显著为正的促进作用。(3)科技创新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社会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社会与经济城镇化存在显著影响,但表现程度各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克毅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综合商品基地。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该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据统计,全市共融聚资金41.5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盘活资产存量32亿元,新建、改造重点龙头企业6...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向经涛  
积极探索山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新路子向经涛(湖北省广水市委)近几年湖北省广水市根据山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的实际,始终坚持以“一优两高”农业为基础,以地方工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特别是市场流通为依托,不断加大调整力度,促使二大产业协调配合、全面发展。(一)以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