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4)
- 2023(5259)
- 2022(4603)
- 2021(4243)
- 2020(3450)
- 2019(8120)
- 2018(8016)
- 2017(16099)
- 2016(8673)
- 2015(9768)
- 2014(9645)
- 2013(9597)
- 2012(9162)
- 2011(8230)
- 2010(8729)
- 2009(8018)
- 2008(7684)
- 2007(6754)
- 2006(6295)
- 2005(5660)
- 学科
- 济(28646)
- 经济(28607)
- 业(26079)
- 管理(24215)
- 企(17546)
- 企业(17546)
- 农(10261)
- 中国(10049)
- 贸(9921)
- 贸易(9916)
- 方法(9859)
- 易(9750)
- 财(9290)
- 制(8565)
- 策(8506)
- 数学(8291)
- 数学方法(8123)
- 银(7337)
- 银行(7329)
- 融(7195)
- 金融(7195)
- 服务(7141)
- 行(7096)
- 地方(6755)
- 业经(6651)
- 农业(6379)
- 工作(6053)
- 及其(5984)
- 税(5859)
- 政策(5659)
- 机构
- 学院(114764)
- 大学(113512)
- 济(51009)
- 经济(49714)
- 管理(45273)
- 研究(41436)
- 理学(37429)
- 理学院(37082)
- 管理学(36619)
- 管理学院(36387)
- 中国(34433)
- 财(25902)
- 京(24338)
- 科学(22032)
- 所(20472)
- 中心(19944)
- 江(19049)
- 财经(18626)
- 研究所(17973)
- 经(16900)
- 农(16644)
- 北京(15930)
- 院(15431)
- 州(15294)
- 范(15270)
- 师范(15182)
- 经济学(14704)
- 业大(13515)
- 财经大学(13504)
- 经济学院(13154)
- 基金
- 项目(70482)
- 研究(56632)
- 科学(55683)
- 基金(50123)
- 家(42459)
- 国家(42056)
- 科学基金(35895)
- 社会(35261)
- 社会科(33478)
- 社会科学(33469)
- 省(26701)
- 教育(25425)
- 基金项目(25237)
- 编号(24867)
- 划(22941)
- 成果(22186)
- 自然(21382)
- 资助(21000)
- 自然科(20871)
- 自然科学(20867)
- 自然科学基金(20497)
- 课题(17138)
- 发(16165)
- 部(16040)
- 重点(15805)
- 项目编号(15458)
- 性(15215)
- 创(14505)
- 年(14323)
- 国家社会(14175)
共检索到195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子先
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以生产性服务业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明显偏离世界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进程。由于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创新更为密集,服务业态、经营模式不断调整,知识性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由制造业向服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绍坚
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日益加快,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发展尤为迅速。其中以IT为核心的国际软件外包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成为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中的主体。我国已经把软件产业定义为信息产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制定相应鼓励政策支持其发展。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软件外包有利于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志成 张二震
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影响,就业效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之一。跨国公司基于劳动力套利的服务外包引发了就业格局的全球性调整。服务外包对承接国的就业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就业扩张和劳动者薪酬的提高;二是促进劳动力技能升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并通过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来促进就业和劳动力技能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锋
近20年前后国际服务外包兴起,推动出现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对后起国家经济发展政策选择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在考察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认识过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从发展路径选择、硬件和人才基础条件、政策调整滞后等方面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相对落后根源,探讨促进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政策措施。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经济全球化 发展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庆
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外包(ITO)、商业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是目前可供我国企业选择的三种主要服务外包模式。通过实施完善市场发展战略、改善市场环境等措施,我国可以发挥在这一领域的潜在优势,培育先进的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启红 赵君 潘群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上世纪末曾预言:10至15年内任何企业中仅作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辉 吴思铭
服务贸易是推动国际经济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系统的服务外包发展体系。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具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结构逐步升级、"一带一路"拓展服务外包新市场、非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等特点,但存在着相关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服务外包人才结构不合理、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为发展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需从人才培养模式、政策环境、产业结构、战略布局、品牌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发展现状 竞争力 分析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馨文 崔荐 马卫国
国际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优贸易伙伴,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产生服务外包这一全新产业。本文阐述了服务外包的概念及转移的背景与趋势,并分析了服务外包产生的动因及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劣势,最后提出了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对策,即:营建国家品牌,提高中国竞争力;扩充技术外包实力,提高全球交付能力;全面发展,重点切入;搭建外包平台,形成规模效应。
关键词:
外包 驱动因素 趋势 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志梅 冯昱
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机遇。比较和借鉴承接服务外包典型国家税收政策经验,分析和研究我国现行服务外包税收政策,对完善我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国际服务外包 税收政策 国际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群
一国的贸易发展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引进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内资与外资并存的“二元结构”。再者, 由于我国引进外资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很大程度是“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因而它对贸易的增长促进效应更为突出。也就是说,承接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建敏 任荣明
随着外包服务的发展,外包服务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现有文献缺乏一个分析框架以说明外包服务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说明外包服务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并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如何能有效地承接外包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包 服务贸易 效应 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启红 汪生金 谢少安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增速减缓,日益恶化的市场生存环境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迫使更多的跨国企业将寻求外包作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手段。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其他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2010年全球经济、我国经济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作为全球国际服务外包新的最佳承接地区,面对新的形势,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加速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承接 服务外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 张键 蒋永忠
文章分析了安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优劣势,采用计量方法对市场规模、服务贸易开放度、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存量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服务外包 承接 影响因素 安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婷婷
一、引言国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本来由自身执行的非核心业务,通过建立可控制的离岸中心或国外分公司,以合同的方式转移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