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4)
2023(7938)
2022(6796)
2021(6371)
2020(5302)
2019(12552)
2018(12106)
2017(23685)
2016(12809)
2015(14689)
2014(14516)
2013(14864)
2012(14277)
2011(12964)
2010(13124)
2009(12313)
2008(11814)
2007(10474)
2006(9352)
2005(8463)
作者
(35089)
(30376)
(29744)
(28483)
(19013)
(14673)
(13324)
(11671)
(11558)
(10780)
(10442)
(10095)
(9708)
(9547)
(9331)
(9229)
(8834)
(8754)
(8552)
(8459)
(7645)
(7414)
(7406)
(7029)
(6884)
(6880)
(6621)
(6488)
(6257)
(6066)
学科
(66228)
经济(66166)
(45514)
(41846)
农业(30127)
方法(28696)
管理(27882)
数学(27171)
数学方法(27051)
(20003)
企业(20003)
中国(18735)
(18000)
业经(15729)
地方(14606)
收入(12554)
(11837)
(11716)
(11359)
贸易(11351)
税收(11155)
(11049)
(11003)
农业经济(10080)
(10035)
(9087)
农村(9080)
(9045)
金融(9043)
(8900)
机构
学院(181811)
大学(178644)
(88749)
经济(87458)
管理(69932)
研究(64696)
理学(60657)
理学院(60043)
管理学(59311)
管理学院(58976)
中国(52078)
(49080)
(41142)
农业(37200)
(36121)
科学(35300)
(32164)
财经(31462)
中心(31417)
业大(31113)
(29032)
研究所(28491)
经济学(28219)
(27925)
经济学院(25893)
财经大学(22989)
农业大学(22676)
(22490)
北京(22488)
经济管理(22445)
基金
项目(119932)
科学(95934)
研究(91556)
基金(89457)
(76855)
国家(76123)
科学基金(65451)
社会(62001)
社会科(58518)
社会科学(58508)
基金项目(47008)
(45883)
教育(40895)
自然(38851)
自然科(37969)
自然科学(37962)
(37868)
自然科学基金(37341)
编号(37147)
资助(36347)
成果(30433)
(29219)
(28943)
(27374)
国家社会(26838)
重点(26735)
教育部(25005)
课题(24822)
(24708)
人文(24500)
期刊
(100940)
经济(100940)
研究(59830)
(53931)
中国(41382)
农业(36424)
(29462)
学报(27493)
科学(25513)
(23020)
金融(23020)
大学(22398)
学学(21283)
业经(21163)
管理(21111)
(17082)
教育(16859)
财经(15882)
经济研究(15541)
问题(14747)
技术(14240)
农村(13886)
(13886)
农业经济(13604)
(13600)
世界(12641)
经济问题(10524)
(10306)
(9784)
技术经济(9539)
共检索到290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晓逸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梯次演进,重庆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刚性增长,成为重庆农民增收的主渠道。10年来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近3/4来自工资性收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的逐步加大,以及重庆农村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福春  胡凤新  刘瑞军  曹军  
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此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从各级政府,还是从理论界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办法。如调整产业结构,减免税收,增加投入,促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但就我国9亿多农业人口,重要而薄弱的农业基础地位,较低的农业生产水平,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等实际情况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还应当立足农业本身,在农业上做文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学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农民收入翻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3万元,如何在高起点上完成2.6万元翻番任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研讨法、文献法,梳理北京市"八五"以来的农民增收政策,得出在增收政策力度增大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四个明显特征。一是收入水平增加明显,1995~2014年收入增长6.3倍。二是结构变化明显,工资性收入的增收贡献率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转移性收入在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三是区域差异明显,地区之间不平衡;城市发展新区增速略高于其它两个功能区;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景德镇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促进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支持,并且成为金融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最近,我们就景德镇市“三农”发展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具体分析了当前辖内农民增收的难点以及制约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金融任何支持农民增收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入手,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中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重视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何军  
本文详尽分析了农民务农收入变化规律并评价了主要农业政策的可能影响,通过计算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转移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进而认为在公共政策层面上提高农民务农劳动收入的关键是扩大和统一劳动力市场,最终目标是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为此,政府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逐步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增加对农村教育支出的比重,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民抓住和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现实可能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松海  王为农  黄汉权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总量提高、结构优化,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等特征突出,而城乡、地区、人群差距拉大以及消费贡献率下降等问题明显。教育费用、基础设施和信贷约束三大因素既制约农民增收,也限制农村消费扩张。同时,农民增收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农村消费也受到农村社会保障和人口结构问题的间接制约。"十二五"期间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的着眼点在于实现全面小康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村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是进一步增强其消费能力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建议:实施教育、金融和基础设施三大差别化支持方案,重点提升中西部落后地区,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能力和消费能力;推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构建有利于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福春  翟印礼  李宾  
营口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组织生产销售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许多成功做法值得其它地区借鉴和推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桂荣  
2004-2007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如何保证农民长期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小康仍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增收难的财政原因,指出只有实行长短结合的财政政策,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永辉  
本文在当前农民增收主流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农民投入动机入手,分析了主流理论和政府政策的不足,分析了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整体农民素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需要加强制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永辉  
本文在当前农民增收主流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农民投入动机入手,分析了主流理论和政府政策的不足,分析了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整体农民素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需要加强制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素凤  英焕君  
鞍山市千山区半环抱鞍山市区和鞍钢,亦城亦乡,总面积486平方公里,区辖8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75个行政村,总人口24.5万,其中农业人口14.3万,农村劳动力6.5万人,农村人均收入5570元。2003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64亿元。近几年,全区农村人均收入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各项改革,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增收途径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农民就业增收事关"三农"发展的全局。2008年下半年以来,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的农民收入带来较大压力,农民就业增收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影响农民就业增收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