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9)
2023(8207)
2022(6737)
2021(6405)
2020(5361)
2019(12098)
2018(11608)
2017(21274)
2016(12037)
2015(13218)
2014(12842)
2013(12748)
2012(11426)
2011(10438)
2010(10471)
2009(9954)
2008(10164)
2007(9029)
2006(8183)
2005(7280)
作者
(37381)
(31120)
(30851)
(29066)
(19733)
(14967)
(13927)
(12284)
(11872)
(10754)
(10634)
(10354)
(9965)
(9772)
(9729)
(9667)
(9251)
(9231)
(9088)
(8928)
(7985)
(7591)
(7560)
(7054)
(6966)
(6927)
(6926)
(6802)
(6394)
(6319)
学科
管理(47052)
(43152)
经济(43091)
(39442)
(34597)
企业(34597)
方法(19742)
数学(15776)
数学方法(15658)
(14975)
(14442)
(11962)
业经(10922)
中国(10779)
(10543)
财务(10516)
财务管理(10495)
企业财务(9978)
(9503)
理论(8893)
(8854)
(8720)
人事(8508)
人事管理(8508)
农业(8434)
(8099)
贸易(8094)
(7888)
(7840)
(7390)
机构
大学(174690)
学院(171491)
管理(71273)
(65478)
经济(64054)
理学(60599)
理学院(59829)
管理学(58896)
管理学院(58547)
研究(55990)
中国(44184)
科学(38030)
(37127)
(35988)
(31463)
业大(29967)
(29478)
农业(28794)
研究所(27244)
中心(26407)
(26316)
财经(24588)
北京(22892)
(22479)
(21835)
师范(21455)
(20904)
(19775)
(19549)
经济学(19437)
基金
项目(117684)
科学(91935)
基金(86921)
(78921)
研究(78668)
国家(78259)
科学基金(66380)
社会(50657)
社会科(47959)
社会科学(47941)
基金项目(46877)
自然(46131)
(45350)
自然科(44960)
自然科学(44943)
自然科学基金(44203)
(38905)
教育(36174)
资助(34418)
编号(30466)
重点(26298)
(25585)
(24415)
成果(23860)
(23589)
计划(23222)
科研(23135)
创新(22846)
国家社会(21375)
(21369)
期刊
(71722)
经济(71722)
研究(43252)
中国(36053)
学报(35370)
科学(30569)
(30390)
管理(27978)
(26604)
大学(24930)
学学(23369)
农业(20135)
教育(15216)
(13581)
金融(13581)
(13105)
技术(12551)
财经(12541)
业经(11569)
图书(11308)
经济研究(10835)
(10792)
资源(10197)
(9766)
问题(9164)
业大(9094)
科技(8535)
技术经济(8166)
书馆(7959)
图书馆(7959)
共检索到254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喜洲  谢晋宇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而积极心理学运动(PPM)则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积极运动,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文章着重探讨PPM对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论是:PPM促进了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积极组织学术(POS)的兴起,同时也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关于招聘与选拔、培训与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俊文  高广鑫  
积极组织行为学侧重于以员工的积极活动为导向,研究有效方法发挥出员工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以获得工作绩效的提升,其研究范畴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恢复力等。本文概述其研究的五个范畴对管理实践的作用来探索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实践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奕斌  凌文辁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的研究取向和视角。本文在分析传统组织行为学的消极取向的基础上,概述了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理念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积极心理能力的概念、作用及开发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勇  
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随着社会人才资源的不断优化,传统的硬性管理标准早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通过心理学和管理学的有效结合,在人才管理问题上以新的视角开展协调和激励工作。这对于发挥人才优势,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方向进行了探究,以及对管理心理学的适用性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田喜洲  蒲勇健  
旅游服务的无形性、综合性及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要求其提供者——员工具有积极的心态和较高的情绪智力,这样才能提高客人感知的服务质量。积极心理资本(PPC)从本质上集中反映了员工的这种心理情绪,所以应该受到旅游企业的特别重视。本文着重探讨PPC在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应用以及如何培养员工的PPC。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晖  赵黎明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失调、冲突、工作压力等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怎样发挥员工优势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上。其研究范畴包括信心/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等,具备积极性、独立性、可测量性、可开发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等基本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组织健康研究截至目前经历了3个阶段。受传统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多从消极取向开展,存在诸多弊端。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组织健康研究置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野下,提出了组织健康研究的综合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组织健康研究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课题,截至目前经历了三个阶段。受传统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多从消极取向开展,存在诸多弊端。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组织健康研究置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野下,提出了组织健康研究的综合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茂英  Philip L.Pearce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它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探索人类的美德,主张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不仅契合社会发展背景,而且迎合民众追求幸福的心理,因此其在学术研究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加。在澳大利亚旅游心理学家菲利普·皮尔斯等(Philip Pearce,et al.)的引荐下,旅游学,一门致力于提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幸福指数的学科,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文章首先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注重条理化归纳,然后对积极心理学与旅游学的融合研究做重点述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勇强  黄金来  
本文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从积极心理学的功能作用、五个分类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高校班级管理具有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如何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强调了班主任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正向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晟豪  萧鸣政  
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是互惠行为中概念相对的重要组成,文章从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出发,比较其对两种互惠行为的影响,并以组织认同、关系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中介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互惠,降低员工的消极互惠,而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也并非负相关。此外,尽管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分别发挥了中介作用,但当整体考虑时,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与积极互惠间,由组织认同发挥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而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与消极互惠间,由关系认同发挥中介作用,为完全中介。这说明同属互惠行为,积极互惠、消极互惠存在不同的前因机制;同属认同,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对于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晟豪  萧鸣政  
通过研究东方情境下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积极互惠的影响,并检验了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在其中的多重中介效应,发现了平行二阶段中介路径。实证(N=373)结果显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积极互惠具有显著正关系,Boot st rap分析、Sobel检验表明组织认同与关系认同分别产生部分中介,且组织认同效应较强。通过比较平行路径效应与二阶段中介路径,对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探究发现,中介效应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认同→积极互惠"以及"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关系认同→组织认同→积极互惠"共同作用的平行二阶段中介路径,共同解释了85%的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于东方情境下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尤其是组织中认同作用的精细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与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晟豪  萧鸣政  
通过研究东方情境下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积极互惠的影响,并检验了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在其中的多重中介效应,发现了平行二阶段中介路径。实证(N=373)结果显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积极互惠具有显著正关系,Boot st rap分析、Sobel检验表明组织认同与关系认同分别产生部分中介,且组织认同效应较强。通过比较平行路径效应与二阶段中介路径,对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探究发现,中介效应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认同→积极互惠"以及"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关系认同→组织认同→积极互惠"共同作用的平行二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正龙  
尽管大多数现有与组织公民行为(OCB)相关的文献都宣传这些行为的正面效用,然而国外已有相关学者发现这些行为会造成组织不同层面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发现,组织公民行为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均有相应的负面效应。基于此,本文从绩效评估、薪酬管理、鼓励参与决策、培训与发展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将主要集中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层面中的组织公民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最小化,同时提升实现组织目标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