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8)
2023(4465)
2022(3873)
2021(3756)
2020(3073)
2019(6516)
2018(6358)
2017(11035)
2016(6346)
2015(7324)
2014(7039)
2013(6213)
2012(5274)
2011(4805)
2010(4906)
2009(4367)
2008(3683)
2007(3132)
2006(2649)
2005(2290)
作者
(16263)
(13189)
(13134)
(12636)
(8373)
(6391)
(6036)
(5183)
(5178)
(4753)
(4450)
(4402)
(4387)
(4117)
(4115)
(4083)
(4037)
(3946)
(3842)
(3738)
(3429)
(3324)
(3165)
(3149)
(3002)
(2988)
(2969)
(2827)
(2789)
(2770)
学科
管理(14745)
(13955)
经济(13935)
(11572)
(9517)
企业(9517)
教育(8102)
理论(5735)
中国(5725)
教学(5608)
(5553)
(5237)
方法(4948)
(4510)
研究(4472)
(4448)
业经(4030)
数学(3924)
数学方法(3821)
技术(3775)
(3770)
(3667)
制度(3664)
学校(3641)
学法(3597)
教学法(3597)
研究生(3553)
(3494)
贸易(3491)
农业(3468)
机构
学院(79898)
大学(70640)
研究(25145)
管理(24443)
(23185)
经济(22249)
理学(20799)
理学院(20455)
管理学(19783)
管理学院(19650)
职业(17497)
技术(17061)
中国(16378)
科学(15858)
(15370)
(13188)
技术学院(13118)
职业技术(12699)
(12254)
(12225)
(11829)
师范(11694)
(11316)
中心(11217)
业大(11065)
研究所(11024)
(10994)
教育(9820)
农业(9573)
(9568)
基金
项目(52080)
研究(42827)
科学(40502)
基金(33645)
(29002)
国家(28692)
科学基金(24475)
(24442)
教育(23900)
社会(23282)
社会科(21844)
社会科学(21842)
编号(21275)
(19567)
基金项目(17388)
成果(16260)
课题(16218)
自然(15630)
自然科(15285)
自然科学(15278)
自然科学基金(14969)
(14916)
资助(13581)
重点(12765)
项目编号(11810)
(11720)
(11635)
规划(11440)
(11108)
创新(10584)
期刊
(29521)
经济(29521)
教育(24412)
中国(22723)
研究(22524)
(11649)
学报(11392)
职业(11059)
技术(10265)
科学(10062)
(8869)
管理(8803)
大学(8490)
农业(8324)
学学(7844)
(7213)
技术教育(6691)
职业技术(6691)
职业技术教育(6691)
业经(6088)
(5387)
论坛(5387)
(4957)
金融(4957)
经济研究(4766)
(4261)
(4017)
卫生(4017)
财经(3793)
职教(3730)
共检索到116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胜涛  
积极心理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的心理学界的浩大运动,它对传统心理学进行颠覆,以全新的姿态对心理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积极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指引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观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日后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雄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其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职生个体,以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思想为主,增强高职学生的"力量"和"美感";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积极心理学要求他们在心理健康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将对以后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带来重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颖  
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作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中对八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改为积极心理教育,教育对象应偏重于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给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金霞  
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的期待与现实有落差,对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产生动摇。在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之后,文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以期提高其对职业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正面力量的提升,让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立高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师生关系,转换教育过程,完善咨询服务,改良测量工具,变革评价方式,创建积极的教育支持系统,培养和激发高职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其积极、健康、幸福的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英  杨舜尧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立高  
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整体构建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树立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开发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实施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完善积极的高职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打造积极的高职心理安全保障机制,建立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地花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在此视野下对"网瘾学生"进行分析,提出以健康人格养成为切入口,从个人层面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从学校层面推行积极的干预策略,从社会层面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此养成"网瘾学生"健康人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伟娥  
运用积极心理学完善并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于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高职学生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要转变服务理念,确定健康服务积极取向;完善服务制度,打造健康服务积极机制;组建服务组织,形成健康服务积极体系;开发服务内容,培育高职学生积极人格;拓展服务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积极情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