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1)
2023(13009)
2022(10870)
2021(9914)
2020(8426)
2019(18816)
2018(18707)
2017(36491)
2016(19598)
2015(21549)
2014(20944)
2013(20446)
2012(18339)
2011(16278)
2010(16774)
2009(16071)
2008(15867)
2007(14108)
2006(12668)
2005(11690)
作者
(53020)
(43971)
(43854)
(41416)
(28185)
(20821)
(19906)
(16893)
(16392)
(16003)
(14706)
(14597)
(14248)
(13913)
(13534)
(13369)
(13133)
(12972)
(12738)
(12497)
(10775)
(10773)
(10746)
(10115)
(9864)
(9774)
(9770)
(9713)
(8762)
(8635)
学科
(88369)
(82135)
经济(82048)
(81098)
企业(81098)
管理(77501)
方法(35729)
业经(29495)
(27554)
数学(27411)
(27369)
数学方法(26928)
(20481)
财务(20443)
财务管理(20425)
中国(19856)
农业(19550)
企业财务(19302)
(19178)
技术(18434)
(18071)
理论(16273)
(15819)
(15691)
贸易(15680)
(15267)
(14857)
地方(14007)
经营(13231)
(12643)
机构
学院(274117)
大学(264048)
管理(115277)
(115057)
经济(112694)
理学(98899)
理学院(97922)
管理学(96296)
管理学院(95760)
研究(82568)
中国(67011)
(55346)
(54053)
科学(47105)
(43049)
财经(42898)
(40843)
(40155)
中心(38882)
(38853)
业大(35958)
研究所(35658)
(34356)
北京(33726)
经济学(32785)
(32237)
商学(32028)
师范(31984)
商学院(31708)
农业(31697)
基金
项目(174981)
科学(141172)
研究(133336)
基金(127722)
(108419)
国家(107383)
科学基金(95680)
社会(85949)
社会科(81578)
社会科学(81559)
(70649)
基金项目(66421)
教育(61282)
自然(61087)
自然科(59812)
自然科学(59804)
自然科学基金(58797)
(57069)
编号(55851)
资助(52211)
成果(44293)
(39937)
重点(38667)
(38182)
(38127)
(37771)
课题(37677)
创新(36233)
项目编号(35273)
国家社会(34618)
期刊
(135630)
经济(135630)
研究(78897)
中国(53962)
管理(50306)
(45917)
(39063)
科学(33752)
学报(31619)
教育(28222)
技术(27183)
(27057)
金融(27057)
农业(26975)
业经(25985)
大学(25391)
学学(23860)
经济研究(21546)
财经(21092)
(18223)
(17070)
问题(16493)
技术经济(16175)
现代(14675)
(14444)
商业(14408)
图书(13939)
统计(13625)
(13528)
财会(13420)
共检索到41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霞  纪光欣  
本文认为,积极心理学有助于企业通过尊重赏识员工、有效激励和沟通,专业化的培训和支持性的环境,让员工获得工作的幸福和积极的人格,从而帮助服务型企业在创建品牌中取得成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若前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构成要素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塑造传播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考量受众心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传播企业品牌信息,维护企业形象。因此,研究企业品牌传播规律和问题,并依此制定新的传播策略变得颇为重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  
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积极品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挖掘。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对其存在的意义、指导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心理社团建设的"一二八"模式,并对深入建设心理社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符纯洁  凌文辁  傅乐思  
银行业沉重的压力感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导致部分员工出现工作倦怠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员工幸福感水平低。文章吸取积极心理学的成果,立足积极人格(个体)、社会组织系统(团体)以及积极情感体验(主观)三个层面,提出银行业员工幸福感提升策略:珍视积极的员工个体人格,兼顾个人和组织幸福;构建员工幸福心理氛围,建设积极的组织软环境;统一员工积极的内外动机,激发积极情感体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济林  陈冠龙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主导、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许多启示。高职院校应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学,通过构建积极的教师队伍,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及情绪体验,在教学评价中融入积极的考核元素,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忠霞  张玲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建构积极型生命课程体系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家贵  梁元星  
大学品牌是教育竞争的重要法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努力塑造自己的大学品牌,增强自己在未来竞争中的实力,已成为发展教育的关键。文章就大学品牌的内涵、品牌蕴含的价值以及塑造大学品牌的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强化高等学校的品牌意识,铸造自己的品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琳琳  
基于阐述积极心理学在情感教育中最新研究进展,定性分析了国内职业高校学生的语言焦虑、自卑和无聊等负面情感因素。基于ARCS动机理论模型并以积极心理学视角设计了动机激励策略,其中,用多模态协同教学的吸引注意力策略可缓解或抵消无聊情绪,消除课堂沉默;用正性积极情绪激发的学习动机匹配策略可增强学生的内、外学习动机,并有效抵御负性的语言焦虑情绪;采用分层教学法和教学需求与学生语言技能相匹配原则的建立自信心策略,可消除自卑、课堂冷漠并获得自信和自尊;以合作学习为主的创造满足感策略,可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认知能力。动机激励策略可用于职业高校外语教师的情感教学设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淑祥  
名牌就是知名的、著名的、驰名的牌子。世界名牌,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杰出表现、得到相关顾客认可和偏爱、产生巨大效应、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产品品牌、商标和商号。我国名牌与世界名牌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可以通过规模化等策略使我国企业名牌成为世界名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颖  
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作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中对八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改为积极心理教育,教育对象应偏重于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给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胜涛  
积极心理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的心理学界的浩大运动,它对传统心理学进行颠覆,以全新的姿态对心理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积极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指引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观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日后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金霞  
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的期待与现实有落差,对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产生动摇。在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之后,文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以期提高其对职业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正面力量的提升,让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