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4)
2023(8305)
2022(6803)
2021(6787)
2020(5458)
2019(12068)
2018(12331)
2017(20189)
2016(12512)
2015(14357)
2014(14424)
2013(12420)
2012(11065)
2011(10409)
2010(10733)
2009(9627)
2008(8872)
2007(8243)
2006(7253)
2005(6486)
作者
(31635)
(26071)
(26068)
(24901)
(16388)
(12496)
(12159)
(10227)
(10196)
(9499)
(8874)
(8696)
(8333)
(8203)
(8148)
(8141)
(8024)
(7887)
(7802)
(7344)
(6738)
(6662)
(6255)
(6250)
(6110)
(5912)
(5799)
(5622)
(5396)
(5377)
学科
管理(26856)
(26238)
经济(26189)
教育(23396)
(19756)
中国(17215)
(16088)
企业(16088)
理论(12496)
教学(11193)
(10837)
(10067)
(8580)
(8463)
方法(8332)
业经(6891)
(6784)
数学(6450)
数学方法(6205)
(6172)
农业(6069)
地方(5972)
学法(5949)
教学法(5949)
(5768)
银行(5744)
学校(5650)
技术(5622)
研究(5587)
(5562)
机构
大学(154222)
学院(149367)
研究(56307)
管理(45232)
(42368)
经济(40802)
理学(38184)
理学院(37468)
教育(36537)
管理学(36191)
管理学院(35876)
(35390)
科学(35318)
中国(34491)
(33911)
师范(33636)
(28304)
师范大学(27242)
(25830)
研究所(25808)
(24770)
技术(24674)
中心(24443)
北京(23230)
(22343)
职业(21899)
业大(21566)
(21072)
(20464)
农业(19447)
基金
项目(97271)
研究(81224)
科学(76388)
基金(62462)
(54005)
国家(53311)
教育(47584)
社会(45285)
科学基金(43918)
社会科(42286)
(42278)
社会科学(42276)
编号(38165)
(37649)
成果(35430)
基金项目(31467)
课题(31258)
(27123)
自然(26157)
自然科(25557)
自然科学(25544)
自然科学基金(25035)
资助(24830)
重点(24021)
项目编号(23217)
规划(22555)
(22171)
(21993)
(21239)
(20740)
期刊
教育(66628)
研究(56659)
(51764)
经济(51764)
中国(47962)
学报(25382)
(23582)
大学(20768)
科学(20595)
(18102)
技术(17277)
职业(16803)
管理(16546)
学学(16466)
农业(16335)
图书(10648)
业经(10389)
技术教育(10328)
职业技术(10328)
职业技术教育(10328)
(9933)
金融(9933)
高等(9491)
(9373)
论坛(9373)
(8385)
(8303)
经济研究(8271)
高等教育(8092)
财经(7864)
共检索到245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佩杰  宋凤宁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受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扭转了心理学过于关注负性心理的局面,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明了方向。论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其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尝试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立高  
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整体构建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树立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开发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实施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完善积极的高职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打造积极的高职心理安全保障机制,建立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琪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目标偏离、内容片面化、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方面的弊端。用积极心理学去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其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及环境等方面就要有所改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得以体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伟娥  
运用积极心理学完善并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于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高职学生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要转变服务理念,确定健康服务积极取向;完善服务制度,打造健康服务积极机制;组建服务组织,形成健康服务积极体系;开发服务内容,培育高职学生积极人格;拓展服务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积极情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龚勋  易敏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素养。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从业教师整体素质素养,这是当前教育教学行业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开展基于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208)及"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19SZ06)研究并结合由姚本先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探讨和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忠勋   朱静琳  
<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对其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问题的解决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忽视了个体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庄濛杰  奚晓岚  王珏  
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其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探讨了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内容上,要注重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途径上,要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微观层面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丽  蔺子雨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以往心理学关注消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将关注点转向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情绪,提倡用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个体发展。文章在阐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金霞  
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的期待与现实有落差,对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产生动摇。在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之后,文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以期提高其对职业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正面力量的提升,让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颖  
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作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中对八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改为积极心理教育,教育对象应偏重于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给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