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4)
2023(14326)
2022(12424)
2021(12005)
2020(9700)
2019(22332)
2018(22350)
2017(41867)
2016(23179)
2015(26292)
2014(26277)
2013(25080)
2012(22587)
2011(20227)
2010(20396)
2009(18249)
2008(17235)
2007(14651)
2006(12809)
2005(11062)
作者
(62918)
(52041)
(51723)
(49497)
(32835)
(24881)
(23671)
(20422)
(19686)
(18536)
(17771)
(17352)
(16293)
(16221)
(15977)
(15940)
(15711)
(15412)
(14730)
(14718)
(12882)
(12743)
(12433)
(11822)
(11745)
(11606)
(11603)
(11430)
(10421)
(10259)
学科
(84441)
经济(84344)
管理(61663)
(53660)
(45207)
企业(45207)
方法(35828)
数学(30850)
数学方法(30406)
(25819)
中国(24459)
(23524)
地方(21407)
业经(19845)
(18296)
(18146)
理论(17727)
农业(15340)
教育(15162)
教学(14522)
(14286)
(13827)
贸易(13820)
技术(13579)
环境(13499)
(13353)
(13351)
(12710)
银行(12672)
财政(12563)
机构
学院(311250)
大学(304924)
管理(118351)
(114582)
经济(111816)
理学(102664)
研究(102191)
理学院(101419)
管理学(99427)
管理学院(98868)
中国(74054)
科学(65450)
(64959)
(57037)
(51059)
研究所(46528)
(45901)
中心(45807)
(45783)
(45197)
师范(44790)
业大(44340)
财经(43198)
北京(41198)
(39190)
技术(38817)
(37679)
(37587)
师范大学(35958)
农业(35531)
基金
项目(214113)
科学(167492)
研究(163227)
基金(150334)
(130044)
国家(128873)
科学基金(110382)
社会(98664)
社会科(93148)
社会科学(93126)
(86833)
基金项目(80067)
教育(78169)
(72458)
自然(70499)
编号(70185)
自然科(68771)
自然科学(68756)
自然科学基金(67461)
资助(60728)
成果(57332)
课题(49813)
重点(48778)
(46540)
(46201)
(44864)
项目编号(42508)
创新(41618)
(41520)
大学(40478)
期刊
(128277)
经济(128277)
研究(93938)
中国(64788)
教育(53704)
学报(46871)
(43392)
管理(43323)
科学(43086)
(41739)
大学(35611)
学学(32905)
技术(31007)
农业(29215)
(23866)
金融(23866)
业经(22151)
经济研究(20701)
财经(20440)
(17452)
职业(17379)
图书(16930)
问题(15953)
科技(14682)
理论(14639)
(14245)
(13871)
论坛(13871)
实践(13559)
(13559)
共检索到454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平  茌良计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本,发掘美德善端,构建幸福课堂的理念;以分享爱的故事为载体,开展叙事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的方法。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路径改革,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济林  陈冠龙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主导、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许多启示。高职院校应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学,通过构建积极的教师队伍,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及情绪体验,在教学评价中融入积极的考核元素,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艳平  彭小飞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较慢,英语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教师职业性倦怠、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教学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等因素制约了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当我们转换视角,挖掘教师和学生内在的潜能、内在的美德和积极性时,积极心理学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个全新的路径。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基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从教育者、教学对象和教学评价这三个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英丽  
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美德和力量的科学,以挖掘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和内在潜能为导向,发挥个体存在的优势,激发个体的积极力量,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高师音乐课堂教学,即通过创设积极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密切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积极思维教学新模式,使高师学生在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发掘自身的音乐潜质,提升自身美德,在增加人生正能量、获得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同时,也能将积极的情感传递与分享下去,达到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实现和价值分享。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鋆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结合国家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高职学生地方院校的课堂行动研究,分析了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现状、策略与实施路径。研究表明:高职体育课程思政要基于问题导向与系统设计理念,深入挖掘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元素;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全程化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评估和融合式的体育课程思政管理等路径,提高体育课程思政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迅  周利  彭容容  
文章分析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性评价法的指导下,从学校主导和学生自组两个层面来具体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最后指出高校应注意实践育人活动中的反馈、评价、对个体与团体进行辅导等三方面工作,以期更好地解决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升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路才  才晓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能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教学困境,教学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理论改变了主客二分的传统教育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成果,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水卿梅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同时,由工作、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焦虑、烦躁、抑郁也与日俱增,导致近年来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不断增长,本该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成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群体。学生群体不仅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也是国家及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希望。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从小学到大学的心理课程的教育必不可少,没有心理教育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继玉  王瑞霞  
让每个大学新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形成健康积极的阳光心理,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通过构建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培育完善的新生社会支持系统;培养新生积极的人格,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丰富新生的积极体验,使其感受积极的力量等来培育新生的积极心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璐   钱俊丽  
在浙江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发有为推进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思政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变化,拓展思政教学格局,让思政课程“行走”起来,从而帮助教师们更详细地指导学生,实现现阶段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成为有为的时代新人。文章从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角度出发,探讨高品质教学改革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丽  蔺子雨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以往心理学关注消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将关注点转向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情绪,提倡用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个体发展。文章在阐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奇  胡燕  
为了解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学习状况,以积极心理学视角,用"长处与困难问卷"及相关问题对全国各地1007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留守和非留守中职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和非留守中职学生相比,在"情绪症""行为问题""同伴问题""多动症""困难总分"等心理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留守中职学生并非是受"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的"问题孩子"。然而,留守经历确实对中职学生有造成很大伤害,特别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且家庭仍然贫困的留守学生,在多项心理健康指标上和其他学生均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凤英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体的积极人格品质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社会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社会治理创新的相关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鑫茹  郭辉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