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9)
2023(12976)
2022(11307)
2021(10845)
2020(8777)
2019(20092)
2018(20274)
2017(37929)
2016(21162)
2015(23821)
2014(23549)
2013(22495)
2012(20180)
2011(18080)
2010(18030)
2009(16424)
2008(15480)
2007(13340)
2006(11384)
2005(9677)
作者
(57719)
(47492)
(47402)
(45101)
(30237)
(22781)
(21630)
(18839)
(18176)
(16910)
(16288)
(15832)
(14839)
(14751)
(14713)
(14605)
(14386)
(14183)
(13619)
(13507)
(11823)
(11562)
(11374)
(10858)
(10781)
(10671)
(10494)
(10392)
(9590)
(9502)
学科
(76426)
经济(76341)
管理(57468)
(49860)
(41745)
企业(41745)
方法(34373)
数学(29579)
数学方法(29212)
中国(20670)
(20241)
地方(19111)
(17459)
业经(17179)
(17114)
理论(15165)
教育(13973)
农业(13665)
(13337)
(12988)
贸易(12978)
环境(12784)
(12534)
(12261)
技术(11759)
(11069)
财务(11005)
财务管理(10988)
(10772)
地方经济(10603)
机构
大学(280847)
学院(280033)
管理(110365)
(101249)
经济(98704)
理学(96235)
理学院(95089)
管理学(93168)
管理学院(92683)
研究(89777)
中国(64879)
(59469)
科学(58623)
(45499)
(44191)
(42214)
业大(42210)
中心(41051)
(41024)
(40731)
师范(40665)
研究所(40658)
北京(37397)
财经(36666)
(34031)
(33436)
(33253)
农业(33049)
师范大学(32450)
技术(32190)
基金
项目(198433)
科学(155128)
研究(149189)
基金(140055)
(121183)
国家(120105)
科学基金(103290)
社会(90246)
社会科(85290)
社会科学(85270)
(79865)
基金项目(75089)
教育(70664)
自然(67133)
(66766)
自然科(65502)
自然科学(65489)
自然科学基金(64260)
编号(63556)
资助(56741)
成果(51884)
重点(44642)
课题(44232)
(42681)
(42651)
(41711)
项目编号(39208)
创新(38660)
大学(37752)
科研(37696)
期刊
(109452)
经济(109452)
研究(80407)
中国(55166)
教育(44673)
学报(43657)
科学(39894)
管理(39568)
(37931)
(33302)
大学(33056)
学学(30042)
农业(27257)
技术(25896)
图书(19866)
(19513)
金融(19513)
业经(19429)
经济研究(17223)
财经(16401)
科技(14152)
(13898)
(13841)
理论(13665)
问题(13598)
书馆(13306)
图书馆(13306)
实践(12859)
(12859)
资源(12778)
共检索到400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迅  周利  彭容容  
文章分析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性评价法的指导下,从学校主导和学生自组两个层面来具体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最后指出高校应注意实践育人活动中的反馈、评价、对个体与团体进行辅导等三方面工作,以期更好地解决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升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华  张继玉  
朋辈心理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艺术院校朋辈心理教育要求心理工作者致力于积极心理的宣传和推广,为朋辈教育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努力提高朋辈教育者积极情绪,塑造他们健全人格,帮助他们以"助人、自助、互助"为宗旨,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和技能优势为大家提供心理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继玉  王瑞霞  
让每个大学新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形成健康积极的阳光心理,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通过构建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培育完善的新生社会支持系统;培养新生积极的人格,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丰富新生的积极体验,使其感受积极的力量等来培育新生的积极心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梅纪萍  周蒋浒  
提升职业教育水平,重在建设一支具有积极教育理念、高尚职业道德、高超教育管理艺术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职业学校要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平  茌良计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本,发掘美德善端,构建幸福课堂的理念;以分享爱的故事为载体,开展叙事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的方法。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路径改革,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化磊  贾红果  陈学宁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比普通同学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培养积极人格,培育主观幸福感;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新媒体,拓展工作领域;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完善人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奇  胡燕  
为了解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学习状况,以积极心理学视角,用"长处与困难问卷"及相关问题对全国各地1007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留守和非留守中职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和非留守中职学生相比,在"情绪症""行为问题""同伴问题""多动症""困难总分"等心理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留守中职学生并非是受"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的"问题孩子"。然而,留守经历确实对中职学生有造成很大伤害,特别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且家庭仍然贫困的留守学生,在多项心理健康指标上和其他学生均有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新梅  
随着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英语教师压力增加并产生职业倦怠。文章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以北京市两所全国重点高校为试点,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探讨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而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剖析了职业倦怠的根源,提出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培育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缓解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凤英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体的积极人格品质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社会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社会治理创新的相关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鑫茹  郭辉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忠勋   朱静琳  
<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对其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问题的解决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忽视了个体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忠霞  张玲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建构积极型生命课程体系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