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0)
- 2023(14191)
- 2022(12289)
- 2021(11667)
- 2020(9588)
- 2019(21591)
- 2018(21673)
- 2017(41331)
- 2016(22628)
- 2015(25714)
- 2014(25449)
- 2013(24825)
- 2012(22319)
- 2011(20419)
- 2010(20441)
- 2009(18770)
- 2008(17708)
- 2007(15689)
- 2006(13786)
- 2005(11719)
- 学科
- 济(91459)
- 经济(91364)
- 业(64264)
- 管理(58134)
- 农(50703)
- 企(42618)
- 企业(42618)
- 方法(37095)
- 农业(33775)
- 数学(32344)
- 数学方法(31932)
- 业经(24612)
- 中国(23127)
- 地方(22549)
- 财(19119)
- 学(18693)
- 制(16378)
- 贸(14922)
- 贸易(14914)
- 易(14458)
- 理论(14274)
- 教育(14249)
- 发(14081)
- 环境(13988)
- 技术(13440)
- 和(13112)
- 策(12692)
- 农业经济(12611)
- 银(12159)
- 银行(12120)
- 机构
- 学院(315451)
- 大学(310319)
- 管理(125442)
- 济(121388)
- 经济(118624)
- 理学(109952)
- 理学院(108669)
- 管理学(106612)
- 管理学院(106056)
- 研究(103497)
- 中国(76973)
- 农(68377)
- 科学(66780)
- 京(65400)
- 业大(53761)
- 农业(52344)
- 所(51683)
- 财(51283)
- 中心(48365)
- 研究所(47343)
- 江(46065)
- 范(44356)
- 师范(44008)
- 财经(41349)
- 北京(40527)
- 经(37686)
- 州(37638)
- 院(37035)
- 师范大学(34859)
- 经济管理(34760)
- 基金
- 项目(221328)
- 科学(174134)
- 研究(166104)
- 基金(158267)
- 家(137225)
- 国家(135937)
- 科学基金(116850)
- 社会(103173)
- 社会科(97180)
- 社会科学(97157)
- 省(89058)
- 基金项目(85088)
- 教育(75786)
- 自然(75093)
- 划(73629)
- 自然科(73271)
- 自然科学(73256)
- 自然科学基金(71902)
- 编号(71129)
- 资助(63431)
- 成果(56802)
- 重点(49388)
- 发(48708)
- 部(48190)
- 课题(47965)
- 创(45969)
- 创新(42639)
- 科研(41745)
- 大学(41485)
- 国家社会(41360)
- 期刊
- 济(137642)
- 经济(137642)
- 研究(87993)
- 农(70606)
- 中国(62621)
- 学报(50563)
- 农业(48342)
- 科学(47424)
- 教育(41249)
- 管理(40524)
- 大学(38862)
- 学学(36707)
- 财(35734)
- 业经(29142)
- 技术(27314)
- 融(26289)
- 金融(26289)
- 业(22176)
- 经济研究(19112)
- 问题(18763)
- 财经(18412)
- 版(17182)
- 图书(16330)
- 科技(15872)
- 经(15597)
- 资源(15468)
- 农业经济(15200)
- 农村(14642)
- 村(14642)
- 理论(14630)
共检索到452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奇 胡燕
为了解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学习状况,以积极心理学视角,用"长处与困难问卷"及相关问题对全国各地1007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留守和非留守中职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和非留守中职学生相比,在"情绪症""行为问题""同伴问题""多动症""困难总分"等心理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留守中职学生并非是受"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的"问题孩子"。然而,留守经历确实对中职学生有造成很大伤害,特别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且家庭仍然贫困的留守学生,在多项心理健康指标上和其他学生均有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忠勋 朱静琳
<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对其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问题的解决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忽视了个体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学 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 心理健康师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琪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目标偏离、内容片面化、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方面的弊端。用积极心理学去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其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及环境等方面就要有所改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得以体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化磊 贾红果 陈学宁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比普通同学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培养积极人格,培育主观幸福感;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新媒体,拓展工作领域;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完善人格。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依桃
"治未病"思想和积极心理学都重视预防的思想,都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应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服务对象也由问题学生向全体师生扩展。基于二者的契合点,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立足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增强内在正气;未病先防,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既病防变,重建积极的教育互动关系,启动积极模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三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
治未病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中职生 爱的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庄濛杰 奚晓岚 王珏
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其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探讨了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内容上,要注重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途径上,要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微观层面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伟娥
运用积极心理学完善并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于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高职学生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要转变服务理念,确定健康服务积极取向;完善服务制度,打造健康服务积极机制;组建服务组织,形成健康服务积极体系;开发服务内容,培育高职学生积极人格;拓展服务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积极情绪。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 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