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7)
2023(2658)
2022(2156)
2021(2259)
2020(1933)
2019(4488)
2018(4717)
2017(7691)
2016(5075)
2015(5898)
2014(6020)
2013(5459)
2012(4746)
2011(4187)
2010(4323)
2009(4264)
2008(4493)
2007(4410)
2006(4060)
2005(3742)
作者
(12772)
(10414)
(10225)
(9958)
(6720)
(4820)
(4745)
(4046)
(3956)
(3928)
(3535)
(3496)
(3416)
(3339)
(3329)
(3185)
(3108)
(3080)
(3069)
(3016)
(2670)
(2605)
(2599)
(2487)
(2350)
(2332)
(2250)
(2201)
(2184)
(2163)
学科
管理(23623)
(15511)
企业(15511)
(15191)
(8807)
经济(8798)
(7193)
(5692)
财务(5673)
财务管理(5657)
企业财务(5353)
教育(5221)
理论(4923)
(4110)
(4011)
方法(3986)
人事(3892)
人事管理(3892)
教学(3854)
(3764)
中国(3724)
经营(3707)
学校(3601)
工作(3561)
决策(3361)
计划(3289)
(3212)
(3008)
银行(3004)
业经(2989)
机构
大学(61585)
学院(58063)
管理(23684)
理学(17931)
理学院(17596)
管理学(17136)
管理学院(16987)
研究(16055)
(15781)
中国(15176)
经济(14978)
(14204)
(12140)
(11579)
科学(10183)
(10000)
师范(9930)
(9534)
北京(9298)
中心(8599)
(8094)
财经(7613)
教育(7452)
业大(7385)
师范大学(7363)
(7170)
(7149)
技术(7125)
研究所(7041)
图书(7009)
基金
项目(31247)
研究(26030)
科学(23457)
基金(19501)
(15890)
国家(15683)
教育(14489)
科学基金(13718)
社会(13411)
(13304)
社会科(12557)
社会科学(12550)
成果(12323)
编号(12320)
(10940)
基金项目(10317)
课题(9410)
自然(8905)
自然科(8678)
自然科学(8678)
自然科学基金(8518)
(8434)
项目编号(8265)
资助(8125)
高校(7950)
研究成果(7337)
大学(7226)
(6941)
重点(6865)
(6618)
期刊
(24205)
经济(24205)
中国(21503)
研究(19649)
教育(17597)
(13408)
管理(13235)
图书(8714)
学报(7989)
科学(7169)
大学(6798)
书馆(6551)
图书馆(6551)
(6275)
金融(6275)
技术(6026)
会计(5499)
(5444)
财会(5075)
学学(5015)
(4284)
财经(4200)
高等(3984)
职业(3767)
通讯(3705)
(3694)
会通(3680)
(3529)
农业(3490)
成人(3484)
共检索到109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勇强  黄金来  
本文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从积极心理学的功能作用、五个分类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高校班级管理具有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如何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强调了班主任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正向的作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海涛  王晓为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方向的新兴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二者结合可以促进学科发展,丰富教育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困境,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进  
文章梳理了学习倦怠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分析了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思路: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提高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英丽  
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美德和力量的科学,以挖掘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和内在潜能为导向,发挥个体存在的优势,激发个体的积极力量,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高师音乐课堂教学,即通过创设积极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密切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积极思维教学新模式,使高师学生在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发掘自身的音乐潜质,提升自身美德,在增加人生正能量、获得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同时,也能将积极的情感传递与分享下去,达到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实现和价值分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建超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已经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如何在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心理扶贫,树立他们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雄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其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职生个体,以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思想为主,增强高职学生的"力量"和"美感";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积极心理学要求他们在心理健康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将对以后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带来重大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裴利华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出现的病理学研究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文章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价值判断功利化、师资队伍薄弱、教育片面化倾向的基础上,提出在积极心理学启发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树立积极预防意识;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全学校的组织系统,构建积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高校贫困生教育,可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因经济贫困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理性认识贫困,增强大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勇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编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式工作倦怠问卷(CMBI),工作投入量表(UW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情绪智力量表(WLEIS),从河南省五所地方本科高校整群抽取650名教师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61份,占86.3%。使用SPSS15.0和AMOS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选取几名不同年龄、专业、学历、职称的教师进行个案访谈,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迅  周利  彭容容  
文章分析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性评价法的指导下,从学校主导和学生自组两个层面来具体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最后指出高校应注意实践育人活动中的反馈、评价、对个体与团体进行辅导等三方面工作,以期更好地解决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升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忠霞  张玲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建构积极型生命课程体系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君君  
文章以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应用为核心问题,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实践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从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目标基础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可行性,最后,从积极理念和积极方法两个层面阐述了高校应用积极心理的具体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