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3)
2023(6425)
2022(5587)
2021(5533)
2020(4454)
2019(9840)
2018(9868)
2017(16968)
2016(9698)
2015(10793)
2014(10789)
2013(9481)
2012(8290)
2011(7567)
2010(7743)
2009(7220)
2008(6733)
2007(6178)
2006(5492)
2005(4961)
作者
(23722)
(19404)
(19308)
(18583)
(12311)
(9312)
(9022)
(7484)
(7348)
(7233)
(6519)
(6478)
(6329)
(6160)
(5953)
(5829)
(5797)
(5736)
(5625)
(5547)
(4786)
(4782)
(4725)
(4608)
(4553)
(4335)
(4300)
(4253)
(3955)
(3940)
学科
管理(23959)
(23000)
经济(22955)
(22137)
(16099)
企业(16099)
(12483)
教育(10628)
中国(10476)
农业(9129)
理论(8936)
教学(8399)
(8135)
业经(7094)
方法(6992)
(6055)
(6046)
收入(5420)
地方(5373)
(5232)
贸易(5228)
(5066)
学法(5026)
教学法(5026)
(5003)
财务(4985)
数学(4969)
财务管理(4965)
(4763)
数学方法(4759)
机构
学院(117826)
大学(116925)
管理(37988)
研究(36540)
(35956)
经济(34719)
理学(31899)
理学院(31332)
管理学(30279)
管理学院(30052)
中国(26907)
(24882)
科学(22937)
(21634)
师范(21466)
(20376)
(19609)
(17746)
中心(17538)
教育(17293)
(16987)
(16894)
技术(16847)
师范大学(16662)
职业(15983)
北京(15925)
研究所(15657)
业大(15398)
财经(14563)
(13642)
基金
项目(72068)
研究(60830)
科学(55732)
基金(46683)
(38997)
国家(38489)
社会(34774)
科学基金(32783)
社会科(32470)
社会科学(32464)
教育(32249)
(31435)
编号(29244)
(25888)
成果(25860)
基金项目(23880)
课题(21768)
(19930)
自然(19000)
自然科(18522)
自然科学(18519)
资助(18295)
自然科学基金(18145)
项目编号(17595)
重点(16816)
大学(16506)
(16451)
规划(16058)
(15890)
(15694)
期刊
(48228)
经济(48228)
研究(39641)
教育(36837)
中国(33322)
(17624)
(17131)
学报(16990)
管理(14626)
科学(14619)
大学(14303)
农业(11957)
技术(11932)
学学(11476)
业经(10523)
职业(10122)
图书(10096)
(9690)
金融(9690)
书馆(7622)
图书馆(7622)
经济研究(7225)
财经(6776)
(6550)
(6523)
论坛(6523)
高等(6155)
(5960)
财会(5827)
(5756)
共检索到190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建超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已经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如何在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心理扶贫,树立他们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进  
文章梳理了学习倦怠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分析了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思路: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提高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高校贫困生教育,可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因经济贫困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理性认识贫困,增强大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裴利华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出现的病理学研究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文章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价值判断功利化、师资队伍薄弱、教育片面化倾向的基础上,提出在积极心理学启发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树立积极预防意识;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全学校的组织系统,构建积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化磊  贾红果  陈学宁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比普通同学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培养积极人格,培育主观幸福感;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新媒体,拓展工作领域;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完善人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  
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积极品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挖掘。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对其存在的意义、指导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心理社团建设的"一二八"模式,并对深入建设心理社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艳芳  
近年来,一种新的贫困现象——"大学生心理贫困"正伴随着一些严重的刑事案件,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隐性的,其危害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贫困大学生的成才。物质解困、精神教育、心理脱贫等策略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金明  王雷  李小红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为高校开展幸福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桂兰  
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征的基础上,从心理资本视角探讨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心理资本的四个主要构成成分,即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提出贫困大学生通过心理资本提升进而增加其心理健康自我监护与发展能力的有效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勇强  黄金来  
本文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从积极心理学的功能作用、五个分类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高校班级管理具有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如何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强调了班主任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正向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英丽  
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美德和力量的科学,以挖掘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和内在潜能为导向,发挥个体存在的优势,激发个体的积极力量,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高师音乐课堂教学,即通过创设积极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密切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积极思维教学新模式,使高师学生在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发掘自身的音乐潜质,提升自身美德,在增加人生正能量、获得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同时,也能将积极的情感传递与分享下去,达到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实现和价值分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孝群  徐莹  苟亚春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所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转变问题取向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积极力量、注重正向教学情境创设、以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弹性等探索,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培育模式的创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