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5)
- 2023(10735)
- 2022(9454)
- 2021(9351)
- 2020(7622)
- 2019(17978)
- 2018(18198)
- 2017(33511)
- 2016(19353)
- 2015(21996)
- 2014(22292)
- 2013(21323)
- 2012(19495)
- 2011(17620)
- 2010(17701)
- 2009(15634)
- 2008(14940)
- 2007(12911)
- 2006(11203)
- 2005(9733)
- 学科
- 济(63471)
- 经济(63386)
- 管理(48374)
- 业(44505)
- 企(36998)
- 企业(36998)
- 方法(30716)
- 数学(26419)
- 数学方法(26064)
- 教育(22870)
- 中国(22113)
- 农(17502)
- 学(17261)
- 财(15919)
- 理论(15331)
- 业经(14242)
- 地方(13238)
- 制(12243)
- 技术(11719)
- 农业(11640)
- 和(11207)
- 贸(10683)
- 贸易(10678)
- 易(10357)
- 环境(10321)
- 教学(9994)
- 务(9914)
- 财务(9853)
- 财务管理(9838)
- 发(9537)
- 机构
- 大学(263489)
- 学院(257069)
- 管理(100077)
- 济(90433)
- 研究(87967)
- 经济(87896)
- 理学(87274)
- 理学院(86145)
- 管理学(84495)
- 管理学院(84000)
- 中国(58561)
- 京(58229)
- 科学(55677)
- 范(44389)
- 师范(44093)
- 所(44089)
- 财(40963)
- 研究所(40512)
- 中心(38849)
- 农(38564)
- 业大(38018)
- 北京(37782)
- 教育(37768)
- 江(37636)
- 师范大学(36282)
- 财经(33037)
- 院(32139)
- 技术(31185)
- 州(30716)
- 农业(30141)
- 基金
- 项目(178695)
- 科学(140891)
- 研究(137270)
- 基金(125757)
- 家(108574)
- 国家(107509)
- 科学基金(91578)
- 社会(81715)
- 社会科(76991)
- 社会科学(76972)
- 省(70971)
- 教育(69718)
- 基金项目(67185)
- 划(61760)
- 自然(59458)
- 编号(59082)
- 自然科(58020)
- 自然科学(58006)
- 自然科学基金(56944)
- 资助(51439)
- 成果(50418)
- 课题(42981)
- 重点(40927)
- 部(40700)
- 发(38482)
- 创(37261)
- 项目编号(36443)
- 教育部(35320)
- 年(35076)
- 创新(34347)
共检索到37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成莉 王淑敏 宋宝萍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受重视不够、过多关注学生消极面、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和教育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注重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尝试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和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依桃
"治未病"思想和积极心理学都重视预防的思想,都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应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服务对象也由问题学生向全体师生扩展。基于二者的契合点,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立足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增强内在正气;未病先防,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既病防变,重建积极的教育互动关系,启动积极模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三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
治未病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 趋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立高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师生关系,转换教育过程,完善咨询服务,改良测量工具,变革评价方式,创建积极的教育支持系统,培养和激发高职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其积极、健康、幸福的成长。
关键词:
高职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英 杨舜尧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实践 生命教育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社红 朱婉儿 祝一虹
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从心理健康促进的视角,构建以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需求调查为基础、以分类需求为目标,以促进方式为核心、以效果评估为反馈手段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四级促进模式。该模式不仅关注问题研究生的矫治与发展,更为关注正常研究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是一套集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念来构建的心理健康促进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学 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 心理健康师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胜涛
积极心理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的心理学界的浩大运动,它对传统心理学进行颠覆,以全新的姿态对心理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积极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指引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观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日后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中职生 爱的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