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4)
2023(13834)
2022(11537)
2021(11021)
2020(8866)
2019(19688)
2018(19363)
2017(34694)
2016(19578)
2015(21657)
2014(20616)
2013(19511)
2012(17717)
2011(16182)
2010(16353)
2009(14754)
2008(14043)
2007(12389)
2006(11117)
2005(9574)
作者
(55222)
(45814)
(45648)
(43348)
(29126)
(22295)
(20830)
(18027)
(17959)
(15970)
(15581)
(15412)
(14626)
(14448)
(14329)
(14266)
(14100)
(13696)
(13422)
(13179)
(11704)
(11112)
(10980)
(10532)
(10282)
(10278)
(10222)
(9929)
(9350)
(9263)
学科
(62200)
经济(62015)
管理(52434)
(46621)
(38537)
企业(38537)
方法(27411)
中国(24289)
教育(23027)
数学(22171)
数学方法(21877)
(20188)
(18426)
(17901)
业经(16371)
理论(16069)
(13881)
农业(13308)
(13046)
贸易(13040)
(12721)
(12241)
技术(11635)
(11059)
财务(11036)
财务管理(11013)
环境(10896)
地方(10818)
企业财务(10478)
(10345)
机构
大学(267017)
学院(261497)
(95916)
研究(94856)
管理(93789)
经济(93569)
理学(81985)
理学院(80883)
管理学(79124)
管理学院(78635)
中国(63836)
科学(60417)
(57645)
(49741)
(48109)
(44249)
研究所(44187)
(43935)
师范(43436)
业大(42421)
中心(41764)
(40210)
农业(39521)
教育(37910)
北京(36346)
师范大学(35505)
财经(35388)
(34497)
(32373)
(31336)
基金
项目(183130)
科学(145380)
研究(133754)
基金(131388)
(117597)
国家(116477)
科学基金(98310)
社会(85100)
社会科(79480)
社会科学(79456)
(72446)
基金项目(69109)
教育(69006)
自然(64651)
(63832)
自然科(63102)
自然科学(63078)
自然科学基金(61998)
编号(55274)
资助(51894)
成果(45437)
重点(43134)
(41593)
课题(40747)
(39916)
(38953)
创新(35973)
教育部(35893)
科研(35392)
大学(34447)
期刊
(103753)
经济(103753)
研究(82257)
中国(63884)
教育(60192)
学报(48920)
(44082)
科学(42468)
大学(36740)
(33629)
学学(33291)
管理(33008)
农业(30183)
技术(22563)
(18659)
金融(18659)
业经(18064)
财经(17504)
经济研究(17358)
(15982)
(15166)
职业(14895)
(13620)
图书(12942)
业大(12745)
问题(12696)
科技(12256)
资源(11839)
(11615)
论坛(11615)
共检索到389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娃  邢禹  关梅林  李永娟  
本研究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心理资源对学生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北京市某中等职业学校共898名学生参与了两次问卷调查。路径分析表明:(1)拥有的心理资源越多,中职学生积极情绪越高,亲社会行为越多而攻击行为越少;(2)当学生的资源不足时,消极情绪体验增加,则攻击行为也增加;(3)情绪在心理资源和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中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英  杨舜尧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香  俞暄一  
文章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反馈等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关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路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茅晓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营建和谐幸福的校园,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统领,从营造文化环境、铸造精神文化、构建人文管理等维度来探讨幸福学校构建范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成莉  王淑敏  宋宝萍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受重视不够、过多关注学生消极面、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和教育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注重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尝试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和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胜涛  
积极心理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的心理学界的浩大运动,它对传统心理学进行颠覆,以全新的姿态对心理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积极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指引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观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日后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可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重大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是保证普通学生能在正常的心理水平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幸福为重点。文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对比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完善和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喜灵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