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6)
- 2023(6343)
- 2022(5162)
- 2021(5063)
- 2020(4078)
- 2019(9294)
- 2018(9259)
- 2017(15727)
- 2016(9831)
- 2015(10974)
- 2014(11120)
- 2013(10191)
- 2012(9574)
- 2011(8932)
- 2010(9015)
- 2009(7857)
- 2008(7696)
- 2007(7057)
- 2006(6241)
- 2005(5899)
- 学科
- 济(25956)
- 经济(25915)
- 教育(19559)
- 管理(19401)
- 业(18267)
- 企(14457)
- 企业(14457)
- 中国(14212)
- 方法(12086)
- 学(11462)
- 数学(10441)
- 数学方法(10234)
- 理论(8923)
- 财(8097)
- 农(7024)
- 教学(6643)
- 制(6631)
- 技术(5911)
- 发(5289)
- 银(5199)
- 银行(5169)
- 业经(5089)
- 行(4962)
- 融(4921)
- 金融(4921)
- 发展(4685)
- 务(4621)
- 财务(4615)
- 财务管理(4601)
- 农业(4583)
- 机构
- 大学(133680)
- 学院(126956)
- 研究(54249)
- 济(40948)
- 经济(39722)
- 管理(37458)
- 科学(35304)
- 中国(33368)
- 理学(32194)
- 理学院(31566)
- 京(31316)
- 教育(30638)
- 管理学(30576)
- 管理学院(30318)
- 所(29230)
- 范(27457)
- 师范(27138)
- 研究所(26937)
- 农(26720)
- 中心(22631)
- 师范大学(22495)
- 农业(21521)
- 江(21287)
- 业大(21086)
- 北京(20682)
- 财(20482)
- 院(19728)
- 技术(19060)
- 州(16375)
- 研究院(16005)
- 基金
- 项目(85454)
- 科学(67780)
- 研究(62998)
- 基金(59292)
- 家(54613)
- 国家(54043)
- 科学基金(43586)
- 教育(37783)
- 社会(36468)
- 社会科(34192)
- 社会科学(34180)
- 省(34106)
- 划(32653)
- 基金项目(29787)
- 自然(29545)
- 自然科(28899)
- 自然科学(28884)
- 自然科学基金(28411)
- 编号(25895)
- 资助(24972)
- 成果(24131)
- 课题(22627)
- 重点(21972)
- 部(20714)
- 发(19242)
- 性(18558)
- 年(18269)
- 创(17765)
- 教育部(17691)
- 计划(17034)
共检索到204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宝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在2010年11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上宣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战略转型,未来着力点是进一步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大会推出中美英专家联合开发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向凯 党喜灵
目前,全国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实效性偏低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结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尝试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教育发展模式、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优化师资、培养学生骨干、实施针对教育等以切实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建明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忽视国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忽视心理问题的文化根源,是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敏感意识入手,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要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要重视有益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院校 文化心理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斗争,又要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在大学生身上的集中反映。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能否说服人和教育者理论功底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科学定位和做好顶层设计的问题。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式,通过创新的手段、有针对性的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可亲、可敬、可爱,避免"生冷硬"、"假大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鲜明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斗争,又要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在大学生身上的集中反映。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能否说服人和教育者理论功底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科学定位和做好顶层设计的问题。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式,通过创新的手段、有针对性的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可亲、可敬、可爱,避免"生冷硬"、"假大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鲜明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学果
对高职生的专业情况和就业信心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高职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就业信心均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显著,且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因此,高职校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教育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辅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 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立高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师生关系,转换教育过程,完善咨询服务,改良测量工具,变革评价方式,创建积极的教育支持系统,培养和激发高职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其积极、健康、幸福的成长。
关键词:
高职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英 杨舜尧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留仙 余孟辉
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不仅是巩固民办教育办学成果和发展民办教育的需要,也是民办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民办学校在办学领导体制、办学层次、学生类别等方面和公办学校有所不同,办学经验也需要进一步积累,但民办学校用人机制灵活,办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