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
- 2023(672)
- 2022(497)
- 2021(436)
- 2020(325)
- 2019(717)
- 2018(709)
- 2017(1247)
- 2016(660)
- 2015(706)
- 2014(580)
- 2013(559)
- 2012(507)
- 2011(461)
- 2010(449)
- 2009(478)
- 2008(436)
- 2007(431)
- 2006(355)
- 2005(318)
- 学科
- 管理(3536)
- 业(3331)
- 企(3117)
- 企业(3117)
- 济(2270)
- 经济(2268)
- 技术(2255)
- 技术管理(1938)
- 制(890)
- 业经(817)
- 中国(752)
- 农(735)
- 划(670)
- 财(656)
- 体(626)
- 环境(566)
- 体制(562)
- 银(549)
- 银行(549)
- 策(535)
- 行(529)
- 地方(511)
- 方法(471)
- 融(470)
- 金融(470)
- 农业(444)
- 产业(417)
- 规划(388)
- 环境规划(384)
- 人事(364)
- 机构
- 学院(9014)
- 大学(8808)
- 济(4352)
- 经济(4269)
- 管理(4002)
- 理学(3467)
- 理学院(3440)
- 管理学(3420)
- 管理学院(3396)
- 研究(2914)
- 中国(2126)
- 财(1969)
- 京(1625)
- 科学(1496)
- 江(1470)
- 财经(1461)
- 经济学(1342)
- 中心(1311)
- 经(1308)
- 所(1261)
- 经济学院(1176)
- 州(1170)
- 商学(1155)
- 商学院(1142)
- 研究所(1133)
- 院(1101)
- 财经大学(1074)
- 业大(1048)
- 农(1039)
- 经济管理(1002)
共检索到13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朝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富国之基、强国之本。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核心战略,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一、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核心战略1.世界制造业分工格局的重大调整已拉开序幕。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项目下的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和其他投资(贸易信贷等)三大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一、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一)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正日益跨越国界流动,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也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种投资机会,实现其利益追求目标。在我国现阶段拓展海外投资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引导和服务的角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民良
尽管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各国争夺世界制造强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方针,需要在今后加以落实。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制造业产出率整体不高;核心部件或产品依赖进口;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研发活动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需要理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建设制造强国的关系、经济结构转型与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制造业产能过剩与创新不足的关系、"一带一路"跨国产能合作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关系。
关键词:
制造业强国 第四次工业革命 环境 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沙学康 朱开笛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发展中国实体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之一,而促进制造业创新则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手段。本文整合了2005—2016年“地级市—行业”面板数据,以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设立为拟自然实验,探究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一关键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的建立带动了制造业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的提升,自动化程度较高和技术复杂度较高的行业享受了较多政策红利。机制探讨表明,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发挥创新驱动效应的关键在于园区扮演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角色,激发了园区内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科研成果与实体产业的有机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厚的金融服务和人才引进政策有利于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发挥。本文的发现总结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中国经验,为中国通过实施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了学理依据和完善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面临环境和条件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准确判断并把握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任务,找准加快推动建设全面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才能其他领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内外融通的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全面开放体系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地位需要逐步由跟随者、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认识;诠释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改革与开放之间辩证关系的再解析;包含了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的规模、拓宽开放范围和领域、提升开放质量等一系列目标集成。为了建成全面开放经济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国深度参与乃至引领塑造国际经贸合作新秩序的能力;利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创造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补齐开放领域、开放区域、开放对象等结构不平衡的短板;同时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扩大开放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贸易强国的建设、对外投资模式的创新等则是加快建设开放经济体系的重点抓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久前,中注协制定新证券法实施的工作方案,针对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双备案制和事后监督处罚力度加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风险增加等重大变化,围绕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采取系列措施。完成制度修订、准则制定和相关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对照新证券法,系统梳理并修订中注协发布的相关制度;发布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并不断完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修订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办法,引导会计师事务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积极应对 技术援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本刊记者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久前,中注协制定新证券法实施的工作方案,针对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双备案制和事后监督处罚力度加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风险增加等重大变化,围绕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采取系列措施。完成制度修订、准则制定和相关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对照新证券法,系统梳理并修订中注协发布的相关制度;发布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并不断完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修订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办法,引导会计师事务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积极应对 技术援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琴
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正经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跨越,这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也是经济强国建设下的自主选择。数字经济时代为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标准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的重要工具,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标准化战略如何根据国内国际经济新形势进行校正,防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碎片化和"先乱后治"是数字经济下制造强国建设第一要务。中国应对标准化战略进行调整,从以服务国内市场为主到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竞争与全球治理,从政府主导到政府与市场并重,从"后补式"标准到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式"标准和数字标准,从以基础标准、产品标准为主到以技术标准和协调标准为主,标准的制定从"自上而下"到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自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我国扩大开放的探索便从未停止。从1979年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到1992年沿边、沿江、内陆省会城市全面开放,再到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政策性试点到制度性融合,逐步形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年均9.8%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资源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我国在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成功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此过程中,存在着"重出口、轻进口"和"重生产、轻消费"及"重引进、轻创新"的问题。实施积极的进口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是"十二五"和未来20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清
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其基本目标是在保持原有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市场:第一,努力改变我进出口贸易过于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局面,争取对非洲、拉美、原苏东国家和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及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范章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面临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迎接这些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解决国有企业的合理定位,区别对待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探索政企分开的有效形式。科技创新要在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支持财政、金融、人事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促使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同时努力借鉴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国际创新合作的制度化。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成勋
时代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管理必须感悟时代科技化、全球化和知识化的特征,与时俱进,应变创新。创新型管理主要有:软管理;全球化管理;程序化管理;合作竞争战略管理;学习型管理等。
关键词:
应变创新 与时俱进 软管理 全球化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