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7)
- 2023(5181)
- 2022(4255)
- 2021(4002)
- 2020(3546)
- 2019(7456)
- 2018(7278)
- 2017(14455)
- 2016(7944)
- 2015(8476)
- 2014(8537)
- 2013(8424)
- 2012(7909)
- 2011(7141)
- 2010(7297)
- 2009(6944)
- 2008(6720)
- 2007(5889)
- 2006(4919)
- 2005(4600)
- 学科
- 济(27777)
- 经济(27742)
- 业(22318)
- 管理(20220)
- 企(16092)
- 企业(16092)
- 方法(13488)
- 数学(12089)
- 数学方法(11955)
- 险(10775)
- 保险(10683)
- 财(10031)
- 中国(9756)
- 银(8201)
- 银行(8178)
- 制(8059)
- 行(7748)
- 学(7560)
- 融(7351)
- 金融(7351)
- 农(6576)
- 务(6082)
- 财务(6077)
- 财务管理(6057)
- 企业财务(5822)
- 贸(5611)
- 贸易(5610)
- 易(5527)
- 业经(5029)
- 策(4978)
- 机构
- 大学(109725)
- 学院(108155)
- 济(43645)
- 经济(42693)
- 管理(39750)
- 研究(39716)
- 中国(33798)
- 理学(33651)
- 理学院(33163)
- 管理学(32523)
- 管理学院(32281)
- 科学(25323)
- 财(24682)
- 京(23655)
- 所(21135)
- 农(20203)
- 研究所(19384)
- 财经(18991)
- 中心(18184)
- 经(17425)
- 业大(16448)
- 农业(16135)
- 江(15996)
- 北京(15038)
- 院(14673)
- 财经大学(14585)
- 经济学(14328)
- 经济学院(13047)
- 州(12874)
- 范(12845)
- 基金
- 项目(74592)
- 科学(58376)
- 基金(56316)
- 家(51039)
- 国家(50664)
- 研究(50278)
- 科学基金(42406)
- 社会(32609)
- 社会科(30852)
- 社会科学(30843)
- 基金项目(29130)
- 自然(28919)
- 自然科(28303)
- 自然科学(28295)
- 自然科学基金(27816)
- 省(26837)
- 划(24123)
- 资助(23656)
- 教育(21994)
- 编号(18805)
- 重点(17341)
- 部(16705)
- 成果(15628)
- 性(15230)
- 科研(14890)
- 创(14783)
- 发(14779)
- 计划(14594)
- 国家社会(14242)
- 教育部(14042)
共检索到163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邢丽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风险,其影响是超国家性的,超越了地理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的限制。面对全球性公共风险,单个主权国家无法应对,需要更多国家加入集体行动,构建国际气候制度共同应对。碳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经济手段,若要发挥其全球范围内有效性,则需要进行碳税的国际协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婷婷 董筱婷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3年1月8日报道,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议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核心举措,不仅要不遗余力地促进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理解,还要在学生中普及基本的气候知识,帮助学生适应气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晔 马丽
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表现为:将气候变化政策视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方面有着鲜明立场;重视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环境外交的重要部分;努力吸引公众参与等方面。但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仍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我国的气候变化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明确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科学研究对政策制定的支持能力不足,公众参与薄弱,企业减缓气候变化的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走向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为核心的改进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政策 治理结构 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魏革军
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物理风险渠道和转型风险渠道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9年全国气候和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从气温偏离度和降水偏离度两个维度来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并经由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产生作用:一是气温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滞后且影响程度为0.2815,经银行业、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传导的间接影响为0.1193;二是降水偏离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总体影响程度为0.0043,其中直接影响程度是0.0030而间接影响程度为0.0013。为此,我国积极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但仍存在三方面主要不足,建议建立金融机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创新开展对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进一步健全应对气候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雨 付彦荣 邵继中 白宛容 吕欣蓓
风景园林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为构建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体系,提升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在减少碳排放、提升生物多样性、缓解极端高温天气、培育具有复原力的社区等功能。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和实践基础上,归纳出当前存在的三点不足:对气候变化复杂性认知不足、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实施保障机制欠缺。研究系统阐述了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的概念、特点、流程和方法及实施机制等,并构建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方法和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针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影响,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应采取多策略组合应对和多目标协同的方法,构建相应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机制,通过多方案比选和优中选优,以取得最为理想的实施效果,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功能,进而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伟
气候变化正在使保险业面临严峻挑战。保险业作为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行业,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了应对这次工业文明史上最大的挑战而积极行动。世界范围内保险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有远见的公司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少新的险种兼顾了保险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保险业 气候变化 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付丽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最为复杂的重大挑战之一。作为国际多边合作框架的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无法置身事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旭 史俊怡
疫后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各方共识,加速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是推动经济社会减排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的成功举办、2022年G20巴厘岛峰会等重要的国际多边会议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各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将应对气候变化融资作为重要政策工具。202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论坛、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上,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加速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融资合作,确保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秀香 赵越 程颖
近年来,高温、自然灾害等气候变化风险集中爆发,直接冲击全球农产品贸易,引起粮食及食品价格不断突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措施正逐步形成影响更为广泛、久远的间接风险。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领域一定要正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倩雯 李佳妮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纷纷出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公平公正待遇条款因其内涵的模糊性在适用时充满不确定性,东道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可能会因违反公平公正待遇条款而被诉至国际投资仲裁庭,其中合理期待被损害是最常见的指控。仲裁庭有利于投资者的合理期待认定路径之下,投资者与东道国公私关系出现冲突。为实现“双碳”目标,鉴于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双重大国身份,中国应通过弱化公平公正待遇中的合理期待要素,增加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灵活性,强化国内法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度,努力实现投资保护与东道国气候规制权的利益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璐 丁丁 邓红兵 严岩
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表现特征,评价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从明确国家责任、制定应对方案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风险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岳毅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lobal System at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以下简称G-SIFIs),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新概念。G-SIFIs监管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的新趋势,是强化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维度之一。内涵与背景根据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功成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 ,也给各国经济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 ,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 ,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功能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切实防范和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里·艾肯格林 侯力 边卫红 郝毅 王皓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风险防范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并称为"三大攻坚战"。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和经济体系,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必将深刻影响经济运行。因此,防范风险尤其需要注意国际环境变化风险。本刊从国内外学者来稿中择发三篇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金融危机防范、国际经济秩序危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处理三个重大问题,希望以此推动关于风险防范问题的学术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