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4)
- 2023(5610)
- 2022(4650)
- 2021(4687)
- 2020(3958)
- 2019(9219)
- 2018(8886)
- 2017(17188)
- 2016(9238)
- 2015(10650)
- 2014(10369)
- 2013(10506)
- 2012(10046)
- 2011(9182)
- 2010(9373)
- 2009(9036)
- 2008(9312)
- 2007(8143)
- 2006(7530)
- 2005(7290)
- 学科
- 济(46931)
- 经济(46882)
- 管理(27582)
- 业(26669)
- 企(23241)
- 企业(23241)
- 方法(19594)
- 数学(18064)
- 数学方法(17904)
- 中国(15401)
- 财(14196)
- 贸(11797)
- 贸易(11789)
- 易(11625)
- 制(10950)
- 农(10573)
- 业经(9769)
- 银(9303)
- 银行(9299)
- 务(9255)
- 财务(9239)
- 财务管理(9221)
- 企业财务(8866)
- 行(8851)
- 融(8474)
- 金融(8474)
- 关系(7394)
- 体(7249)
- 农业(6641)
- 出(6353)
- 机构
- 大学(140655)
- 学院(136784)
- 济(71975)
- 经济(70949)
- 研究(53746)
- 管理(50807)
- 中国(46448)
- 理学(42093)
- 理学院(41651)
- 管理学(41169)
- 管理学院(40911)
- 财(35086)
- 京(30843)
- 所(27407)
- 科学(27171)
- 财经(27091)
- 经(24794)
- 研究所(24198)
- 经济学(24169)
- 中心(23300)
- 经济学院(21694)
- 北京(21266)
- 财经大学(20260)
- 江(19112)
- 院(18915)
- 农(18183)
- 科学院(16271)
- 范(16209)
- 师范(16129)
- 贸(15779)
- 基金
- 项目(80695)
- 科学(64872)
- 基金(62643)
- 研究(60680)
- 家(54399)
- 国家(54009)
- 科学基金(45790)
- 社会(41733)
- 社会科(39800)
- 社会科学(39789)
- 基金项目(31471)
- 自然(27484)
- 资助(27399)
- 教育(27173)
- 自然科(26815)
- 自然科学(26808)
- 自然科学基金(26394)
- 省(25871)
- 划(23580)
- 编号(22291)
- 部(20595)
- 中国(20220)
- 成果(19728)
- 国家社会(18938)
- 重点(18586)
- 教育部(18271)
- 发(17002)
- 人文(16871)
- 性(16701)
- 社科(16262)
共检索到227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桑百川
吸收外商投资产生了巨大的体制效应。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多元投资主体形成,改变着市场结构,推动资源配置方式变迁,而且成为渐进式改革中重要的拉动力量,可以说,没有外商投资,中国的改革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但是,在外商投资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其背后存在深刻的体制根源。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根除外商投资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关键词:
外商投资 国有资产流失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曾琼军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简称即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从而达到重组该公司并达到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学东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有些观,点的缺陷及片面性,概括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内在机制原因、外部环境原因和宏观政策原因。防止和克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初世敏
外商投资与国有资产初世敏(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保证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内容。利用外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一、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产权的现状总体看中方股权大于外方股权。据调查,北京市已开业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推动,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重组、进入资本市场交易等现象不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想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些理论分析,目的是就这一问题先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理论界更为广泛的讨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一锦
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战略性改组中,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是其重要目标。为此,在两个战略性转变中不仅要求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有意或无意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的特征及界定依据:一是流向的特定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天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日益严重。文章指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8种途径,分析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症结,并具此提出了构建国有资产三级安全防卫体系的设想,即:第一,国务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二,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友凯
文章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是必然趋势。伴随着国有资产产权转移或交换,发生帐面上的资产流失现象是完全可能的。如何认识和对待与保值增值目标相矛盾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成了近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认为,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原则的国有资产非必要流失无疑应坚决反对和及时制止,但不能立足于传统观念,仅仅根据一时帐面上的资产短缺,就认为:国有资产流失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动摇了。对国有资产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流失问题,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运用辨证思维的方法,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有序展开。但是,改革过程中相关主体有可能通过虚假评估、串通合谋等方式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及其所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完善等是在改革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机制,健全法人治理体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监督体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把国有资产流失消弭于未发之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国有资产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厚义
本文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型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投机动机,国有人力资产也面临着流失的危险,政府面临着选择的困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和个人的追逐利益的行为导致了人力资本型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提出利用一定的治理结构来治理国有人力资产,防止国有人力资产的流失。
关键词:
产权 国有人力资产流失 治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金泉
允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加以应对。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国有资产流失 防范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颖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电力作为基础能源对推动经济腾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向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领头军"。但是电力行业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不容忽视。文章对电力行业国有资产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对电力行业国有资产流失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产权角度、委托代理、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分析电力国资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探讨如何加强电力行业的国资管理和防止国资流失的措施,希望能对电力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所帮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成华 李新涛
国有资产流失现状:5000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不再是国有国营的单一模式、合资、合作、承包、租赁、股份经营、国有民营、出售、转让等,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了生机,国有经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发展。然而,据材料介绍:到1992年末,我国国有资产总额为2684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为19536亿元。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高达5000亿元,相当于1991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额的1/5。国有资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流失。一、合资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合资时中方资产不评估,以较低的帐面净值作价投资,极大地损害了国家的正当权益。从近两年资产评估部门对我国部分企业资产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惠良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创造社会主义物质财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殖,提高国有资产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不仅不能保值,而且有被逐渐“吃空”的趋势。本文试图对目前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