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4)
2023(7237)
2022(5431)
2021(4893)
2020(3866)
2019(8529)
2018(8507)
2017(15016)
2016(8198)
2015(9202)
2014(9059)
2013(8148)
2012(7202)
2011(6461)
2010(6852)
2009(6060)
2008(5985)
2007(5611)
2006(5192)
2005(4919)
作者
(22905)
(19015)
(18917)
(17927)
(12371)
(9093)
(8568)
(7312)
(7162)
(6813)
(6552)
(6382)
(6186)
(6116)
(6107)
(5774)
(5645)
(5538)
(5535)
(5314)
(4718)
(4692)
(4605)
(4366)
(4342)
(4313)
(4170)
(4149)
(3765)
(3747)
学科
(32112)
经济(32066)
(25081)
管理(22246)
(20415)
企业(20415)
中国(14362)
(11904)
业经(10065)
方法(8185)
农业(8011)
地方(7796)
(7014)
(6922)
(6677)
(6648)
(6133)
(6123)
贸易(6118)
数学(6077)
(5974)
数学方法(5973)
发展(5969)
(5960)
人口(5748)
(5708)
银行(5696)
(5479)
理论(5457)
(5452)
机构
学院(113473)
大学(113259)
(46237)
经济(45209)
研究(42815)
管理(41357)
理学(34873)
理学院(34430)
管理学(33811)
管理学院(33574)
中国(31338)
(24858)
科学(24660)
(21556)
(21120)
研究所(19458)
中心(18570)
(18126)
(17740)
(16853)
师范(16715)
财经(16489)
北京(15946)
(15598)
(14987)
业大(14734)
(14333)
经济学(14073)
农业(13596)
师范大学(13406)
基金
项目(73790)
科学(58470)
研究(56487)
基金(53138)
(47339)
国家(46472)
科学基金(39068)
社会(36562)
社会科(34481)
社会科学(34470)
(28272)
基金项目(27011)
教育(25622)
(24090)
编号(23509)
自然(23373)
自然科(22840)
自然科学(22835)
自然科学基金(22467)
资助(20410)
成果(20100)
(17136)
重点(17115)
课题(16851)
(15745)
国家社会(15431)
(15240)
(14631)
项目编号(14249)
创新(14145)
期刊
(56621)
经济(56621)
研究(36805)
中国(26877)
(18269)
管理(18036)
科学(17642)
学报(16846)
教育(16056)
(15599)
大学(13322)
农业(12345)
学学(12334)
(10823)
金融(10823)
业经(10069)
技术(9547)
经济研究(8948)
财经(8106)
问题(7487)
(7110)
(7072)
图书(6779)
(6477)
国际(6303)
世界(6277)
现代(6190)
(5915)
论坛(5915)
(5695)
共检索到181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关键性因素。21世纪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经济社会常态现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在改变国家发展的人口基础。人口老龄化社会既蕴涵潜在的发展机遇,也是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两步走"战略部署,这个周期恰恰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时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正式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按照党的十九大勾画出的新时代宏伟目标是: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朝阳   吴迪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重大问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区域结构呈现较大差异,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镇。据测算,在不同生育方案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将使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难以恢复较高水平,社会保障压力剧增。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面临老龄服务供需失衡、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老龄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生育率持续低迷等难题。为此,建议从供求两端着手,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建立健全多支柱、分层次、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探索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积极发展“数字老龄”,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教育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福庆  王谈凌  鲍文涵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数量大、速度快、不平衡等特征。人口老龄化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和消费需求结构,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造成压力,影响家庭功能和代际和谐。但是,我国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本潜力、文化传统及政治体制和后发优势等方面具备有利条件,人口老龄化不会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的"灰犀牛"。下一步,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从夯实财富储备、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以及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代欣  朱钰凤  
财税政策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期需要有全新的定位。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养老压力逐步加大、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财税政策应重新审视与人口相关的制度安排,稳妥解决社会养老、生育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养老事业发展、生育意愿提高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看,财税部门应当全链条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化对完善现代财税制度的影响,明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任务安排,科学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计划,有效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我国人口老龄化为商业银行服务老龄产业提供了机遇,但却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分布,不利于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对此,商业银行需要充分抓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业务领域,合理调配贷款行业分布,推行物理网点和电子渠道综合经营策略并积极开展异业合作,以服务老年人口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谈凌  郝福庆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大课题,既要处理好老龄化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社会发展方面带来的挑战,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又要抓好"谋长远、抓根本、可持续、保基本"等关键环节,做好重点领域工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宝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凸显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十四五"时期是中国人口重大转折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机遇期和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局面的关键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认识层面涉及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及相关问题,在实践层面涉及积极干预人口老龄化过程及结果。其战略目标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积极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组成的多层次体系,现阶段表现为高质量发展。其战略任务是尽量创造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条件,以及形成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环境。"十四五"时期应重点做好弹性机制设计,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尽快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基本护理保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桂世勋  
文章在多方案预测21世纪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发现2016年起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从宏观上减缓老年抚养比的影响要大于减缓老年人口系数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100年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显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虽然会使我国在2030左右提前关闭"人口红利"的机会视窗,但它能减缓21世纪下半叶的总抚养比,从长期看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从微观上对增强我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更大,有利于提高"四二二"家庭结构比例,增强2040年后大批独生子女父母进入高龄时的家庭养老功能,规避与生育政策有关的独生子女不幸死亡和伤残给家庭养老带来的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欣平  卢博扬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实现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体量非常庞大,将要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面对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从:发展老龄产业、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发展老年智慧健康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更好地提升老龄社会的治理能力和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彭滔  
借鉴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有益做法,有利于中国更好实现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文章梳理了四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举措,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宝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默如  李平  
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也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搞好老年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税收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国家可以通过健全完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老年事业发展,逐步解决日趋复杂而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怡洁  
积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我国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以及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特征。应立足国情,科学研判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吸收借鉴国际老龄服务体系构建和政策制度设计等方面有益经验,统筹利用经济、文化、制度等积极因素,调动社会、企业、家庭、个人各方面力量,坚持"政府主导、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养护并重、创新驱动、多元参与",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化政策和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玉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关系密切,这就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使他们陷入一种孤寂状态。为此,就需要从情绪上唤醒老年人与他人交流的意愿,从行动加强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从政策上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