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
2023(683)
2022(503)
2021(509)
2020(341)
2019(826)
2018(876)
2017(1787)
2016(939)
2015(1082)
2014(1189)
2013(1130)
2012(1122)
2011(1090)
2010(1155)
2009(1105)
2008(965)
2007(924)
2006(789)
2005(717)
作者
(2635)
(2372)
(2236)
(2195)
(1284)
(1117)
(1014)
(887)
(847)
(807)
(805)
(756)
(754)
(703)
(654)
(649)
(639)
(639)
(625)
(624)
(595)
(577)
(566)
(547)
(544)
(535)
(530)
(525)
(492)
(457)
学科
(6013)
(5200)
经济(5185)
农业(3306)
(2964)
管理(2426)
(1964)
(1963)
农村(1962)
土地(1913)
业经(1395)
问题(1378)
(1351)
社会(1154)
农业经济(1149)
中国(1041)
事业(1015)
保障(1012)
社会保障(1012)
(1012)
福利(1002)
制度(996)
(996)
地产(995)
(995)
房地(995)
房地产(995)
(949)
体制(879)
福利事业(874)
机构
学院(14643)
大学(13730)
(6523)
经济(6405)
管理(5587)
(5041)
研究(4955)
理学(4719)
理学院(4684)
管理学(4631)
管理学院(4604)
中国(4046)
农业(3714)
(3251)
业大(2958)
科学(2701)
(2498)
中心(2417)
(2366)
(2361)
财经(2317)
农业大学(2273)
(2124)
研究所(2118)
经济学(1996)
(1990)
经济管理(1827)
经济学院(1826)
(1812)
社会(1737)
基金
项目(9561)
研究(7743)
科学(7575)
基金(7064)
(5902)
国家(5847)
社会(5512)
社会科(5072)
社会科学(5071)
科学基金(5024)
(3880)
基金项目(3857)
(3786)
编号(3465)
(3015)
教育(3000)
成果(2961)
(2897)
自然(2565)
自然科(2493)
自然科学(2493)
自然科学基金(2443)
资助(2442)
国家社会(2367)
(2317)
(2268)
(2224)
(2135)
课题(2127)
社科(2042)
期刊
(9664)
经济(9664)
(7053)
农业(4444)
研究(4048)
中国(3485)
业经(2786)
农业经济(2355)
农村(2271)
(2271)
科学(2170)
(2165)
学报(2142)
(2028)
金融(2028)
大学(1907)
学学(1885)
农村经济(1637)
问题(1509)
(1328)
管理(1304)
经济问题(1257)
社会(1119)
(1113)
财经(1024)
社会科(988)
社会科学(988)
经济研究(951)
世界(942)
(864)
共检索到22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为实现"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目标,帮助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从2008年起,中央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五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民生工程,认真做好政策设计、资金筹措与保障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顺利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发挥了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石绍成  吴春梅  
因地制宜是国家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特征与行为,而对其产生的结构性条件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将其理论解释拓展至制度、政府与社会关系等结构性要素,并建立了"适应性治理"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过程逻辑厘清了因地制宜的发生情境、制度空间与实现机制。个案研究发现,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发生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双重约束的情境下,运作于"松散耦合"的制度结构中,并依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因地制宜主要是中国政策实施重视弹性规则的制度产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林涛  
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的落实,义务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经费保障标准基本得到执行,学校教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启动与实施,对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张,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后,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负担。由于采取按生均划拨的方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白鸽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公平,农民工参保状况不理想,参保人员权益保护不公平,各地政策不衔接,社会保险关系难转移。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起步晚,不完善等现实情况,其对策建议为:健全国家法律法规,推动农民、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健全广覆盖和分类分层保障体系;重视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制定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统筹补偿方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教育领域的各项任务,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破解教育难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本刊约请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撰文,以期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解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月  孙光国  
(一)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夯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基础1.统一政府会计实施要求,推动不同层级、不同类别预算绩效信息分析和对比。政府会计改革实现了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统一,大大提高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为合并单位、部门财务报表和逐级汇总编制部门预、决算提供了信息和制度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广前  
2005年以来,随着公共财政框架逐步完善,我国开始真正构建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保障范围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深入推进,一些潜在的制约因素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普九”和“两基”取得显著成效。至2002年,“两基”目标已经在全国91.2%的人口居住地区得到实现,全国共12个省通过了“两基”验收,实现“两基”的县占全国总数的86.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华  
我国农业信息供给现行法律及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农业信息供给法律保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规定不具体,体系不完善,农业信息供给法律责任不明确,农业信息获取权没有得到保障。构建农业供给信息保障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构建农业信息供给保障的主体法律制度,加强农业信息供给保障的保险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农业信息供给保障金融法律制度,健全农业信息供给保障基础设施法律制度和加强农业信息供给保障教育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华  
我国农业信息供给现行法律及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农业信息供给法律保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规定不具体,体系不完善,农业信息供给法律责任不明确,农业信息获取权没有得到保障。构建农业供给信息保障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构建农业信息供给保障的主体法律制度,加强农业信息供给保障的保险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农业信息供给保障金融法律制度,健全农业信息供给保障基础设施法律制度和加强农业信息供给保障教育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云南省财政厅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工作原则,全面推进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展顺利。自2007年能繁母猪单一险种纳入中央试点开始到目前已实现险种多元化、范围扩大化、模式科学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乐平  
农村民间借贷高速增长、农村民间借贷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要求完善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当前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存在着法制保障机制模糊、禁止非法借贷机制运转不灵、风险防范机制薄弱、纠纷解决机制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法制保障、禁止非法借贷、风险防范、纠纷解决等机制,确保农民民间借贷权的依法、正确、安全与和谐行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玥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新的高度,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新要求。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