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0)
2023(6906)
2022(5708)
2021(5135)
2020(4079)
2019(9143)
2018(8982)
2017(17025)
2016(9229)
2015(10160)
2014(10289)
2013(10270)
2012(9939)
2011(9224)
2010(9557)
2009(8877)
2008(8844)
2007(8058)
2006(7409)
2005(7170)
作者
(27645)
(22874)
(22690)
(21375)
(14655)
(10892)
(10438)
(8953)
(8898)
(8302)
(7963)
(7650)
(7392)
(7327)
(7297)
(7143)
(6873)
(6611)
(6522)
(6511)
(5746)
(5688)
(5632)
(5283)
(5255)
(5209)
(5131)
(5058)
(4688)
(4464)
学科
(44070)
经济(44027)
(25577)
管理(22135)
中国(18395)
(17053)
企业(17053)
地方(16652)
(13036)
(12473)
银行(12461)
(12041)
方法(11966)
(11402)
金融(11402)
(10878)
保险(10787)
业经(10751)
数学(10282)
数学方法(10199)
(9969)
地方经济(9428)
农业(9073)
(8811)
(8793)
(7833)
贸易(7823)
(7488)
(6743)
环境(6663)
机构
学院(131435)
大学(128548)
(56352)
经济(55058)
研究(49767)
管理(47230)
中国(44415)
理学(38003)
理学院(37522)
管理学(36948)
管理学院(36688)
(29096)
(28988)
科学(28982)
(25819)
中心(23653)
(23094)
研究所(22824)
(22229)
财经(21378)
北京(19492)
(19270)
(18481)
(18056)
(18041)
师范(17875)
农业(17665)
(17171)
业大(17158)
经济学(17097)
基金
项目(78414)
科学(61507)
研究(59711)
基金(54970)
(47179)
国家(46700)
科学基金(39646)
社会(37974)
社会科(35944)
社会科学(35937)
(31818)
基金项目(28211)
(26434)
教育(26192)
编号(24461)
自然(23836)
(23244)
自然科(23240)
自然科学(23236)
资助(23015)
自然科学基金(22812)
成果(20480)
发展(19009)
(18662)
课题(18209)
重点(17932)
(16754)
(16230)
(15544)
国家社会(15323)
期刊
(72747)
经济(72747)
研究(48433)
中国(34547)
(25917)
金融(25917)
(23086)
(21180)
管理(18833)
学报(17827)
科学(17463)
教育(15753)
农业(15375)
大学(13874)
学学(13013)
业经(13000)
技术(11527)
经济研究(11359)
财经(10434)
问题(8955)
(8828)
(7923)
(7212)
国际(6835)
理论(6767)
商业(6617)
世界(6568)
技术经济(6549)
(6468)
现代(6351)
共检索到22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那丽丽   张弯  
<正>存款保险通过及时对问题银行采取早期纠正措施,推动在事前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和扩散,降低道德风险,避免风险处置难度增大和处置成本上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必要的风险监测和早期纠正职能,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防止风险积累扩大和处置成本上升。
关键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秦晓雨  明雷  
我国自2015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就把早期纠正作用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之一。早期纠正机制的措施复杂多样,且不可观测、难以度量。本文通过119家农村中小银行真实存款保险费率的微观数据,基于风险差别化费率调整的视角测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作用,并检验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评估其整体有效性。研究表明:差别化费率对应银行风险评级,在上期费率的监管约束下,农村中小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和破产风险都有所下降;早期纠正作用对于高风险银行的风险约束效果更为明显,即“高费率”纠正了“高风险”。此外,早期纠正机制没有产生副作用,在纠正高风险银行的同时并未激励低风险的银行冒险经营;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早期纠正作用的发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鸿伟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目前早期纠正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鸿伟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目前早期纠正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靳羽  
我国存款保险采取"风险最小化型"制度设计,《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赋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以"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和风险处置措施"的监管权力,但操作细则的缺失恐将制约早期纠正制度功效的正常发挥。早期纠正制度有助于防范银行道德风险、抑制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激发银行股东和董事的监督动机。我国应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独立监管地位和权限,明确各机构之间的监管职能划分,加速推进风险监测、信息分享、市场退出等配套机制建设,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玉玲  
<正>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标志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我国金融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与审慎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一起,构成金融安全网三支柱,共同维护金融稳定。2024年是《条例》施行九周年,经过九年的持续探索和实践,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取得积极进展,
关键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定富  
近年来保险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取得良好成效,成为国家灾害救助体系和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与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对外经济金融合作对话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国际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保险业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建设。保险业承担好社会责任,需要处理好企业经营与服务大局的关系,业务发展与诚信教育的关系,产品创新与消费者权益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创新价值理念,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保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如涓  
本文着重从信息采访、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三个方面论述专业图书馆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圆圆  
近年来,我国在发行债券、专项债、专项补贴、定向减免税费等传统扶持投资模式基础上,为更高质量利用好资金,规范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大力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政府投资基金肩负着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国企改革,推进国家命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新时代重要使命。相较于其他方式,政府投资基金财政直达效果明显,资金通过股权投资和契约管理能大幅度化解"明股实债"的风险,有助于我国财政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良  
中共中央十二届五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一部分产品和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调节,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的封闭型的经济模式向开放型的经济模式转变。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共同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活跃。经济越搞活,统计监督也就日益显得重要,它并将在今后的经济生活中长期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搞好统计监督应该是统计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功  
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风险管控手段相对落后是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共信用信息具有可靠性、强解释性、强时效性、高覆盖性的相对优势,在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公共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信息共享应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负担较重的问题仍然存在。为充分发挥公共信用信息的优势,应使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其潜在金融价值。同时,建立以对等原则为基础的信息全面共享、有限公开机制,改造升级业务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公共信用信息全面共享、深度分析、广泛应用营造良好空间,最终通过克服信用信息不对称实现促进实体经济融资的目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文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部办公厅按照部党组要求,积极发挥参谋助手和机关运转中枢作用,加强统筹协调,营造改革氛围,完善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财税改革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改革保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任务中,既有财税体制改革,也有涉及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事项和财政部牵头的其他重要改革事项,改革任务十分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