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0)
- 2023(11893)
- 2022(10309)
- 2021(9522)
- 2020(7945)
- 2019(18406)
- 2018(18206)
- 2017(35585)
- 2016(19709)
- 2015(22315)
- 2014(22795)
- 2013(22712)
- 2012(21939)
- 2011(20032)
- 2010(20810)
- 2009(19486)
- 2008(19600)
- 2007(18154)
- 2006(16394)
- 2005(15307)
- 学科
- 济(87844)
- 经济(87744)
- 管理(53917)
- 业(53570)
- 企(40195)
- 企业(40195)
- 方法(32289)
- 中国(28741)
- 农(28401)
- 数学(28166)
- 数学方法(27757)
- 地方(24423)
- 财(21803)
- 业经(19393)
- 农业(18903)
- 制(18053)
- 贸(17371)
- 贸易(17358)
- 学(17332)
- 易(16757)
- 银(16324)
- 银行(16293)
- 行(15709)
- 融(15356)
- 金融(15354)
- 策(13629)
- 发(13203)
- 地方经济(13199)
- 环境(13169)
- 和(12827)
- 机构
- 学院(289382)
- 大学(286813)
- 济(122635)
- 经济(119746)
- 管理(106157)
- 研究(106076)
- 理学(88492)
- 理学院(87413)
- 管理学(85891)
- 管理学院(85321)
- 中国(82872)
- 科学(63649)
- 京(62793)
- 财(59183)
- 所(56104)
- 农(52477)
- 研究所(49935)
- 中心(48881)
- 江(47954)
- 财经(44467)
- 业大(41442)
- 北京(41022)
- 农业(40792)
- 范(40602)
- 师范(40254)
- 经(39946)
- 州(38311)
- 院(37387)
- 经济学(36926)
- 省(34780)
- 基金
- 项目(176095)
- 科学(137259)
- 研究(132615)
- 基金(123865)
- 家(106860)
- 国家(105865)
- 科学基金(89117)
- 社会(81923)
- 社会科(77437)
- 社会科学(77415)
- 省(70599)
- 基金项目(64354)
- 教育(60980)
- 划(59440)
- 编号(56147)
- 自然(55538)
- 自然科(54157)
- 自然科学(54140)
- 自然科学基金(53147)
- 资助(51943)
- 成果(48036)
- 发(43650)
- 课题(40188)
- 重点(40140)
- 部(38934)
- 创(35870)
- 发展(35384)
- 展(34801)
- 性(34282)
- 创新(33457)
- 期刊
- 济(149587)
- 经济(149587)
- 研究(93779)
- 中国(65936)
- 农(50032)
- 财(45774)
- 学报(42326)
- 管理(39671)
- 科学(39585)
- 教育(36541)
- 融(34736)
- 金融(34736)
- 农业(33343)
- 大学(31756)
- 学学(29499)
- 技术(25857)
- 业经(25716)
- 经济研究(23441)
- 财经(22080)
- 问题(20225)
- 经(19047)
- 业(17262)
- 贸(16601)
- 技术经济(14957)
- 图书(14766)
- 理论(14470)
- 国际(14450)
- 世界(13915)
- 商业(13864)
- 统计(13621)
共检索到468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
社区就业的兴起与发展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乃至维持整个经济与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社区就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相关政策与资金扶持不到位,社区就业启动不足。2、社区就业群体的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3、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劳动力参与社区就业及自由流动的有效保护措施十分缺乏。4、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综合配合与协调推进的缺乏。积极发展社区就业的思路:把社区就业作为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战略之一,开拓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的空间,并向正规化、制度化扶持的方向转变。以社区就业培训为核心,将对社区就业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寓于为社区就业群体...
关键词:
社区就业 劳动力 就业培训 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为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有必要不断健全完善积极就业政策,把积极就业政策作为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重要手段与必要措施。积极就业政策为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有必要不断健全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并把积极就业政策与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循环、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社会充分就业。
关键词:
社会就业 积极就业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佳贵
近些年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再就业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再就业的政策,各地建立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劳动力市场。从1998年到2002年12月底,上千万人接受了再就业培训,18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超过同期下岗总人数的50%,效果十分显著。2002年9月,中央召开了“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佳雯
借助世界银行积极劳动力市场计划抽样调查数据,运用LISREL模型和因子分析,构建积极就业多项目的收入反事实分布和政府干预力度指标,考察不同项目对收入不平等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培训项目中政府瞄准的是自身条件相对更优的群体,"负选择"扶强扶优使项目偏离了真正的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导致"优者恒优、劣者恒劣"的"马太效应";小贷项目"正选择"则一定程度上精准施策,更有效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促进了收入阶层流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燕绥 路锦非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近几年来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路径,即减收增支—存量改革—防范风险—优化结构,体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积极到有效的过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展路径在我国进入经济和社会转型之际,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体现政府的治理能力,发挥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从而建立有管理的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顾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关键词,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是我国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应该如何利用专项债等政策工具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保证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财政政策的潜在风险?对此,我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讨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文辉
1997年东南亚暴发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亚洲和世界经济,同时由于我国国内多数产品都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总需求不足,使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经济环境。从1998年9月起我国政府果断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以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本文结合这两年对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实践,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加以粗略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良涛
一、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与财政性就业服务支出的背景国际上很多国家(尤其是OECD国家)设立了支持就业的专项财政支出项目。各国的具体名称与具体统计口径并不统一,我国将财政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薛涧坡 张网
自提出之日起,"积极财政政策"就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从财政政策工具选择、政策搭配组合、预期管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等方面回顾我国两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通过总结梳理有关积极财政政策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归纳论证积极财政政策在实现"抗冲击、促增长、可持续、有协调、守规则、能转换"等政策目标方面的基本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国债 赤字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宝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8条提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要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有计划地分流医务人员和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北群 储杨
受积极福利理念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社区就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社区就业的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通过推行积极福利政策、提升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培养社区组织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到社区就业,大学生则应转变就业观念,认同并参与社区就业。
关键词:
社区就业 积极福利 大学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唐晓玲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兴起既源于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以推动教育改革、保障全民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完善本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等需要,也得益于国际和区域性教育组织的推动以及测评技术的日趋成熟等因素。虽然面临诸多批评,但国际学业成就测评对建立全球教育质量标准、揭示本国教育现状与国际地位、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搭建教师经验交流平台等方面仍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炜
税收政策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政策措施,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必须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税收政策是一种利益向导,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它既能够激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又能够约束各类经济主体逐渐放弃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当前的涉农税收政策对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必须明确涉农税收优惠的目标、途径和方向,选择合适的税种和税率,并进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
关键词:
农业发展方式 涉农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