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7)
- 2023(7910)
- 2022(6674)
- 2021(6038)
- 2020(4773)
- 2019(10987)
- 2018(10827)
- 2017(21015)
- 2016(11406)
- 2015(12502)
- 2014(12630)
- 2013(12702)
- 2012(12198)
- 2011(11421)
- 2010(11745)
- 2009(10964)
- 2008(10543)
- 2007(9406)
- 2006(8741)
- 2005(8362)
- 学科
- 济(53893)
- 经济(53829)
- 业(28607)
- 管理(26270)
- 农(20126)
- 企(18728)
- 企业(18728)
- 地方(17866)
- 中国(17443)
- 方法(16690)
- 数学(14608)
- 数学方法(14488)
- 贸(12914)
- 贸易(12901)
- 业经(12659)
- 易(12492)
- 农业(11941)
- 融(11523)
- 金融(11523)
- 银(11301)
- 银行(11284)
- 行(10979)
- 发(10277)
- 地方经济(10025)
- 制(9217)
- 财(8386)
- 环境(8361)
- 学(8286)
- 发展(7717)
- 展(7692)
- 机构
- 学院(161729)
- 大学(159467)
- 济(72551)
- 经济(71065)
- 研究(62745)
- 管理(58000)
- 中国(52493)
- 理学(47995)
- 理学院(47386)
- 管理学(46712)
- 管理学院(46395)
- 科学(36011)
- 京(35867)
- 所(32723)
- 农(32416)
- 财(32269)
- 中心(29664)
- 研究所(29280)
- 江(26600)
- 农业(25077)
- 财经(24376)
- 范(23767)
- 北京(23649)
- 师范(23557)
- 业大(23325)
- 院(22286)
- 经济学(22204)
- 经(22004)
- 州(21737)
- 经济学院(19865)
- 基金
- 项目(99594)
- 科学(78356)
- 研究(75935)
- 基金(70415)
- 家(61041)
- 国家(60487)
- 科学基金(50724)
- 社会(48363)
- 社会科(45976)
- 社会科学(45967)
- 省(39703)
- 基金项目(36024)
- 教育(34141)
- 划(33414)
- 编号(31246)
- 自然(30361)
- 自然科(29645)
- 自然科学(29642)
- 资助(29388)
- 自然科学基金(29098)
- 发(28443)
- 成果(25947)
- 发展(23416)
- 展(23033)
- 重点(22755)
- 课题(22623)
- 部(22132)
- 创(20855)
- 国家社会(19873)
- 创新(19599)
共检索到273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焱
2007年7月,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宣布,受次级抵押贷款拖累,旗下两只基金停止赎回。为此,投资人损失了近15亿美元。继贝尔斯登公司之后,美林公司和花旗集团相继宣布受次级抵押贷款影响,分别蒙受79亿美元和80~110亿美元的账面损失。此后,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近几年来,信用衍生产品由于可以分散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因而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然而,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急剧扩展,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如交易对手风险、道德风险、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当前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全球正经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市场普遍认为,过度参与合成以CDS和CDO为主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正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的原因。本文着重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品种,其对金融市场发展和稳定的意义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最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信用衍生产品 CDO CDS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功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威
信用衍生产品自问世以来在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完善信用风险定价机制、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及其在本次金融危机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肯定了基础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应推动金融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淑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爱国
次贷危机发生后,曾经迅速增长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金融产品急剧萎缩。本文以美国为例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萌芽与发展、过度发展和萎缩。对三个阶段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绩效进行分析,得出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规律: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金融市场承受限度内,风险能被吸收,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但当超出市场承受能力,信用衍生产品反而会放大风险,并外溢到整个金融市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应遵循规律,加强监管,避免市场过度膨胀。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发展规律 次贷危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也备受争议。本文以国际市场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内在逻辑、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境内银行业的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游
相对于通过表内调整这种传统利率风险管理方式,利用利率衍生产品对冲具有不需要变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同时又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改变资产组合利率敏感性更加快速灵活等明显优势。通过合理的对冲,商业银行又能减少现金流不确定性并凸显节税效应,有助于实现商业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银行业要借鉴美国银行业应用利率衍生产品的主要经验,强化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倩
信用衍生产品因为可以单独分离交易信用风险、显著增强信用风险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由此在国际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欢迎。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急剧扩展,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例如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本文着重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几个主要产品的设计原理、收益和风险以及债务抵押债券在美国次债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我国学者深入了解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避潜在风险提供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辉 宋涤尘
银行存贷差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对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提出引进和应用各种信用衍生产品加以改善的可行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存贷差 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王桂娟 张鹏 程瑜 封北麟 李婕 吴方伟 金烨
本文对我国政府债券市场的宏观环境、发行市场、二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基础上,从优化政府债券市场的宏观环境、充实完善政府债券的发行市场、积极推进政府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积极推进政府债券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四个角度,提出了课题组的政策建议主张,以期促进中国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政府债券市场 存在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颜延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修改了衍生产品的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了披露要求;同时,执法机构也加强了对金融机构滥用会计准则、规避信息披露义务的制裁力度。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信息披露标准未臻完备。现行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对于衍生工具的披露着墨不多,且主要集中于公允价值和风险披露两个方面。借鉴域外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衍生产品信息披露标准、防范准则滥用,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会计报表 衍生产品 信息披露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包香明 王冬丽
近些年,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信用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提出迫切需求,同时,也为信用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信用衍生产品的有无问题,可按照"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思路,分"试点期、加速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加强管理、严防风险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分步推动信用衍生品市场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徐光 张楠 王宏峰
本次金融危机以来,社会各界对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了诸多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金融创新。文章厘清了四个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认识误区,指出我国应鼓励金融创新,尽快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创新 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