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4)
- 2023(1943)
- 2022(1489)
- 2021(1350)
- 2020(1009)
- 2019(2424)
- 2018(2386)
- 2017(4683)
- 2016(2698)
- 2015(3115)
- 2014(3114)
- 2013(3027)
- 2012(2984)
- 2011(2710)
- 2010(2920)
- 2009(2574)
- 2008(2538)
- 2007(2354)
- 2006(2110)
- 2005(1997)
- 学科
- 济(14556)
- 经济(14540)
- 农(11182)
- 业(8188)
- 农业(7660)
- 管理(6427)
- 业经(6210)
- 地方(4980)
- 企(4745)
- 企业(4745)
- 发(4149)
- 农业经济(4144)
- 中国(3904)
- 发展(3498)
- 展(3497)
- 体(3327)
- 制(2909)
- 策(2743)
- 方法(2740)
- 理论(2427)
- 建设(2382)
- 村(2332)
- 农村(2329)
- 学(2324)
- 及其(1995)
- 方针(1909)
- 组织(1908)
- 政策(1795)
- 数学(1772)
- 数学方法(1769)
- 机构
- 学院(39121)
- 大学(35889)
- 济(15148)
- 经济(14805)
- 管理(14624)
- 研究(13147)
- 理学(12423)
- 农(12317)
- 理学院(12302)
- 管理学(12110)
- 管理学院(12048)
- 中国(10620)
- 农业(9287)
- 科学(8356)
- 京(7892)
- 业大(6948)
- 所(6799)
- 江(6775)
- 中心(6360)
- 研究所(6101)
- 财(5899)
- 范(5716)
- 师范(5644)
- 州(5559)
- 省(5322)
- 业(5099)
- 农业大学(5053)
- 技术(5008)
- 北京(4845)
- 发(4811)
共检索到63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福柱 甘璐
近年来,辽宁省北镇市始终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全市(县)农业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组织、流通、服务等领域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萍
内在组织力的丧失,是大陆农村建设与改造的最大阻碍,实现农民组织化,就是要让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台湾农会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立一个治理结构合理、经济与社会功能互补、组织体系完善的农民自治组织,是实现农民组织化、提高农村内在组织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大陆农村有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民委员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萍
在农业生产分散化小型化的背景下,大陆和台湾都选择了通过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将农民组织起来的道路,不同的是,台湾以内生性的服务体系为主,大陆则以外生性的农业服务体系为主。台湾农会的综合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的内在组织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立一个治理结构合理、经济与社会功能互补、组织体系完善的农民自治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亚文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根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佳途径是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的主观努力,而且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组织化程度 合作经济 保障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凤山
关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思考贾凤山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壮大,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突破,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199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是1978年的8.9倍,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孟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庞大的农民和农户几乎是完全孤立和分散的,而农民的孤立和分散是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的。相反,农民组织不仅可以代表农民利益缓冲与强势力量之间的冲突,又可以在谈判中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但目前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存在许多障碍因素:农业产业的特性、体制因素、传统因素、观念误区等。要克服这些因素,政府的主导角色不能缺位,同时通过文化建设来促进农村的凝聚力,提高农民的组织意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清芝 王勇
农民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拓展生产经营空间、组织有效营运、协调成员间的决策、行为和运作方式,谋求更大的组织化利益。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主要有"企业+农户"、"政府+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四种组织模式可供选择,并且有各自的实现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华 周荣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乃武 陈玺
流通,已明显地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瓶颈”。搞活流通,不仅要依靠国营和供销社商业这支“国家队”,“农民队”亦是不可小视的。实践表明,农民进入流通,有利于迅速把流通渠道理顺搞活,有利于开拓农副产品的城乡市场,更有利于促进国营、供销商业体制的改革。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农民队”的流通由目前自发的、分散的、无序的状况迅速转变为自觉的、有序的、较大规模的行为,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子新 刘艳波 武宏波
近两年来,辽宁省台安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破解“三农”问题,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来抓,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农民 合作经济 建设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宇波
许多学者指出,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三化",就是"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组织化"的目的则是实现农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农村工业化"的目的在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同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当前中国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本文将首先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介绍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现状,然后从应对农村经济战略转型和市场竞争、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为农业发展争取更好的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论证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组织化 合作社 农业决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晖 赵黎明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失调、冲突、工作压力等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怎样发挥员工优势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上。其研究范畴包括信心/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等,具备积极性、独立性、可测量性、可开发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 积极 工作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