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7)
2023(3415)
2022(2910)
2021(2664)
2020(2285)
2019(5348)
2018(5011)
2017(9512)
2016(4723)
2015(5096)
2014(4712)
2013(4439)
2012(4194)
2011(3873)
2010(4180)
2009(3782)
2008(3666)
2007(3279)
2006(3166)
2005(2985)
作者
(13115)
(10886)
(10484)
(10041)
(7078)
(5199)
(4767)
(4248)
(4007)
(3823)
(3756)
(3714)
(3614)
(3522)
(3432)
(3389)
(3110)
(3102)
(3074)
(2972)
(2694)
(2654)
(2643)
(2504)
(2445)
(2426)
(2317)
(2280)
(2194)
(2117)
学科
(19315)
经济(19282)
(11784)
管理(10970)
(9750)
企业(9750)
中国(5989)
方法(5883)
(5563)
数学(4782)
数学方法(4667)
关系(4259)
(4193)
地方(4145)
(4132)
(4108)
银行(4099)
(4026)
金融(4026)
(3967)
(3894)
贸易(3889)
(3840)
(3734)
业经(3719)
农业(3483)
理论(3204)
经济关系(3004)
对外(2912)
(2822)
机构
大学(63596)
学院(61133)
(26644)
经济(26119)
研究(24513)
管理(22635)
中国(19737)
理学(19042)
理学院(18782)
管理学(18372)
管理学院(18237)
(14202)
科学(13622)
(13207)
(12131)
中心(11634)
研究所(10908)
(10574)
(10120)
财经(9906)
北京(9324)
(9073)
(9057)
(9011)
师范(9002)
经济学(8255)
业大(8254)
农业(7785)
(7748)
师范大学(7489)
基金
项目(40845)
科学(32684)
基金(30777)
研究(30468)
(28089)
国家(27393)
科学基金(22802)
社会(20237)
社会科(19112)
社会科学(19104)
基金项目(15553)
(14746)
自然(14025)
教育(13887)
自然科(13717)
自然科学(13712)
自然科学基金(13481)
(12952)
资助(12309)
编号(11534)
成果(10413)
重点(9536)
(9212)
国家社会(8923)
(8801)
课题(8431)
(8394)
教育部(8037)
大学(7933)
(7922)
期刊
(31017)
经济(31017)
研究(21337)
中国(16460)
学报(10450)
(10171)
管理(9916)
(9903)
科学(9635)
教育(9136)
(8815)
金融(8815)
大学(8369)
学学(7564)
农业(6324)
经济研究(5209)
技术(5098)
财经(5095)
(4379)
(4275)
业经(4117)
世界(4103)
(4091)
国际(3911)
问题(3749)
图书(3745)
(3366)
(3002)
论坛(3002)
科技(2941)
共检索到106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宗和  李爱民  戴明锋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是主权国家债务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主权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及国际投资者投资主权国家信心。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积极参与主权评级竞争,定期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报告,扩大影响力,提高话语权;创新信用评级标准,优化主权信用评级内涵,突破顶层限制,建立区域性信用评级联盟,维护我国经济主权与经济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袁然  熊婉婷  肖立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已成为很多沿线国家的重要债权人之一。近年来,部分国家主权债务状况恶化,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对沿线国家主权债务影响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将这些批评和有关回应归纳成四个要点,并结合我国国情对现有研究的误解之处加以澄清。一是中国贷款损害沿线国家债务可持续性。一方面,这一争议主要源于中外发展融资理念的差异,批评意见更多关注短期债务可持续问题,而忽略了通过长期经济发展来化解债务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现有债务可持续指标和分析框架有待完善,容易夸大债务风险和来自中国的负面影响。二是中国贷款不利于沿线国家发展可持续性。批评文献强调部分项目缺乏经济效益和不能促进当地就业等。反驳观点认为,中国对有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支持能够帮助其克服发展瓶颈,实现长期经济发展。三是中国对沿线国家提供融资支持的行动是出于自身地缘政治或军事战略目标,不利于债务国本身发展或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这种批评主要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大国崛起"的担忧,缺乏令人信服的事实根据。四是中国对外贷款合同条款存在弊端,如贷款优惠度不足、贷款信息不透明等。其中,关于优惠度的批评意见没有考虑不同债权国的融资成本差异,并忽略了债务可持续性与融资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关于贷款信息透明度问题,我国已经从加强国家间会计准则交流合作、加强贷款信息汇报等方面作出改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超男  魏浩  
积极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较高、中国从事“一带一路”业务的国际商务人才缺乏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从沿线国家积极扩大进口工作。基于此,中国政府要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支持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吸引沿线国家的优秀人才来华留学;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确保从沿线国家的进口稳定;动态调整从沿线国家的进口关税,挖掘中国企业进口贸易的新增长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梅冠群  
当前,"一带一路"正从顶层设计转向具体实施。在推动各国由"一带一路"共识转向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亟须国际规则协调各国行动、助力合作交往、解决分歧争端。为此,应在现有国际规则基础上寻求突破创新,充分考虑各参与国的互利共赢,充分尊重各方意愿,公开、透明,选择一些较为成熟的领域率先突破。建议主要内容为: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的贸易规则,标准统一、自由便利的投资规则,更加公平、高效、开放、安全的国际金融规则,基础设施项目全产业链、园区建设运营管理、环境评价管理、能源合作机制等管理规则,E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钰  贾亚男  
从国家主权让渡的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难题为机制建设。虽然"一带一盟"对接的宗旨和方向早已被确定,但其机制构建受欧亚经济联盟拥有的超国家权力的制约。欧亚经济联盟的超国家权力来源于成员国的国家主权让渡。成员国是否向联盟让渡国家主权取决于各领域的一体化水平。主权让渡影响着"一带一盟"对接的渠道及其机制构建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秀坤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凸显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价值。然而,主权评级屡次发生风险并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和危机,造成重大损失。此风险一方面是由主权评级自身在金融稳定时期潜在的风险要素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美欧当下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所导致的。因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尽早防范主权评级风险,我国应采取设定"本土+全球"的双评级规范、强化控制和监管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减弱对主权评级的依赖等法律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忆朋  
本文以2004-2019年全球195个国家(地区)数据为样本,基于合成控制法研究“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整体和四个典型国家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不仅在理论上可以满足沿线国家富民兴国的发展诉求,在实践中也显示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效应,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西方所谓“债务陷阱”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为与沿线国家协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我国可基于公共风险理论视角,支持沿线国家在摸清家底基础上,做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与主权债务融资规划,从降低政府支出责任与义务不确定性、降低政府可偿债资源不确定性两个维度,防范化解主权债务风险,实现“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本文基于2011—2019年54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主权债务占GDP比重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参与该倡议非洲国家外债流量占GDP的比重,且该结论通过了多种形式的稳健性检验,包括时间异质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等;对于多样化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债务占GDP的比重下降更多;“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经济增长、出口、投资、基础设施等中介效应,降低非洲国家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柱  
当前,主权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主权基金同亚投行、新开发银行及丝路基金等资金实体的有效对接和投融资合作,有助于实现投资主体间的相互借力和互动发展。此外,推动和吸引国际主权基金投资我国国内市场,有助于弥补国内基建资金缺口,降低基建融资成本,平抑市场短期波动风险,同时为我国资本走出去创造公平的环境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永军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第二时段讨论会上,来自国内外智库的与会嘉宾围绕"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在风险评估、政策宣传、推动互联互通、建立协调机制、培育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智库要加强实地调研,加强智库交流与合作,联合研究,共享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永军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第二时段讨论会上,来自国内外智库的与会嘉宾围绕"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在风险评估、政策宣传、推动互联互通、建立协调机制、培育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智库要加强实地调研,加强智库交流与合作,联合研究,共享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教育交流既可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其人才培养又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因而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而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反应最为灵敏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更是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作为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在教育领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强  蓝瑶  
自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越南的态度经历了由怀疑到谨慎欢迎的转变。从发展趋势来看,越南各阶层总体上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态度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依然心存疑虑,包括担忧南海问题会干扰中越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担忧合作共建导致越南进一步加深对华依赖、担忧"一带一路"构想虽好但缺乏具体操作方案。长期而言,两国需共同解决好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从短期看,中国极需做好三件事情:改进中国对越关于"一带一路"的宣传;在区域、次区域和国别三个层面完善政策沟通机制;由易及难地逐步推进部分项目的具体合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金秋十月,收获斑斓。广西鬼斧神工的山水,在清丽秀美中透着温情。近年来建成通车的广西沿边公路成为世界网红,让"养在深闺"的广西和世界紧密相连,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高速公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闭塞大步迈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