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
2023(159)
2022(97)
2021(84)
2020(91)
2019(195)
2018(190)
2017(411)
2016(139)
2015(167)
2014(154)
2013(159)
2012(114)
2011(129)
2010(121)
2009(112)
2008(87)
2007(80)
2006(69)
2005(50)
作者
(476)
(390)
(371)
(341)
(230)
(172)
(164)
(160)
(153)
(140)
(136)
(134)
(129)
(122)
(112)
(112)
(111)
(109)
(109)
(107)
(101)
(97)
(96)
(91)
(91)
(86)
(86)
(85)
(83)
(83)
学科
管理(1299)
(1282)
企业(1282)
(1238)
技术(1023)
技术管理(934)
(640)
经济(640)
科学(350)
(329)
(327)
经营(322)
决策(314)
计划(313)
方法(306)
业经(283)
科学技术(249)
(199)
(194)
数学(191)
数学方法(190)
理论(182)
人事(144)
人事管理(144)
产业(143)
信息(134)
经济理论(132)
中国(130)
企业经济(128)
新技术(118)
机构
大学(2703)
学院(2586)
管理(1654)
理学(1511)
理学院(1504)
管理学(1498)
管理学院(1494)
(1085)
经济(1061)
研究(589)
(449)
商学(393)
商学院(388)
(362)
中国(359)
(351)
科学(340)
工商(337)
理工(336)
经济管理(328)
科技(324)
业大(322)
财经(311)
工大(299)
理工大(294)
理工大学(294)
(291)
(284)
师范(270)
(270)
基金
项目(2116)
科学(1916)
基金(1758)
(1547)
研究(1539)
国家(1538)
科学基金(1432)
社会(1187)
社会科(1156)
社会科学(1156)
基金项目(1025)
自然(960)
自然科(943)
自然科学(942)
自然科学基金(927)
(847)
(822)
创新(745)
(681)
教育(672)
国家社会(529)
(520)
编号(511)
(510)
资助(495)
科学研究(488)
(467)
(466)
知识(442)
教育部(431)
期刊
(945)
经济(945)
管理(706)
研究(632)
科技(502)
科学(443)
中国(425)
技术(313)
技术经济(295)
情报(263)
(245)
软科学(243)
图书(228)
(216)
(204)
论坛(204)
学报(185)
对策(175)
科技进步(175)
进步(175)
大学(157)
理论(149)
科技管理(148)
学学(142)
实践(142)
财经(142)
(142)
现代(141)
教育(140)
业经(138)
共检索到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柏乃  
在考察知识分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知识分子富起来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让知识分子富起来的若干途径与政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建卫  滑卫军  周愉凡  郑文峰  
个体跨界行为与创造力关系是协同创新背景下组织行为研究的一项重要主题,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晰。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讨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对8家科技型企业668名研发人员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了二者间关系;(2)领导积极反馈分别正向调节了跨界行为与知识共享、创造力间关系,以及知识共享与创造力间关系;(3)领导积极反馈正向调节了知识共享在跨界行为和创造力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科技型企业激励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和创造力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汤超颖  艾树  龚增良  
情绪是创造力的重要前因变量。当前研究指出,情绪通过认知路径作用于个体创造力,情绪通过动机路径间接作用于创造力。但是很少有研究涉及情绪的社会功能通过人际互动路径作用于团队创造力,即情绪会影响团队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从而作用于创造力。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57个团队(包含538个团队成员)的调查,从团队层次探讨了个体积极情绪的社会功能通过隐性知识共享作用于团队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团队层次,控制了团队成员积极情绪均值后,内在动机均值则不再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预测作用;在控制了内在动机均值的情况下,积极情绪均值还能显著影响团队创造力,而隐性知识共享完全中介了积极情绪均值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本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祖炜  
“改革论坛”上还发表了沈祖炜先生《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拓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一文,对新时期知识分子在“义”、“利”的价值取向上的变化利弊作出评析,与本刊第6期冷观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穷》有各擅胜场之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廖和平  
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制约我国知识分子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因 ,认为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缺乏、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欠佳、科技体制的弊端是制约知识分子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的主要障碍 ,同时 ,教育体制的改革没有跟上科技创新要求的步伐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内外合作交流的欠缺致使知识分子创新活力不够 ,创新文化的不尽完备、创新氛围的不尽人意也削弱着知识分子的创新能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一个商人去小镇推销鱼缸,但小镇的人们没有养鱼的习惯,尽管商人的鱼缸工艺精细、造型精巧,但是卖了很久依然无人问津。于是商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在花鸟市场上找到了一个卖金鱼的老头儿,以很低的价格订下500条小金鱼。商人让担着金鱼的老头儿把这500条金鱼全部投放到一条穿城而过的水渠上游。刚过半天,一条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奠基幸福人生。今年两会召开,"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先让学校幸福起来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为啥要创建幸福学校,理想的幸福学校是啥样,如何创建幸福的学校,从而为办幸福学校和发展幸福学校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丰  宣国良  
知识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企业所创造的大部分价值来自于对知识资产的管理。知识资产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知识通过社会化模式、外部化模式、组合模式和内部化模式相互转换,并且知识以螺旋式渐进的方式不停地进行这四种模式的相互转化,本文将上述知识创造的机理称为Spiral-SECI过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领进  刘玉国  
知识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人类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因而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同时人们通过知识劳动又可以把知识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活劳动即提供的知识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知识劳动又将知识中含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所以知识劳动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知识价值的创造甚至要超过后者,因为价值实现了才能说价值的创造具有意义。从经济主体而言,价值实现是进行价值再创造的条件。知识也同物质产品一样,它的价值也需要实现,以实现知识的成长、传播的良性循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白长虹  
<正>企业家寻找创造价值的机会,学者们寻找创造知识的机会。“机会”一词含有偶然、运气的成分,但发现机会是需要勇气、智慧和自我驱动的。勇气使人敢于挑战旧的传统和观念,敢于质疑一些权威的或流行的理论学说;智慧则赋予人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成果;自我驱动的追求使人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标尺,不断探索新的创造空间。对于管理学者而言,创造知识的智慧来自刻苦学习得到的知识,来自学术研究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自创造性思维活动,也来自对其他学科理论学说的借鉴。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知识的产生及演化过程的研究,可以为管理学者拓宽视野、寻找创造知识机会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路。彼得·伯克在关于“知识史”的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包含信息的事物是如何被一步步发现、分析、‘制作’或‘加工’,最终转化为知识的”。他没有对知识和信息这
关键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显著提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在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丰富着居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其中,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机构作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丰富居民城市生活、提高公共职能教育、建构公共文化秩序等方面意义深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方面,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婷  高英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探究积极心理品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工作自主性的中介作用和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对知识型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自主性在积极心理品质与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正向调节积极心理品质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方日明  高新军  
重新在“分子”水平上考查经济学的重要基本原理——揭开财富创造的秘密〔马来西亚〕方日明①悖论一般我们经常使用的“对所有人双赢”这一概念总会招来批评者的如下指责:例如,“在一个我们通常所处的无论什么样的零和博奕体系中,你赢,我赢,每个人都赢,那么谁是输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湘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组政策创新的集合,政策扩张的核心是通过“财政姿态”的转变,构建一套知识进步主导型的政策结构以适应全球一体化的生存方式,实现更多就业的有效增长。(一)转变政府“财政姿态”。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建立在政府转变财政姿态基础上的政策集合。“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