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6)
2023(5995)
2022(5307)
2021(4975)
2020(4584)
2019(10784)
2018(10634)
2017(20957)
2016(11892)
2015(13834)
2014(14170)
2013(14615)
2012(13981)
2011(12805)
2010(13043)
2009(12271)
2008(12674)
2007(11672)
2006(10173)
2005(9211)
作者
(38089)
(31937)
(31888)
(30608)
(20323)
(15546)
(14861)
(12657)
(12049)
(11350)
(10891)
(10860)
(10347)
(10280)
(10247)
(10152)
(10034)
(9482)
(9228)
(9162)
(8098)
(8062)
(7886)
(7265)
(7222)
(7192)
(7160)
(7088)
(6571)
(6551)
学科
(53050)
经济(52999)
管理(32126)
(30039)
方法(26187)
数学(23377)
数学方法(23160)
(22895)
企业(22895)
(15465)
(13105)
中国(12481)
(12417)
地方(12173)
(11218)
农业(10167)
(9707)
贸易(9705)
业经(9495)
(9399)
(9284)
教育(8192)
环境(7757)
理论(7644)
(7489)
金融(7486)
(7452)
财务(7435)
资源(7431)
财务管理(7411)
机构
大学(185759)
学院(181330)
(74009)
经济(72176)
管理(67738)
研究(65378)
理学(57983)
理学院(57268)
管理学(56127)
管理学院(55777)
中国(47719)
科学(41400)
(40587)
(36241)
(34845)
(33453)
研究所(31714)
中心(29800)
业大(29752)
(29128)
农业(28759)
财经(26549)
北京(25910)
(25332)
师范(25058)
(23952)
(23082)
经济学(22977)
(22732)
(21147)
基金
项目(118064)
科学(90655)
研究(84879)
基金(83724)
(73790)
国家(73186)
科学基金(60731)
社会(51319)
社会科(48475)
社会科学(48456)
(46373)
基金项目(44521)
教育(39932)
自然(39791)
(39506)
自然科(38693)
自然科学(38673)
自然科学基金(37974)
编号(35621)
资助(35560)
成果(29665)
重点(27041)
(26864)
(26072)
课题(24606)
(23564)
科研(23120)
教育部(22321)
计划(22291)
大学(22140)
期刊
(82480)
经济(82480)
研究(53284)
中国(38294)
学报(31839)
(31694)
科学(27556)
(26066)
大学(22575)
教育(21486)
管理(21247)
农业(21111)
学学(20895)
(15136)
金融(15136)
技术(14836)
财经(12955)
业经(12697)
经济研究(12253)
(11967)
问题(11428)
(11082)
图书(10938)
资源(10739)
统计(9755)
技术经济(9462)
(9275)
(9019)
理论(8938)
(8620)
共检索到271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张义华,梁刚,何克春,尤庆虎,向卫华  
对实施县级卫生资源发展规划已有7年历史的湖北省秭归县与未实施规划的邻近五峰县,对县直存量卫 生资源的调整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  
秭归、民和、湟中县调整县级卫生资源的异同分析,是unicef资助的“青海、山西、湖北省的贫困山区县级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系列课题之一,通过分析,进一步论述了秭归、民和、湟中县率先制定并实施县城卫生资源规划具有相同的内在动因,具有调整的有利时机与外在推动力,县政府是卫生资源调整的主体,在调整县级卫生资源时坚持以存量调整为主的原则;比较了3县调整卫生资源的共同点、区别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尤庆虎  
位于三峡工程坝区库首的秭归县,全县地域面积2427平方公里,辖7镇7乡,466个村,3281个村民小组,41万人。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实物指标调查,三峡工程坝区征地和库区水位线以下涉及全县11个乡镇(场)、154个村、530个村民小组,67506人。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回水将把全县切割成7个半岛。有1座县城、8个集镇和6个场镇需易地迁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秭归县城由归州镇东迁38公里至茅坪镇建立新县城。库区的6个县直卫生单位(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所、县药检所、县卫校)均要随县城东迁重建。我们抓住移民大搬迁的机遇,将县直6个卫生单位合并重组为“两个中心”,实现了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县直卫生单位整体顺利搬迁,达到了国家卫生部提出的“为三峡移民搬迁地区卫生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娜  李乐  勾蒙蒙  胡建文  喇蕗梦  肖文发  刘常富  
研究柑橘园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地形特征和气候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提升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在秭归县柑橘分布区内进行野外采样,基于随机森林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结合8个地形因子、2个气候因子和13个土壤变量,建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0~20 cm(表层)和20~40 cm(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95和9.01 g·kg~(-1),长江北岸(9.24和7.56 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长江南岸(14.48和10.36 g·kg~(-1)),但长江北岸(0.53和0.66)变异系数高于长江南岸(0.45和0.58)。影响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相对贡献在土层间存在差异,表层为全氮(53.0%)>全钾(11.9%)>碱解氮(11.4%)>年均降水量(7.6%)>土壤含水量(7.3%)>年均温度(5.1%)>海拔(3.7%),下层为全氮(69.7%)>碱解氮(14.2%)>容重(7.5%)>平面曲率(4.3%)>全钾(3.8%)>细砂(0.6%)。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预测柑橘园表层和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6.92~16.85和5.76~13.75 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局部决定系数在0.662~0.692和0.596~0.642之间,表现为表层北高南低、下层东高西低的特征。秭归县柑橘园实测和预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长江南岸高于长江北岸,表层高于下层。土壤理化性质对区域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高于地形和气候因子,土壤全氮的相对贡献最大。因此,通过调控经济林土壤氮素等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波  
基于湖北省秭归县C村的考察表明:在后税费时代,村庄进行了治理改革创新,在村委会之外另设村落理事会进行"双轨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村庄实行"双轨治理",是在农村基层行政僵化、行政村悬浮与自治运转失效、国家资源输入与农民需求无法对接的背景下产生的。"双轨治理"主要有村庄治理上行政与自治分离、干部管理上职业与兼职并存、村务管理上服务与治理互补三方面的特征。村庄"双轨治理"模式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强化了基层组织权威,减少了矛盾纠纷、降低了治理成本,同时还优化了资源分配、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郭志  
近几年,湖北省秭归县审计局实施“阳光工程”收到良好效果,全局无一人违反审计廉政纪律“八不准”,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其做法有三:一是政务公开,接受内部监督。该局领导班子定期将局机关的审计项目计划、财务收支等重大决策和重大开支情况向干部职工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监督。二是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吴炳方  张磊  李伟萍  朱亮  张宁  钮立明  
为详细了解水库建设期秭归县植被结构演变及土壤侵蚀风险情况,使用TM和SPOT等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的秭归县1992、2007年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风险及1999~2007年SPOTVEGETATION NDVI等。利用景观格局方法研究植被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植被结构与土壤侵蚀风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992~2007年,植被景观格局更加破碎,斑块离散程度变大,多样性提高,乔、灌等仍是优势类型,受不同人类政策的影响,不同类型植被类型景观特征响应表现出差异性。植被覆盖度得到改善,其中秭归中南部植被水平密度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对降低土壤侵蚀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水库周边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荣生  
脆弱生态系统研究,是通过对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与联系的分析,探讨脆弱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和整治问题,使得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方向转变,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浅析了秭归县脆弱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背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探讨了恢复系统稳定性的综合整治措施与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野   刘勤   黄进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力量,我国乡村产业正在进入以数字经济赋能为标志的新阶段。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代表不同主导产业乡镇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数据化农业信息为关键要素,以农业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农业数字基础设施为硬件支撑和载体,赋予乡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城乡市场有效对接、产业融合发展强大动能,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村增值和农民增收,最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跨案例比较发现,在数字经济赋能不同主导产业乡镇的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赋能层面、方式、领域及效果存在差异。基于此,各农村地区亟待立足本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构建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机制,从而全面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李悦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秭归县域适度人口规模为31.03万人,用地规模244.64km2,预留用地132.26 km2,而秭归中心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21.01万人,用地规模18.91 km2,预留空间约9.01万人、11.82 km2,表明秭归县域人口已超出生态限制,且多处于农村,应控制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张磊  吴炳方  朱亮  钮立明  张宁  
分析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后三峡管理运行期土地资源保护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2、2007年两期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10mDEM数据等,基于GIS栅格运算,研究秭归县15a来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园地是变化面积最大的地类,而园地、人工表面是面积增长率最高的地类。旱地、园地变化在地形的分异呈现互补性,主要发生在海拔<800m、坡度1 100m、坡度范围15~45°及阳坡、半阳坡面积增加较多,乔木林向灌木林转换主要发生在海拔>1 100m、坡度25~35°、阳坡及半阳坡地区;乔木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显春  王鹏程  刘刚  陈祖全  王佐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李悦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秭归县域适度人口规模为31.03万人,用地规模244.64km~2,预留用地132.26 km~2,而秭归中心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21.01万人,用地规模18.91 km~2,预留空间约9.01万人、11.82 km~2,表明秭归县域人口已超出生态限制,且多处于农村,应控制生态资源消耗,加强构建县城—重点镇—基础镇的城镇体系,逐步引导农村人口向秭归城镇体系各节点合理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