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9)
2023(3502)
2022(3044)
2021(2898)
2020(2299)
2019(5256)
2018(5424)
2017(9426)
2016(5404)
2015(6238)
2014(6683)
2013(6344)
2012(5612)
2011(5222)
2010(5424)
2009(4904)
2008(4826)
2007(4629)
2006(4248)
2005(3920)
作者
(16761)
(13757)
(13686)
(13062)
(8596)
(6708)
(6282)
(5340)
(5181)
(5153)
(4757)
(4627)
(4619)
(4325)
(4283)
(4268)
(4159)
(3918)
(3900)
(3886)
(3552)
(3437)
(3290)
(3276)
(3240)
(3116)
(3105)
(3018)
(2862)
(2760)
学科
(17815)
经济(17799)
管理(17078)
(12172)
(9601)
企业(9601)
环境(7901)
(7504)
地方(6604)
(6102)
方法(5598)
生态(5512)
中国(5375)
农业(5153)
(5134)
理论(5004)
业经(4897)
(4335)
(4287)
(4235)
资源(4183)
数学(4057)
教学(3987)
数学方法(3950)
(3845)
银行(3836)
教育(3732)
(3622)
(3486)
(3320)
机构
学院(76440)
大学(72973)
管理(25500)
研究(24424)
(23149)
经济(22255)
理学(20857)
理学院(20562)
中国(20302)
管理学(19865)
管理学院(19742)
科学(17459)
(16654)
(14437)
(13839)
(12911)
中心(12549)
(12423)
业大(12223)
(11900)
师范(11743)
(11673)
研究所(11436)
北京(10861)
(10805)
技术(10707)
农业(10455)
(9238)
财经(9113)
师范大学(9019)
基金
项目(47335)
研究(35841)
科学(35690)
基金(31216)
(27363)
国家(27083)
科学基金(22667)
(20618)
社会(19957)
社会科(18647)
社会科学(18644)
教育(16884)
基金项目(16708)
(16634)
编号(16047)
自然(14955)
自然科(14426)
自然科学(14424)
自然科学基金(14123)
成果(13109)
资助(12746)
课题(11799)
重点(11058)
(10540)
(9968)
(9411)
(8942)
大学(8860)
项目编号(8794)
科研(8785)
期刊
(33894)
经济(33894)
研究(21367)
中国(19970)
教育(13297)
(12865)
学报(12702)
科学(10868)
(10848)
管理(9621)
大学(9318)
技术(8675)
农业(8583)
学学(8487)
(7475)
金融(7475)
业经(6733)
图书(6127)
资源(5609)
(4588)
书馆(4568)
图书馆(4568)
(4499)
职业(4394)
财会(4094)
林业(3895)
科技(3847)
(3804)
论坛(3804)
财经(3801)
共检索到12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荣生  
脆弱生态系统研究,是通过对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与联系的分析,探讨脆弱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和整治问题,使得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方向转变,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浅析了秭归县脆弱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背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探讨了恢复系统稳定性的综合整治措施与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永娟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和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笔者的理解,并提出应规范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命名,以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可供借鉴的评价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同时应积极探讨适合研究区域的更准确更方便的评价方法;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而这也是今后脆弱性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劲松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山地系统在景观上为农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具有内生型脆弱性、对植被的依附性、景观过渡性以及落后的生产力等方面,荒漠化较严重。作者通过对坡面级联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分析,讨论了山地荒漠化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就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几点想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阳兵  邵景安  王世杰  魏朝富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对于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岩溶自然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岩溶生态系统的结构脆弱性、生态过程脆弱性、生态功能脆弱性和人为胁迫脆弱性4个方面,评价指标分别是结构稳定性、多样性生境、能量利用和积累、直接使用价值、石漠化程度和速率等。以不同类型的原生岩溶生态系统的生态基准值作为比较基础,评价系统将现有的退化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划分为轻微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以及系统崩溃4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刘雪林  李芬  魏云洁  Hannes Koenig  
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日益增加,对生态系统状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产生了深刻影响。人类采取了一系列响应措施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其中通过生态补偿的途径来保护生态系统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的目的是结合脆弱生态区的研究结果,对近年学术界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和生态补偿研究领域实质性进展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向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效用,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综合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发展;生态补偿研究在补偿标准厘定方面有了重要进展,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的应用使得补偿主客体界定更具科学性。但是,应当充分重视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瑜  陈超  胡振琪  
针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存在系统化、层次化总结不够的问题,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研究中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进展、前景与难点进行梳理总结。结果表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多采用参数借用评估模型,原因在于该类评估模型具有数据精度限制和模型简单易用的特点;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主导因素的研究趋于具体化,而县域小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为研究趋势;就时空差异性和生态系统异质性的表征状况而言,遥感定量测量模型更适用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杰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容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研究以淮河流域为案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酸雨比较敏感,盐渍化和沙漠化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和苏东沿海,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沂蒙山区、江淮丘陵和桐柏山,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5.0%、9.0%。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和GIS技术,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3级区划方案。方案将整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吉有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多,这些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社会环境封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开展脆弱生态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是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及特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管理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手段与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罗云建  张小全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方法与结果,总结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物候、森林生产力、森林结构、组成和分布,以及森林碳库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方法进行总结评述。对目前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关中美  郝成元  
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的诸多问题中,生态系统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依据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及盐碱化等三种主要问题的剖析结果,分析了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牧交错生态系统等五类主要脆弱生态系统的成因和生态性状。最后得出结论:气候异常和人类非理性活动是造成脆弱生态系统长时期处于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前者表现在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两方面,后者则以超载放牧、无序垦荒、无度利用有限水资源、乱樵滥采资源等四类为主。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止脆弱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和生态综合整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平  汤万金  胡聃  
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在矿区开发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生产建设、生态恢复重建规划来促进生态环境管理 ,这需要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价 ,并分析寻找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同时能够对各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为正确的制订矿区生态重建规划、生产建设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理论保障和技术手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於琍,曹明奎,李克让  
未来100年气候变暖速度将比上一世纪提高2-10倍,势必对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脆弱性是当前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对其响应和适应的复杂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进展缓慢。本文在阐明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及其脆弱性评价研究的现状、方法,归纳和介绍了脆弱性评价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模型模拟研究、指标评价研究以及类比研究,指出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子静  
信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核心要素是人、信息、信息环境;具有人为性、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旺盛  董孝斌  
论文以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为例,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其境内7种不同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持土壤(Es)、涵养水分(Ew)、固定CO2和释放O2(Ea)、维持营养物质循环(En)、净化环境(Ee)等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核算,初步估算出安塞县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的价值总量为3169870.46×104元,是其农林产品服务价值(Vp)的170倍。这一方面表明脆弱生态系统依然担当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其经济生产力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各种服务价值的大小依次为En(占89.85%)、Ew(占4.39%)、Ea(占4.18%)、Vp(占0.58%)、Es(占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武  张文凯  吕雪娇  王新静  
以神府矿区为例,选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气象等生态环境与统计数据指标,利用RS和GIS技术构建生态系统服务遥感测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区2005-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探究神府矿区不同开采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5年、2010年、2015年研究区的总生态系统服务分别为1.598×1010元、1.905×1010元、2.134×1010元,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水土保持价值比例最大,草地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耕地、草地生态系统为该地区贡献了最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分布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开采强度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增长变化较为相似,煤炭开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未显著下降,整体较为平稳。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驱动分析表明在近年来相对改善的气候环境与人工修复共同作用下,神府矿区生态系统服务未发生明显的缩减。此类半干旱生态脆弱矿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适宜通过主动的"保护性开发"以及"人工诱导+自然修复"为主的方式,避免大范围与高强度的水土扰动型治理,通过适度的人为干预保证与维持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研究成果不但揭示高强度煤矿开采下的生态环境变化,也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做了定量评估;同时,为将来的矿区重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